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没于历史的耳杯

2011/7/23 9998.TV好酒百科

较早留下印象的耳杯来自楚国的漆器。漆器是的发明,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里已有它的身影,但真正把漆器做到的,当推发源于长江中游汉水流域的楚人。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楚人明白这个道理,耳杯就很细节化,江陵雨台山楚墓出土272漆耳杯,从器型至彩画都格外精致。耳杯虽小,讲究而不粗糙。楚人美学精神,由漆器目炫的五彩代言,并贯穿于社会的各层面上,由此可见一斑。

从楚人开始,漆器的耳杯开始令人瞩目。但耳杯,只不过是从外形上的定义,它优雅的另一面,依然可从书面的文字里找到,说到羽杯、羽觞,或许你的心灵深处会荡起一丝记忆的涟漪,那不是王羲之在会稽兰亭那次穿越千古的雅集盛事上的道具吗?正确!曲水流觞与天下前列草书由此诞生了。东晋时的耳杯离春秋战国时的楚人已算遥远,但是双手平托酒杯双耳举起饮酒的姿态依然令后世仿效。虽然耳杯里的酒是浅显的,却是文气十足。他遗下古人饮酒之风里精致细腻的一面,与大块朵颐、对酒当歌的爽朗有点格格不入,却造就另一副着温情脉脉玲珑可怜的面孔。翘起的一叶小舟,两侧有耳,饮酒者务必双手捉耳,既不可以做个什么手势来添加些激昂,因其小,又不可以“牛饮”以示豪壮。于是,兰亭边上,顺水飘去的耳杯,围水而踞的各路文人知道目送着耳杯顺水而去时聚神屏气的必要,或可以心无旁骛的不语,或可以思如泉涌的吟诵。总之,酒酣耳热之际的书圣,挥毫泼墨的心弦,或许正是因自某只两头微翘、摇曳生姿、轻盈如梦耳杯勾拨而成千古绝唱吧。

六朝,一个短暂没有宁静的时代,人命倥偬如割韭,政客走场似浮云,却慷慨地赐给文人士大夫们风骨、提供给另类激情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大释放的舞台。耳杯里的酒平放在席地而坐玄谈宾客前,那酒器小点也是正常的,但不影响玄学谈兴。这个时代一过,隋唐变为强势而理性,具有胡人血缘的李唐天下,金银器、葡萄酒、夜光杯……耳杯小巧明显成为大场面上交际圈子里的弱势了。当然,一些正式场合也有思古之幽情,比如李太白便如此,他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说“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这位诗仙就还是很恋旧很痴迷耳杯的。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耳杯的历史使命的完成,大约在唐朝。也就是它做为饮酒器,与大唐盛世的饮酒习惯有点不合时宜后立马退出。这种轨迹,也可以从瓯江边上瓯窑生产的瓷器上窥测一斑。瓯窑较早出现于东汉晚期,那时几乎不见耳杯,但是到了西晋,就开始出现。从墓葬的冥器,陪有耳杯。但南朝以后,耳杯突然绝迹。纵观瓯窑,至今出土的耳杯也是凤毛麟角,而其中可圈可点的是一件1972年温州市郊西廓洪庵山出土的西晋青瓷耳杯盘,其特殊之处,在于一敞口盘内底两侧平行贴耳杯两只,青黄色釉。这种两杯粘连一起的,从实用上来看,似乎是不便于饮酒,因此,是一种陪葬的明器一盘置两杯的风俗,或许有好事成双寓义,还原的是西晋时期燕乐的场景。但瓯人里一般无此种耳杯,它肯定出自北方或长江流域移民之手。考虑到西晋时大批北人南迁,耳杯会随行,故瓯窑的产品与时俱进便应运而生,同时又大胆紧跟时代的步伐,过时的就被无情出局。

火爆酒业圈的微信公众平台
线上春糖会,选品享优惠!
对该项目感兴趣?立即询价!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好酒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同类厂家查看(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好酒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贵州赖世家酒业有限公司茅台镇酒厂

客服中心

选择好产品,代理好品牌!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j_9998关注

线上春糖会,选品享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