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市或者葡萄酒专卖店逛逛,很容易会发现:很多来自澳大利亚的葡萄酒,酒标上除了会标明酒庄和产地的名字以外,还会以一个单词Bin,后面再接着一串数字,来表明产品的名字与身份。
对澳洲的葡萄酒文化如果不够熟悉,很容易会有疑问:为何Bin这个词语与数字的搭配会成为澳大利亚的葡萄酒命名方式?
这要从“BIN”的概念说起。这个单词是“储存室”(酒窖)的意思,通常有着适合葡萄酒长期储存的理想温度和湿度。
多年前,澳洲人习惯把大量葡萄酒装瓶后先不贴商标,被放置到“BIN”内,让其自然陈酿。
为了区分不同品类和年份的葡萄酒,酿酒师会给每一个“BIN”标上任意一个数字以便于记录和分辨,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BIN后面的不同数字的由来。
可以说,澳洲葡萄酒这种以“Bin+数字”的命名方式,既是偶然,又是必然——
第1个这样做的人,是不世出的传奇酿酒师、来自Penfolds的马斯舒伯特(后文简称“舒伯特”)。
这位酿酒师在1950年开始研发后来改变了澳洲葡萄酒历史的Penfolds Grange(后问简称“葛兰许”)时,
就开始以这批酒陈放位置的编号,以“Bin+数字”的形式加在酒标上,1951年是“Bin 1”,1952年是“Bin 4”,后来统一定为“Bin 95”。
1959年,Penfolds首次发售了“Bin”系列葡萄酒,“Bin 28”——不同于葛兰许把“Bin”放在酒标的一角,
“Bin”系列葡萄酒直接将“Bin+数字”放在酒标显眼的位置。
次年他们发布了“Bin 2”,巩固了这一命名法则,也引起了其他澳大利亚酒庄的群起效仿。
除了年份和位置之外,“Bin+数字”有时还有一些充满趣味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