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015年将是白酒新建产能集中释放的时期

早在2011年,白酒行业就已经提前四年完成了“十二五”的产量规划目标。而按照正常的进度,“十一五”末或“十二五”初制定的各种产能扩张规划,在“十二五”末将陆续转化为现实的产能,因此,2014年、2015年将是新建产能集中释放的时期。

行业低潮期,关于白酒业的各种负面论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春节期间,本是传统的销售旺季,行业非但没有迎来期待的量价回升,反而是延续了本轮调整以来“旺季不旺”的态势,库存仍然高企,动销依旧困难。更有甚者,有消息称白酒主产区贵州仁怀有三至五成的酒厂已经停产,未来或有更多小酒厂被淘汰出局。

与此同时,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透露,2013年1月~10月,广东酒业销售额同比直降40多个亿,一些下游的烟酒专卖行被迫缩减规模或关门,并预计马年春节后20%~30%的酒行将关闭。

行业上述种种困境,都直接或间接指向了产能过剩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在白酒业处于深度调整期的2014年,有观点认为,多年来形成的产能过剩问题将进一步凸显,或将集中释放出来,上千家中小规模企业面临生存的挑战。

产能过剩的“三大推手”

白酒业产能过剩的严重性毋庸置疑。2011年,行业产量达到1025.6万千升,超过行业“十二五”末规划的水平,这一数据成为佐证产能过剩的重要节点。2012年,我国白酒业(规模以上企业)产量和销售收入较2003年分别增长了近2.5倍和7.2倍。酒业协会副、白酒分会宋书玉认为,从总量上看,白酒行业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状况已经非常突出。

白酒业产能过剩的形成,业界公认存在三大推手:各地、酒企和业外资本。

众所周知,地方在“GDP主义”的影响下,大肆推动各类项目上马,这是我国整体经济呈现产能过剩特点的一个重要原因,白酒业同样如此。以几个白酒主要产区为例,四川省制定的白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打造宜宾、泸州两个白酒千亿产业基地,到2015年末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0亿元;湖北省则提出将在宜昌、荆州和襄阳三市做大做强稻花香、枝江、白云边等优势企业,以该三市为中心,打造成鄂西北白酒“金三角”;贵州省白酒重镇仁怀市,提出要争取在2015年确保全市白酒产量(较“十一五”末)翻两番,白酒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相比于2010的水平超过4倍)。

多家主要酒企在过去几年也制定了跨越式的产能扩张计划。茅台和五粮液均早已制定了集团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的目标,2013年8月五粮液更是宣布投资2.55亿元在河北建立白酒生产基地。作为“四大名酒”之一的西凤酒明确提出要“打造百亿西凤”,为此2012年启动了投资10亿元的扩建技改工程,力争2015年股份公司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集团收入达到100亿元。稻花香集团“十二五”末白酒产业规划将实现营业收入175亿元,是2013年的3倍有余。此外,像水井坊、剑南春、泸州老窖、洋河股份、今世缘、江西四特、景芝等多家酒企和上市公司均制定了各自的产能扩张计划。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其中不少规划产能大大超出了现有的销量水平,对企业的增长速度要求更是大大超出一般水平。这些激进的产能扩张计划直接推动了行业产能过剩的形成。

近几年,业外资本介入行业进行重组、并购的案例也不胜枚举。如联想控股旗下的丰联集团并购武陵酒业、河北乾隆醉、曲阜孔府家等酒企;维维股份并购贵州醇酒厂; 再如帝亚吉欧2006年底成为水井坊第二大股东,到如今水井坊已彻底变成其百控股的“洋”酒。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本轮调整以来,业外资本介入白酒业的积极性似乎并没有消退。如2013年9月28日,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在泸州市投资120亿元建立10万千升白酒生产基地;2013年11月,娃哈哈正式宣布与贵州茅台镇金酱酒业有限公司合作;2013年12月14日,大元股份对外宣布,拟收购浏阳河酒业股权等,业外资本的持续进入也是助推酒企强势扩张的重要动力之一。

在线留言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验 证 码:

快速留言: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