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年冬日里一个很温暖的周末,随县文联摄影家协会、作家协会一行,来到位于道口镇的冰堂春酒业有限公司采风。
走进厂区,接待我们的是销售部的康经理——一位十分干练的小伙子。他带领我们走进展厅,展厅里摆放着四个酱黑色的大坛子,分别是5元、10元、20元和30元一斤的道口大曲系列酒,这些是满足道口镇的老街坊喜欢带着自家的酒壶来打酒的习惯。在展示柜的框架上,则摆放着各式各样包装的道口大曲系列酒。既有简装的一二十元的道口大曲、道口粮液,也有四五十元的特别喜庆的迎宾酒,还有五六十元左右的招待、泥陶精品酒,更有198元的景德镇青花瓷20年陈酿等等,种类繁多。引人注目的是由两瓶优质的道口大曲配上两只义兴张烧鸡老铺的道口烧鸡组合成的礼品包装盒,这样的组合,体现出滑县人待客的朴实厚道,彰显出了滑县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
为什么这么说呢?道口大曲的酿制工艺源于冰堂春酒,而冰堂春酒则是北宋的文学家号“醉翁”的欧阳修在滑州任通判时所酿制。欧阳修先后在洛阳、饶州、宜昌、滁州、扬州、颍州、蔡州等地为官,喜欢案头置一壶酒,同时也精通酿酒之术,在滁州任上时,也曾经“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欧阳修以自己的官署“冰堂”作为酒的名号,用滑州广泛种植的高粱、水稻、谷物、小麦等作为酿酒原料,所酿冰堂春酒醇厚绵甜,一时间,冰堂春酒名扬北宋王朝。黄庭坚在的《清平乐》词中有“冰堂春好!只恨银杯小”的句子,描写了士大夫们清歌曼舞中豪饮冰堂春的情景。后来,陆游在他的《老学庵笔记》中有“承平时,滑州冰堂春酒为天下”的记载,可见当时的冰堂春酒已经是名扬京都汴梁堪称“国酒”了。而道口烧鸡则是滑县饮食文化的主要元素,当地老庙的牛肉、留固的烩饼、八里营的壮馍、牛屯的火烧、万古的羊肉卤在当地已是颇具盛名,道口烧鸡更是香飘三百年,享誉国内外。试想,外地宾客来到滑县,滑县人说着北宋的“官话(开封话)”,喝着北宋的“国酒”冰堂春(道口大曲),吃着清朝的贡品“道口烧鸡”,说着丰收的情话,岂不正反映了滑州朴实厚道的民风吗。
一面走一面沉思的时候,已随着大家来到酿造车间,厂房天窗上正冒着蒸汽。次闻到那浓重的酒糟味道,心里有一种别样的神秘。不知什么时候,酒厂的卢总经理已站在我的身边,向我介绍着酿酒的工艺流程。只见工人师傅把搅拌好的高粱、稻壳等原料,正添加到一个个窖池里。他告诉我,在窖池里发酵一到六个月后,就可以蒸酒了。说着,带我们来到蒸酒的大锅处,为我们倒了一杯酒头,让大家尝尝味道。我咂了一小口,还没来及品呢,一股浓厚的酒曲的芳香便四溢了肺腑,心窝里热乎乎的,大概当年欧阳修也是这样酿造的吧,或者也是刚喝了这样的头酒,于是悲秋名篇《秋声赋》一气呵成。随后,我们来到原酒的储藏库。一位在这里工作多年的大姐告诉我们,这里存放着从1962年以来的各个年代的酒,包括老白干、二锅头、冰堂春和道口大曲,名字虽不同,可酿酒工艺没变。这些酒被储藏在一个个被称做“酒海”的大木桶里,每一个酒海里可以存放6顿的原酒。我算了算,储藏库共储存了三百多吨原酒呢。这位大姐深情地说:“这可是液体黄金啊,每一个酒海都代表着我们厂的历史啊!”在卢总经理的提议下,这位大姐顺着梯子攀到酒海上面,为我们取了一纸杯窖藏了四十年的原酒,我和同行的作家徐淑霞有幸咂了一口。那酒非常清冽,倒进杯里是绵的,入口是软的,至舌根处是甜的,升到鼻腔里是香的,落到心里是热的,不觉赞叹——好酒!淑霞喝过以后,也不住的赞叹:“这酒劲儿真大,都快要蒙了。”大姐自豪地说,这酒七十多度呢。
走出储藏库,我们沿着厂区往回走。厂区的房子还是五六十年代的,墙上的毛画像还依稀可见,一座一二十米高的大水塔上的“工业学大庆”标语十分清晰,见证着曾经的辉煌。卢总经理踌躇满志地说:“将来要翻盖成新厂房,引进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大家一致赞同,并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祝福之情。随后,我们又来到厂区的小生态园。生态园里有餐厅、鱼池,还开辟了几小块土地。卢总经理告诉我们,酿酒的酒糟将来当做有机肥料使用,种植一些绿色蔬菜,还可以起到保护生态的作用呢。
临近中午,康总经理在小生态园里的餐厅盛情地招待了我们。三个酒坛里各取一杯,让我们品味了道口大曲的不同风味。平时不喝酒的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徐慧根咂了一小口赞叹道:“道口大曲到口香啊”,这一赞叹让美女摄影家玉红也禁不住盛情,一小杯道口大曲一饮而尽,腮边顿时飞起两朵绯红的云霞。卢总经理也动情地说,道口大曲要打造成滑县的地方名酒,为滑县经济文化做出贡献,并拿出利润的十以上回馈父老乡亲。那天,我带着对道口大曲的美好祝愿,不觉沉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