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兰陵美酒2006年报道】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客中行》
李白一生与酒与诗难分难解,有“诗神酒仙”之称。从“高饮大醉三千首”诗文中,以酒为题的诗占十六,其中,名篇佳句甚多,但从“色、香、味、情”几个方面来综合地鉴赏一种酒,却这首《客中行》。诗中所言兰陵美酒,产自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这里自古酿酒,有一个酒星下凡的古老神话,甚至在《酒谱》中,也把酒说成是“酒星之作也”。这对今人来说,当然是无稽之谈。但兰陵美酒确乎具有悠久历史。据《农业大全》记载,兰陵美酒始酿于二千六百年前,是民族文化的一支独立的源头。至前五代时已,唐代已成贡品(见《山东次物品展览会审查报告书》)。饮遍天下名酒,自云“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的李白,对这一朝廷贡酒,久已神往。终于在客居山东时,亲临酒乡,一饱夙愿——兰陵美酒,玉碗盛来,琥珀光泽荡漾,郁金醇香弥漫。加之主人盛情,诗人海量,于是乎,酒瘾诗兴一并勃发,在我国酒史和诗史上,留下一个“诗神会酒星、美酒加绝句”的千古美谈。
开元十八年,李白初游长安结识贺知章、崔宗之等,号称“酒中八仙”。次年夏天离长安由黄河东下居梁园,后经洛阳返回安陆(见《李白与杜甫》郭沫若),此后出游襄阳、经汝海、居洛阳,与元丹邱同游蒿山,旋即赴太原,开元二十四年移家东鲁,直至天宝元年被诏。其间六年漫游均以东鲁为中心,并与孔巢父等会于徂徕山,结成竹溪六逸。(见《诗史》卷二448页)。居于任城(今济宁市),漫游了泰山、汶水、泗河,拜吴道子以虞画,访斐 以学剑,饮美酒以赋诗,四处交游,作为一个嗜酒成性的酒仙、醉圣,对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朝廷贡酒,自然会心驰神往。况且,徂徕距兰陵只有百多公里,兰陵又处在连接江南、中原的咽喉之地,李白多次由鲁南下,必经兰陵。李白来兰陵作《客中行》便在情理之中。
由此,我们可以推知,李白于开元二十四年至天宝元年间的某一日慕名来兰陵,只见这座古老的小镇上,酒旗招展,醇香弥漫,遍地郁金香。举步有酒家,此情此景,岂能不饮,又岂能无诗?
“兰陵美酒郁金香”,诗人从大处落笔。刚刚步入酒乡,兰陵美酒那郁金香似的醇香早已沁入诗人的肺脾,未饮其酒先闻其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一句,写美酒盛入玉碗,但见色如琥珀,已是心旷神怡;“但使主人能醉客”写酒家主人盛情款待,频频劝酒,使一代诗酒荣豪,面对神往已久的朝廷贡酒,大饱口福,以致陶然如醉了。继而一转,诗人写出了饮后的感受;“不知何处是他乡。”酒入愁肠,不免勾起辛酸的回忆。初游长安,扫兴而归,返回安陆后,其妻许氏产后虚亏在贫病交加中逝去。经济上贫困无援、政治上干谒无望、生活上屡遭不幸,不免悲上心来,只得借酒忘机,求得一时宽解以致飘飘然不知身在异乡。此诗在写法上采用由远及近、由外及里的笔法,首联远闻其香,近观其色,尾联外言主人盛情、内写自身感受,有色、有香、有情、有感、淋漓尽致,是我国诗史上的一首完美的饮宴诗,读来如临其境,对兰陵美酒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达到不饮不快的地步。
李白自称“酒仙”,自二十五岁出蜀,漫游了大半个,饮遍千家名酒,写下了数百首饮酒诗,唯对兰陵美酒给予如此高度的评价,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至后期赐金还山再来山东时,还多次提及鲁酒——兰陵美酒: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沙邱城下寄杜甫》。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蜀。”——《秋日鲁郡老祠亭上宴别杜甫兼示范侍御》。
“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山东豪吏有俊气,手携此物赠远人。”
鲁酒即兰陵美酒,色如琥珀,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清香远达。色复金黄,……李太白所谓‘兰陵美酒郁金香’即此”。在我国黄酒史上,至到今天,这种琥珀色的光泽,郁金花的香味,以及以黑黍米为原料的特殊酿造工艺,仍为兰陵美酒所独具。鲁酒即兰陵美酒无疑。
兰陵美酒究竟何故使“酒仙”倾倒呢?
首先,在感观上,它溶“色、香、味”于一体,酒体丰满,褐黄透明,(即诗人所谓琥珀色),具有黑黍米发酵陈酿后特有的香味,这种香味与郁金的芳香溶为一体。其内在质量,明代李时珍曾作为分析:“兰陵美酒,清香远达……饮之至醉,不、不口干、不作泻,其水秤之重于他水,邻邑所造俱不然,皆水土之美也,常饮入药俱良”。诗人对兰陵美酒如此倾倒,其根本原因要于兰陵美酒别于“邻邑所造”。
其次,兰陵美酒作为一种黄酒类特种发酵酒,是我国酒文化史上的一个独立的源头。在原料上,南方黄酒多用糯米、大米,而兰陵美酒独用黍米。其糖化发酵剂一般黄酒均以麦曲为糖化剂,以淋饭酒母为发酵剂,而兰陵美酒的糖化、发酵均以麦曲,在糖化结束后,发酵始趋激烈,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受到抑制,整个封缸陈酿过程,是一个抗抑制缓慢发酵过程、发酵。同化持续进行,野生酵母在陈酿中与各种成份的长期同化,从而产生了兰陵美酒别于其他黄酒的独特风味。其他黄酒糖化经发酵均在同一容器中进行,而兰陵美酒的糖化发酵是在不同容器、不同温度下进行,因而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的代谢机理有所不同,导致酒体风味上的别具一格。其工艺之独特,风味之独俱,历史之悠久,都说明兰陵美酒是一个自立于民族酿酒史上的特种产品,她得以在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延续至今而盛兴不衰,说明兰陵美酒的典型性、口味特征的独特性,足以被历代劳动人民所接受。
自李白后,历代文人名士竞相仿效,可填词、可赋诗、或作画,或著述称赞兰陵美酒,明代营养学家汪颖的《食物本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代王渔洋的《寄任同年》等三十余种古籍均有记载。至民国年间四十余家酒店竞争而立,各以酒“酒仙”、“醉圣”、“太白酒家”、“酒仙醉”为酒旗,门楹上分别书写着“门前醉倒毕使吏,马上扶住李翰林”、“大赞美酒李白题诗兰陵郡,至夸佳酿圣上赐进仁寿宫”的对联,更有“兰陵美酒誉满全唐聚一代骚人李太白酣醉著华章;萧氏佳酿名播四海联万众侨胞巴拿马获金奖”的长幅巨轶。
李白——这一我国诗史上积极浪漫主义流派的,和兰陵美酒—这一历史名酒,互为代名,互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