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格瑞的说法,他与楼兰足具缘分。格瑞对酿出好酒有信心,这正是商源对楼兰的信心。
法国人Gregory Michael 是楼兰的首席酿酒师。大家都喜欢叫他格瑞,能用汉语交流的格瑞。
陈新在商源收购了楼兰,自己重上管理岗位的时候,给在土耳其的格瑞发电子邮件,力邀格瑞回楼兰。当时,由于合同未到期,所以他没有马上回来,不过他心动了。他当初带着老婆回国时,没想过再回楼兰酒厂中——这是他想酿出世界上葡萄酒的地方,也是令他伤心欲绝的地方。既是可以实现梦想的天堂,又是理想不幸坠落的深渊。
利用假期,格瑞从土耳其飞到杭州,见到了商源集团的老板朱跃明。格瑞回忆,在他的眼里,商源比较,是做销售出身。而楼兰酒厂就因为不会搞销售,才落到了树倒猢狲散的下场。土耳其的合同一到期,格瑞立刻就举家迁回了,回到了他曾经为之奋斗过的楼兰。
20世纪90代初,法国人格瑞次来新疆吐鲁番。他原计划先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再去日本、东南亚等国,以一种周游世界的方式继续寻找他的葡萄酒梦想,在葡萄酒新世界美国加利福尼亚落脚。可是吐鲁番葡萄吸引住了他,以至于使他下定决心,就在这里酿出天下的葡萄酒。当时也确实成绩斐然,由他酿制的葡萄酒得了很多奖,一时间使楼兰酒厂蒸蒸日上。他自己也在新疆娶妻生子,生根发芽。然而,后来股权纠纷使得这位充满酿酒梦想的格瑞萌生了退意。不久,他就倦鸟归林,回国了。
现在他又回来了,人生真是充满戏剧色彩。格瑞说,他确实也很想回来,因为在楼兰酒厂,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完。能够把楼兰的事情做完,是他的一个心愿。
“我没有想过能回楼兰,以为故事就这么结束了。”格瑞用汉语说道。确切地说,这个法国酿酒师与还是有深厚缘分的,尤其与盛产葡萄的吐鲁番。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在我长达18 年的酿酒生涯里,将近11年在楼兰度过,这是一段非常特别的时光,楼兰葡萄酒与我已经密不可分了”。的送子观音也很厚爱他,他重回楼兰后,又添了一对双胞胎,按我们话说,真是好事成双。
然而,回到楼兰以后,他的感觉并不好,他认为在管理上和以前几乎没有差别,还是乱糟糟。
格瑞来自于法国的酿酒圣地——罗纳河谷的酿酒世家。当初他决定走出法国,也是源于他内心深处的酿酒情结。据说,格瑞的外祖父在罗纳河谷拥有过一片小型的酿酒葡萄园,自己家里也酿造葡萄酒。
法国并不是葡萄酒的发源地,但它却是全世界出名的葡萄酒之国,葡萄酒文化对法国人的影响非常深远。
于是格瑞又萌生去意,因为企业的管理等各方面工作达不到这个法国酿酒师内心的标准,他觉得这样会影响他的酿酒梦想。到了2010年的9月,许志良来了以后,格瑞才感觉有所改观。他感觉许志良这个新老板有气势,有干劲,像做大事业的,而且很快就把很多问题解决了,并很快融入了新疆。许志良雄心勃勃地想为商源在新疆开创出一家伟大的公司,而格瑞则想在这家公司酿出伟大的葡萄酒,伟大的志向合在了一起,所以,这回他心定了。
“我不是拍领导马屁,商源来的许总确实是我见到过的敬业的老板,的管理者。”格瑞说,“以前的老板不,而且不愿意投资,这就严重影响了葡萄酒的质量。我不止一次地跟他说到了这个问题,但他就是不理我。”
“楼兰葡萄酒的酸度、酒精度及单宁等之间具有良好的平衡。”在接受采访时,格瑞这样描述楼兰葡萄酒的品质与价值。“感谢当地气候及土壤质量,使我们的葡萄酒具有低酸、单宁成熟、柔和等特点。也正是因为楼兰地区干燥、少雨、产区大,所以使得葡萄酒实现了有机葡萄的酿制。”在格瑞看来,在发酵过程中,他精心挑选使用的酵母,可以让葡萄酒还原葡萄特质,限度地还原楼兰葡萄的风味。
格瑞觉得,比起酿酒师,法国酿酒师在控制技术和质量问题上非常严格,非常细腻,更关注整个酿酒流程中所有的小问题,小工艺。比如木塞子质量的问题,洗泵的问题,看起来都是小问题,但终都会影响到葡萄酒的品质。他认为,酿酒的过程就好比拼图。酿制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从葡萄苗的培育、种植到葡萄的破皮去梗、浸皮发酵、榨汁以及到后来的成品酒灌装等等,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错,整个“图片”就不完整,也不会协调。
对于酿酒这个环节,许志良也有自己的想法。在许志良看来,由于聘请了法国酿酒师,使楼兰葡萄酒的品质能够在新疆数一数二,这固然非常好,但是他现在希望格瑞能够转型,仅仅把法国精湛的酿酒工艺与特色结合起来还不够,酿制出的楼兰葡萄酒,必须能够代表新疆,而不是法国,必须是的酒,新疆的酒,是的。
所以,许志良经常与格瑞沟通,希望法国的酿酒师酿出特色,而不是用法国的标准套用的标准。许志良强调,楼兰葡萄酒必须具备新疆的口感。所以,作为楼兰的首席酿酒师,格瑞目前也在转型。也许转型有风险,可能会出现质量上的偏差,口感上的偏差,但是这场转型是必须要做的,因为楼兰葡萄酒不想做个跟随者,而是想做成自我者。
当然,格瑞毕竟还是法国人,虽然他的汉语听说都很流利,但是因为他不会书写汉语,这就势必造成他的管理思路还是法国式的,造成了交流与管理方面的不便。所以,法国人格瑞近又开始学习了,他与自己女儿一起学汉语书写,也许不用等太久,他就能够彻底被“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