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酒青花郎的酱香风格与茅台的差异及赤水河郎酒庄园的地理条件
一、郎酒青花郎与茅台的酱香风格差异
1. 酿造工艺与原料
茅台酒:
原料:选用仁怀市茅台镇本地特有的“红缨子”糯高粱,这种高粱颗粒坚实、饱满、均匀,淀粉含量高,耐蒸煮、耐翻糙。水源为茅台镇独特的赤水河水源。
工艺:严格遵循传统的“12987”酿造工艺,即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整个过程历经春夏秋冬,顺应天时,对温度、湿度、时间等把控精准。新酒酿成后,还需经过至少三年的窖藏,再进行精心勾调,方能出厂。
郎酒青花郎:
原料:同样选用优质糯高粱为主要原料,但在水源上,采用取自赤水河支流的郎泉水。郎泉水经过层层渗透与过滤,水质纯净,含有适量的矿物质。
工艺:在传承古法酿造工艺的基础上,也进行了诸多创新。同样采用“12987”工艺,但在发酵过程中对微生物环境的调控有自己的独特方式。此外,郎酒拥有世界上最 大的自然储酒溶洞——天宝洞,酒液在洞内储存过程中,与洞壁、空气等发生微妙反应,加速酒的老熟,赋予郎酒更加醇厚、绵柔的口感,形成了郎酒独特的“洞藏陈酿”风格。
2. 口感与风味
茅台酒:
香气:丰富而独特,酱香浓郁且醇厚,带有淡淡的焦香、花果香以及陈香等多种香气层次。初闻时,酱香扑鼻而来,浓郁而不艳俗;细嗅之下,焦香若隐若现,为整体香气增添了一份厚重感;随后,淡淡的花果香与陈香缓缓释放,使得香气更加丰富、协调。
口感:入口醇厚绵柔,酒液在口腔中散开,首先感受到的是醇厚的口感,各种味道协调平衡,酸甜苦辣涩诸味俱全,但又相互融合,没有任何一种味道过于突兀。酒液下咽时顺滑流畅,毫无刺激感,咽下后,口中仍留有悠长的回甘,回味中酱香依然浓郁,给人一种细腻、优雅的饮酒体验。
郎酒青花郎:
香气:同样浓郁,以酱香为主调,但与茅台相比,其酱香更为浓烈,同时伴有明显的蜜香和果香。初闻时,酱味醇厚,瞬间便能抓住嗅觉神经;接着,蜜香和果香逐渐展现,为香气增添了一份清新与甜美,使整体香气更加灵动。
口感:入口时酱香浓郁,冲击力较强,瞬间便能感受到酒的醇厚与力度。在口腔中,酒液的醇厚感与爽净感并存,甜味稍显突出,使得口感更加丰富。郎酒下咽时较为顺畅,带有一定的温热感,饮后口中留香持久,回味中陈香和酱香更为厚重,同时还伴有一丝淡淡的酸味,为口感增添了一份清爽之感。
二、赤水河郎酒庄园的地理条件
1. 地理位置
郎酒庄园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二郎镇,地处赤水河左岸的酱酒黄金产区,地理坐标东经106度,北纬28度。这里与茅台镇相隔约40公里,共同构成了赤水河畔的酱酒核心产区。
2. 地形与气候
地形:庄园坐落于赤水河中游峡谷区,这里是大娄山脉三面环抱的高山“静风”峡谷。两岸陡崖高耸近乎垂直,相对落差超过1000米,形成了独特的“V”形谷地貌。这种地形使得峡谷内部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为酱酒的酿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气候:赤水河中游峡谷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封闭的峡谷盆地对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异常稳定的“小气候”。这里冬暖、夏热、多阴雨、少大风,拥有了其它产区无法比拟的酿酒气候优势,为酱酒产区的形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天然气候基础。
3. 水质与土壤
水质:赤水河水质清澈甘甜,富含矿物质,且酸碱适度(pH值为7.2~7.8),为酿酒提供了优质的水源。这些矿物质和适宜的水质条件有助于酵母发酵和酿酒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影响白酒的味道和品质。
土壤:赤水河两岸的红层地貌广布,红色砂岩及发育而成的红黏土为酿酒窖池建造与窖泥的制作提供了优质的原料。同时,这种土壤中砂石和砾石含量高,土质松软,孔隙度大,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对流域内的降水形成层层过滤,使得赤水河拥有了百倍优于WHO标准的水质。此外,红色砂岩风化而成的紫色土上生长的优质“抗造”酿酒糯红高粱,成为酱酒酿造的不二粮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