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酒在鲁国的名声简直成了薄酒和坏酒的代名词。这坏名声则来源于《庄子》的一个典故。《庄子·胠箧篇》:“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因为圣人出世大盗也出现,究竟有无道理我们且不去管它。令我们感兴趣的是,因为鲁酒薄而引发了几国的大混战!
传说战国时,楚宣王一时强盛,令诸侯朝见。各路诸侯皆到,独鲁恭公姗姗来迟,而且送的酒很薄,宣王很生气,欲侮辱恭公。恭公不屈,据理严词抗争:“我是周公的后代,在诸侯中为长,行天子的礼乐,对周王室是有功勋的。我给你送酒已经屈尊降礼了,你还责备我送的酒薄,不是太过分了吗?”说罢拂袖而去,不辞而别。
楚宣王大怒,于是联合齐国大兵攻鲁。魏惠王早想攻打赵国,只因害怕楚国来救一直未敢兴兵。现在楚国与鲁国交战,无暇他顾,魏国便趁机发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鲁国薄而邯郸围”的典故,后来借指因其他事的牵连而跟着遭殃的意思。这件事给鲁酒也定了位,鲁酒的恶名也传扬开了。
其实鲁恭公带着味道寡淡的薄酒,故意晚去,显然是有意轻慢楚宣王,那酒极可能是兑过水的,算不得鲁酒的正宗产品。若鲁国就只能生产这种劣质酒,楚宣王也就不会怪罪发怒了。“鲁酒薄如水,邯郸开战场。”白居易《杂感》诗不过演绎那个古老的典故,其实白先生很可能没有亲口尝过鲁酒的好坏。而在济宁寓居多年的人称诗酒英豪李白,却是喝过不知多少鲁酒,并留香诗中。他诗中多次提到鲁酒,均怀着喜爱,毫无贬义的。“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今天的鲁酒——济宁地区出的酒,其数量之多,品质之佳,更是的。我们不妨可笑地再作一次设想,如果当年鲁恭公送的是心酒、金贵、微山湖特曲、孔府宴等包含情意和文化气息的佳酿,楚宣王的御脸肯定会堆满灿烂的笑,那一场场厮杀便可避免了。
山东历史文化悠久而深厚,为鲁酒赋予了深厚的历史根基。鲁酒几乎每个品牌都能得到文化的支撑,只有将深厚的历史文化同产品有机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鲁酒文化才能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