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锅头”与酒文化

冬日的一天,我在古韵焕新、繁华热闹的前门步行街漫步,过了大栅栏路口,忽见人们围着两组铜雕群像拍照。近前一看,是一家店源昇号门前,竖立着“文官闻香落轿,武将知味下马”的铜像,人物栩栩如生,生动逼真。这是一座古老的三层楼房,楼上刻有“北京二锅头酒发源地”的大字。我饶有兴致地迈进店门,方知该店是前店后坊格局,如今改建为二锅头博物馆,展示源昇号的发展史及我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

前店不大,顾客围桌畅饮和康熙帝为源昇号题字的雕像引人注目。进入后店,可见老酒坊酿酒的场面。有展示当年传统酿酒工艺流程的雕像,店里伙计有的拿铁锹,有的端簸箕,有的抬酒缸,他们制麯、踩麯、拌醅、装甑、蒸馏,十分认真,精心操作,践行着墙上昭示的源昇号的“造酒六必”(秫稻必齐、麯蘖必实、湛炽必洁、陶瓷必良、火齐必得)承诺。源昇号创始人、山西商人赵存仁三兄弟的半身雕像,伫立屋中央。后店门在大栅栏粮食街,门口两组敬酒、划拳行令群雕像,同样生动有趣,吸引着过路游客眼球。赵存仁弟兄于康熙年间发明了掐头去尾取中段的蒸馏工艺,一种新的酿酒技艺从此诞生,百姓亲切地称它为“二锅头”。

史料记载,康熙二十五年举办千叟宴,源昇号为宴席进贡千坛二锅头美酒。该酒醇厚甘冽。清香纯正,深受康熙帝和在坐老人们称赞。康熙帝还亲笔题写“源昇号”送于赵氏兄弟。清朝进士吴延祁,写下“自古才人千载恨,至今甘灃二锅头”的佳句。

解放后,源昇号等传统烧酒锅和造酒人才被国家收编,组成北京酿酒实验厂,后改名国营北京酿酒厂,所产红星二锅头,作为开国大典国宴酒,受到党和的重视,、李先念等曾到厂参观,周亲自听取该厂汇报。

如今,“红星二锅头”已成为北京特产、京城名片、京味文化的符号,被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走上博物馆二楼的“酒馆”,不仅可以见识70个品牌的200多款白酒,观赏到形状各异、多姿多彩的白酒风采,还能通过图文资料和出土文物,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历史。

关于酒的起源, 该馆以生动的图文告诉我们, 有上天造酒、猿猴造酒、黄帝造酒、仪狄造酒和杜康造酒等几种传说。其中,杜康造酒较有据可考。

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镇黄土坡村出土刻有燕侯铭文的青铜祭酒礼器等文物,证明公元前一千多年,北京地区早的城市和酒已相继出现。夏朝五世国王少康(即杜康)亲自造酒,说明当时对酒的重视程度。杜康作为酒祖,历来受到人们敬仰,文人墨客为其写下多少不朽诗篇。商代青铜器的制作技术提高,青铜酒器种类繁多,形成酒器文化。纣王造酒池可行舟,整日沉溺于美酒美色,留下酒色文化。

周代大力提倡酒礼与酒德,把酒的用途限制在祭祀上,出现酒祭文化。西周总结夏商两代亡国教训,制定了我国早的禁酒令《酒诰》,认为酒是丧德亡国之根源,成为某些时代禁酒的指导思想。

秦汉出现酒政文化,统治者从巩固政权的高度屡次禁酒,提倡戒酒,减少五谷消耗。西汉开始实行酒类专卖,设榷酤官,负责办理酒类专卖事宜,严禁民间酿酒。

魏晋南北朝时,酒禁大开,酒业市场兴盛,名士饮酒成风,出现酒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重要来源,因之有了酒税文化。

在隋唐,酒与文人墨客结缘,诗词的繁荣对酒文化有促进作用,产生了辉煌的酒文化,酒与诗词、音乐、书法、绘画相融相兴。酒催诗兴是唐文化凝练度的体现。唐太宗李世民用酒祭奠跨海东征死难将士,以酒魂寄托英雄之魂。

金代始有烧锅酒,宋代发明蒸馏法,白酒成为主要酒类。女真人豪饮,表现了北方少数民族的豪爽性格,所谓“燕酒名高四海传”。

明清时,每逢佳节节令,饮酒盛行,过年饮椒花、屠苏酒,端午饮菖蒲酒,中秋饮桂花酒,重阳饮菊花酒。酒道推向修身养性境界,酒令五花八门,把酒文化从高雅的殿堂推向民间。清代酒文化渗透进城市中每个角落,北京出现与酒有关的地名,朝阳门内有烧酒胡同,大栅栏有粮食胡同,地安门有酒醋局胡同。清代酒文化的繁盛,在《都门纪略》中有生动描述:“大栅栏、珠宝市、两河沿,皆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同迷五色,至酒楼饭馆,张灯列烛,夜夜元宵,非他处所及也。”在近代,北京还出现大酒缸,即利用油漆加盖的大酒缸作为桌子,招待顾客坐饮。“大酒缸”成为京城酒店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所谓“严冬烤肉味堪餐,大酒缸前围一遭”。

的酒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如今,在社会生活中,酒是调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桥梁和纽带。酒可以说无所不在:朋友相逢,把酒叙情,婚宴喝喜酒,生孩子满月喝满月酒,结拜喝拜把子酒,祝贺事业有成喝庆功酒,良辰佳节要喝酒,婚丧嫁娶要喝酒,升迁金榜题名要喝酒,敬神祭祖庆寿要喝酒,商店开张也离不开酒。

《说文解字》认为酒是转音字,转自造就的“就”,“酒者,就也,所以就人情之善恶也”。很难说酒是好是坏,看什么人喝,怎么喝它。酒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在给人们生活增添丰富多彩内容的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饮酒过度、酗酒,不仅有害身体,还会酿成悲剧惨剧,害人害己危害社会。这是嗜酒者应引以为戒的。

在线留言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验 证 码:

快速留言: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