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这类重要的原辅材料,人们的关注点是水分和淀粉,水分影响着它的保藏,淀粉的含量影响它的出酒率。食安办的23号文进一步强调了原辅材料的重要指标的标准,《通知》强调了原辅材料农药残留的检测,在食品法当中,与食品相关的原辅材料相关的可能不是直接用于我们白酒酿造直接的原料,但它是重要原辅料,比如包装材料,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酒体的,直接接触酒体的如酒瓶。而在酒瓶上以前企业的关注点是物理指标,比如说它的尺寸,均匀度,但是现在还要强调的就是重金属的溶出,在酒瓶当中这些重金属可能就会迁移到白酒当中,那就必须对酒瓶在采购过程中进行监管,这是有些企业以前忽视的。
有些企业大量的采用玻璃瓶时,批示采购过程当中应该要求的玻璃制造方应该出示批示的检验报告,这个检验报告除了一些常规的物理性指标意外,还有关于它的卫生,另外还有就是塑料盖,塑料盖也有一些对人体有危害的物质会迁移到白酒里。所以企业首先不能使用废旧,再生的,再次,对塑料盖、玻璃瓶采购过程中就需要进行检测,而这些往往都是我们企业很容易忽视的。在这方面我们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我在酿酒师和检验的培训过程中,曾经提到过,一个合格的成品酒出场质量的各种标准,涉及了上百个。白酒企业有两点特别容易忽视,他们认为白酒是蒸馏酒,白酒通过蒸馏之后,就有很多对人体不利的东西,就在蒸馏过程中没有了,这是他们的误区。第二,企业容易只关注白酒本身的品质,很容易忽视跟白酒相关的,比如包装,原辅材料,运输管道。比如运输管道,白酒生产过程中,白酒之间需要相互转运,从白酒要到库房,从库房到勾兑车间,再从勾兑车间到灌装车间,这个过程中,都涉及到转运,它有可能就要运用到各种材质的管道,这种管道国家也是要求必须用食品级的,我们的名优企业,在这点做的比较好,用的都是不锈钢的。而有些企业还在用塑料管,不过这种塑料管大部分也是用的食品级,但是塑料在使用中也有问题,它的管理特别重要,比如这个塑料管道在转运时,转运酒必须要及时的把酒清掉,然后用水清洗一遍,防止酒在塑料管中残存,如果残存的过程越长,塑料当中有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还有就是塑料管不能在太阳底下曝晒,而有些企业酒在管道打完后,酒还在管道里面,这种过程就是不合格的。
另外还有纸盒,纸箱,上面有大量的喷墨,这些物质在包装过程中,也是非常严格。总的来说就是三方面,一个是原辅,另外一个是包装以及就是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控制。这就是说,企业在原料的采购、包装采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对相关方面的人才要求也应该存在一定问题?
钟杰:名优酒在食品控制方面,对人才方面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我们很多名优酒企质控部人员都在不断增加,随着食品监控的不断提高,名优酒企都在不断加强,相比之下一般的中小企业做不到这样的程度。
但是中小企业采购原辅料时把采购的记录做好了,出了数量记录,还有质量记录,可光是这些工作,很多都没有做到位。像我们川内的名优企业,在质量方面要求的高度很高,提倡的是“生态酿酒”,所谓生态酿酒就是环境友好型,新型工业信息化,比如五粮液,他们生产的所有废渣,都经过燃烧,燃烧产生煤灰,生产一种橡胶的原料。而中小企业虽然在没有条件做到名优企业这样的高度,但如果他们按照国家的标准,在原辅材料的采购储存,在生产过程中的做好记录,在出厂检验,在生产的环境当中去规范你的行为,提高企业自身的质量意识,对企业发展也是非常有好处的。我们专家在走访企业时,就发现白酒酿造原辅料要求水分在13,而有些企业就算16、17,他们也照样采购,然后储存条件又不够,就会出现霉烂。
而这些霉烂的部分怎么处理,就极有可能就会掺在好的原料里造次。还有我们的胶管,有些用的是食品级,有些就是用的非食品级,而有些酒厂甚至还在用黑胶管。其实对于白酒行业来说,有个特别的现象就是中小企业,现在的管理者都是创业者,而这些管理者在学历上,还是对新的质量标准上,都缺乏意识和一定的消化能力。食安办得23号文是建立在若干的标准法规上的,这些东西在正式提出来之前已经出来的。这次《通知》特别强调了对原酒灌装企业有专项检查,在外购原酒的来源上要加强监管,对外购原酒需要单独的审核,都是原来没有提到的。要加强酒类的生产许可证的管理,凡是达不到的,一律不发许可证。比如说生产企业的厕所,每一个厕所,必须要求离生产车间25米以外,而很多企业的新建厕所,离生产车间都不到10米,完全就不合格。尤其四川很多酒企,仗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对食品没有很重视,而往往一些省外的企业,因为欠缺先天的优势,在对质量方面会特别重视。
这个意识不会分先天后天,如果你重视了,那你就走在市场的前端。我们的企业在岗位设置上要突显质量管理和管理,作为每日的常规工作的重点。在整个食品行业,凡涉及到传统工艺的都是比较落后的,用人管理的越多的行业,随意性更大,所以也是需要我们白酒企业从传统行业向信息化、新型化工业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