陕南人好客,对酒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具有其独特的认识,视酒为生活中待客的惯常礼仪。无论红白喜事,四时八节,各种庆典,亲朋相聚都离不开酒。通常无酒不设宴,故俗呼设宴曰:“办酒席”,因此有“亲不亲,酒为凭”的说法,就说明这一风俗,由于人们喜欢以酒为媒介,表达友好,联络感情,加深交往。在长期的饮“酒”活动中,形成了许多有趣的喝酒规矩和乡风民俗,称为“酒规”。
1、以干为敬。旧时饮酒多为白散酒、杆杆酒、柿子酒、米酒;盛酒器具以锡制、铜制的酒壶为上乘,饮时先把酒壶放进热水里或火塘边,酒烫热后再饮,据说热酒不易上头。近些年瓶装酒发展很快,饮热酒也大为减少,酒壶少见。“主人不敬酒,待客礼不周”,在酒席桌上主人要首先给客人和长辈敬酒,斟酒曰“满上”,民间有“酒满、茶半、饭八成”之说,故而斟酒以杯满为敬。劝酒曰“干杯”,意在让对方多喝,总想把客人灌醉,方显主人大方,待客有诚意,主人才感到欣慰。“挨次敬酒,不可遗漏”,俗话说:“酒席桌上无大小(尊卑)”,都是平等的,一样看待。敬酒一般先由长者开始,依次敬酒,绝不能跳越或遗漏敬“花花酒”,否则,别人会耻笑你不懂规矩,不礼貌。被“越”或遗漏者会生气、发怒,甚至骂你看不起他,势利眼,都得甘受认错。
客人要回敬主人。敬酒和劝酒时,通常有碰杯的习惯,双方并要说一些祝福对方的吉利话,碰杯之后双方都要仰着脖子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接着将杯口朝下,表明自己喝得滴酒不剩,叫作“以干为敬”。所谓“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还有一种酒规,若不喝干净,“滴酒罚三杯”。
2、猜拳行令饮酒。陕南人秉性豪爽,认为喝酒不猜拳行令就不热闹,喝得不过瘾。拳的种类很多,较为流行的有普通拳、兄弟拳、老汉拳、姐儿拳(也称姑娘拳)、螃蟹拳、蛤蟆拳、牛儿拳、雷对拳、麻雀拳、广东拳、一品当朝拳等。此外,还有“猜宝”、“大压小”、“打扛子”(老虎、扛子、虫、鸡)等。普通拳分“江湖乱道”和“戴帽”两种。“江湖乱道”即开门见山,叫几算几;“戴帽拳”即在划拳前有几个引子,简单的引子是双方握拳或独出拇指,同时喊:“两相好”,然后猜拳行令。陕南人划拳,一般是两人对划,口中喊出0~10中的任何一个数字,手伸出数个指头。如一个人叫出的数字等于两个人所伸出指头之和,即为胜、对方为输(负),认罚饮酒。当地人称这些拳为“酒歌”,有趣的是在什么场合就划什么拳,不允许张冠李戴。普通拳不分男女老幼任何场合都可以划。老汉们在一起只能划老汉拳,小伙子在一起只能划雷对拳;嫁女儿只能划姑娘拳,而且只许妇女划;娶媳妇划兄弟拳;祝寿宴要划老汉拳;通常划拳所呼令为“三字令”或“四字令”,多为和气、吉祥、如意、发财的内容。三字令:“一心敬(一),两相好或宝一对(二),三星照或三桃园(三),四季财(四),五魁首(五),六六顺(六),七个巧(七),八仙神(八),九长寿(九),满十在(十)”。四字令:“一品当朝,二龙抢宝或二郞担山,三阳开泰,四季发财,五子登科,六连高升,七夕相会,八仙过海,九九长寿,福寿满堂。”
这些呼词,多含典故。一心:杜甫《高都护骢马行》有“与人一心成大功”,表同心。《古诗十九首》“一心抱区区”,表专心。划拳时,用以表示同心者饮,诚意者敬。二郞担山:古代太平歌词《二郞担山救母》:“二郞爷爷本姓杨,身穿道袍鹅蛋黄……”即二郞神杨戬担山压日头的故事。三星高照:即福、禄、寿三星,福星即天官,所谓“天官赐福”也;禄星管人间钱财;寿星为南极老寿星,三星高照福禄寿皆至。三元:古代读书会考,乡试头名为解元,会试头名为会元,殿试头名为状元;又殿试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亦称三星。桃园三结义,指《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四喜:指人生四件得意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五魁:古代学者当苦读《诗书》、《礼》、《易》、《春》、《秋》五种儒家经典,希望夺得魁首。五子登科:五代窦禹均教子有方,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名列高第,时人赠诗曰:“燕山窦十郞,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五福:谓人有五种福份,即“长寿,富贵,健康、美德、善终”。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七巧:农历七月初七夜,天上牛郞织女相会,人间妇女对月穿针,希望织女赐巧。八仙:古书《八仙庆寿》,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又有“醉中八仙”:即唐代嗜酒豪放的八位诗人贺知章、李琎、李适、崔中元、苏晋、李白、张旭、焦遂。九州:古代将划为九州,划拳指“九州一统”,也指“九九长寿”,谐音久久之意。十全:清乾隆自诩文治武功福禄寿具备,自称“十全老人”,所以划拳时,常呼“满十在”。
3、唱酒歌。酒歌就是在划某种拳时,嘴里喊的有韵调的,如说似唱的词语。因其语词简练,琅琅上口,有强烈的节奏感,还有一定的韵调,又要配合手势动作、出指数字,故称“酒歌”,例如:
“老汉拳”,几个老汉聚在一起喝酒,先说几句开场白,接着两个老汉开始划拳,口唱道:“一个老汉七十七,再过四年八十一,穿是这样穿,吃是这样吃,手拿竹管口吹笛,怀抱羊皮鼓,咚不隆咚哧,诺大年纪不稀奇,一辈子离不开这东西(指酒)”。两人对唱,边唱边比划,当唱到七十七、八十一、穿衣、吃饭、吹笛、打鼓时,要做出形象的动作,说到极兴处,还站起来手舞足蹈。如果错了,就要罚酒一杯。
“螃蟹拳”的歌词也很有趣,“一个螃蟹一张壳,两只眼睛八只脚,一对大钳子,若是夹住你,扯也扯不脱;横起把路走,好像个‘霉脑壳’(群众指小偷为‘霉脑壳’)。一心敬你,亲家母你喝。”两人边唱边比划动作,如说错了或出错指数为输,输家喝了罚酒后,再划时要把数字加倍,如唱:“两只螃蟹两张壳,四只眼睛一十六只脚……”,依次类推,逐步升级。若数字加错了,或动作比划错了,都要罚饮。
“麻雀拳”歌词:“一只麻雀一张嘴,两只眼睛两条腿,八个脚指丫,两支翅膀飞。三星高照,四季发财,五谷丰登,六六大顺,……”,亦是要求口手合一,以对错定胜负。
这种酒歌,在陕南山区深为群众喜爱,至今流行。“酒歌”增添了宴席的热烈气氛,又能陶冶精神,把知识、娱乐与酒融为一体的独特酒文化。
4、打通关。陕南人平时待客,八人一桌,摆一桌菜,置一壶酒,不喝酒不够朋友,喝酒不醉不讲亲情。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无酒量者无论如何也要饮上几口。客人若是滴酒不沾的人,在开始斟酒前,就要把自己面前的酒杯倒扣在桌子上,并说明原因,知道你真正不能饮酒,主人就不硬劝你喝了,否则若饮过一杯,主人就要接二连三不断地敬酒,你若不喝,主人就认为你不诚实。一般先由主人敬酒,言辞恳切,毕恭毕敬,盛情难却,客人只好一饮而尽,一连饮三杯。先从上席长者敬酒,挨次再一一敬完。所谓“酒过三巡”,开始“打通关”,又称“过酒关”。一般为六拳或十二拳,即所谓“半打”或“一打”。“通关”除不胜酒力的人而外,人人皆打,人人得“应关”。
陕南的这些酒俗、酒礼,是构成陕南古今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我国各地一样,把传统的以礼为中心的治世思想广泛传布开来,深入到民间各个层面中,所以古人云:“酒以成礼”、“酒以合乐”、无酒不成礼。有礼必有酒,礼在必有酒在,酒是为成礼服务的。因此,在礼化的,酒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推荐阅读:
1、陕南社会生活中的饮酒习俗
2、陕南手工工匠饮酒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