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有很长的酿酒历史。相传早在汉朝时,滏阳河两岸就已经有不少的酒店开始自己酿酒了;到了唐代,衡水城里的酿酒作坊更是星罗棋布,一个挨着一个,此时的滏阳河不仅酿酒的量很多,而且开始天下闻名;到了明代,衡水酒有“隔墙三家醉,开坛十里香”的美誉,也是在明代,衡水酒开始使用“衡水老白干”的名字了。关于老白干的来历,有一个典故,说是明嘉靖年间建造衡水木桥时,城内有家“德源涌”的酒家,非常有名。建桥的民工下班时,都喜欢到那里去喝上几大碗酒。一次一个工匠饮后赞道:“真洁,好干!”,于是后来就用“老白干”来命名衡水产的酒了。所谓“老”是指历史悠久,“白”指酒质清澈,“干”是指酒度高,达到了67度。衡水老白干有“闻着清香,入口甜香,饮后余香”的“三香”的特点。
特收集几个关于衡水老白干的小故事,与大家共赏!
故事一:相传,一千多年前,滏阳河畔有一个桃花盛开的小村庄,村口有一家酒店——桃花村酒店,高挑酒旗,上书“老白干酒”。掌柜的是一位40多岁的寡妇,人称薛二嫂,她经营的是前店后坊,生意兴隆。一日,店里来了位白发老石匠,开口讨酒喝,日复一日,照常喝酒不付分文。薛二嫂找机会问老石匠原因,老石匠说:“你们这儿的酒不是‘老白干’吗?为什么还要钱?”薛二嫂说:“不错,我们这儿的酒是叫‘老白干’,这种酒是我祖上几代人留下的老作坊酿造的,这酒洁白纯正,酒度高烈,点燃后不留水份,所以我们这里的人都把它叫‘老白干’。这酒是我们自己酿的,老师付只管喝,有钱付钱,无钱白喝。只要能给‘老白干’扬名,足矣!于是薛二嫂依然为老石匠敬酒端菜,殷勤招待。为答谢薛二嫂,老石匠在她家后院独自动手凿出了一口水井,完工后,老石匠却在井旁化作一缕轻烟而去,众人无不称奇,只见井中清水潺潺,波光粼粼,于是按上辘轳,汲上井水,竟然是清明的甘泉水。用此井水酿酒,酒味更加醇香可口,风味独特,因此,各地制酒匠人,纷纷在此附近建坊,用此井水酿酒,此地日益兴旺发达。数百年后,小村庄也就变成了衡水城,用此井水酿成的独具风味的衡水老白干酒更是名声远扬。
故事二:王之涣与老白干酒
衡水古称桃县,唐中宗神龙年间,大诗人王之涣曾在桃县任主薄。据说王之涣非常喜爱老白干酒,吟诗作赋时,常要饮酒助兴。相传王主薄还请鲁班的徒弟喝过老白干酒,那横亘桃城,古石嶙峋的券孔老拱桥,便是鲁班的徒弟酣饮老白干酒后,酩酊之中露绝术,妙手建筑而成,并且顺手牵羊不知从哪方挪来一尊青石麒麟,至今还蹲在老石桥头。衡水人至今有口皆碑,感戴王之涣的政绩功德和鲁班徒弟的神工绝艺,认为酒还是请这样的官喝!
故事三:王冕赞酒
相传元朝画家王冕一日来到衡水,时值隆冬,天气寒冷,冻得他瑟瑟发抖。忽见一茅舍,他决定进去避避风寒。舍内一老者见他如此凄冷,遂取出白酒一壶,请他饮下驱寒,王冕也不推辞,一杯一杯喝下肚,清不自禁说道:”一杯香,二杯甜,三杯香甜惹人馋,连喝十杯皆愿干“,并向老者询问此为何酒,老者微笑而答:”此乃衡水老白干酒,这个地方到处都在产酒啊!“王冕带着感激离开茅舍,走出老远仍在自言自语:”衡水烧锅到处有,琼浆玉液日液流,来到此地不喝酒,枉在世上走一走!“
故事四:衡水老白干传奇
据说,先前河北衡水白酒通称”十里香“。乾隆年间,有一天,开设在通商街的一家酒店,酒坛中刚刚灌上久存的老烧酒,一个骑毛驴的老人出现在店门口,他把驴拴在门前的大树上。连声说道:”好香的酒“便向站柜的学徒买酒喝,一连喝了六大碗。学徒们都觉得吃惊。连忙把这事告诉了酒店掌柜。这时,喝酒的老人正要付钱,掌柜的赶忙上前拦住,热情地说:”我们酒店有条规定,能喝到五斤以上的,准许他白喝,不收分文,还要结为酒友。“说完一定要挽留老人吃饭和住下。经过几番推让,老人虽答应白喝酒,但是坚决不吃饭,更不住宿。他向掌柜的道了谢,骑上毛驴走了。直到出门,还在不住地称赞白干老酒。
老人走后,掌柜的就派一个伙计尾随着,如果老人醉倒,可以照顾照顾。出城不远,老人就发现背后有人,走了十多里,仍然紧紧相随。他很是惊疑,以为跟踪的是个坏人,他气愤地停下质问,伙计把主人的好意说了,那老人很高兴地说:”你们主人很好,回去后对他说,俺愿同他建立友谊,我是山东人,叫金钩李子。如果以后在济南府一带有为难的事,可以找我。你不必再送了,喝这几碗酒是小事。“说完扬长而去。后来有一年,衡水年景不好,酿酒原粮得去济南购买。买粮车没有买通当地恶棍,遭到刁难和路劫,上万斤粮食被扣下了。酒家听到消息,想到了喝白干老酒的老人,想试试看他能不能解燃眉之急,就备下老酒一篓,赶车到了山东,果然找到了金钩李子家。原来这是一位侠义老英雄,恶霸慑于李子的威名,如数归还了车马和粮食。李老汉把那坛酒分赠给没钱买酒的人。从此,老白干酒在山东有了盛名。山东有些酒家,纷纷赴衡水采购。渐渐地,白干老酒居然成了衡水老酒的美名,白干老酒后来又叫成”老白干“,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