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小米精神卖白酒?江小白是这么做的
江小白,依赖社交媒体造势出来的品牌;没有干爹包养,占不到三公经费半毛钱的便宜;除去地铁广告,基本没有传统的营销方式。然而,正是这个定位于80、90后的青春小酒,却能够融汇小米精神,发挥互联网优势,在整个白酒业的冬天崛起。快来看一下,走时尚路线、拉拢新一代年轻人喝酒的江小白,是如何运用社交媒体进行白酒营销的?那些“挣惯懒钱”的白酒企业又能获得哪些灵感和启发?
“每个吃货,都有一个勤奋的胃和一张劳模的嘴”,“吃着火锅唱着歌,喝着小白划着拳,我是文艺小青年”,这是一个坚持称自己为“传统白酒企业”的宣传语,是不是跟脑海中的白酒企业有些大相径庭?
有意思的不止是宣传语。重庆江小白酒类营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小白”)办公地点在重庆出名的政法一条街,人大、政协、高法等机构,与江小白办公点的直线距离均不会超过600米。然而,就算在隔壁,江小白生来就注定赚不了三公经费半毛钱。
江小白很年轻,这家2012年8月注册的公司,跟那些几十年历史的老酒企一比,好像太嫩了些。江小白的办公地点,显露出草创期的痕迹:四壁白墙,除了简单的办公用品,再无多余的摆设。所有的销售都出去跑了,留在办公室里的人不超过10个。虽然公司在重庆,身为CEO的陶石泉却住在成都,每每来重庆,都是住在公司附近的君顿酒店,见客人也多选在这个地方。连重庆的办公室,都是跟销售总经理童学伟共用。
正是这家青葱公司,在2013年下半年实现盈利,2013年全年达到综合收支平衡,销售额为5000万。从成立公司到在业内打响名声——“我是江小白”——这个品牌仅用了一年的时间。“江小白一出来,不知道是名字的问题,还是其它什么原因,反而异军突起。”酒仙网公关部总经理李振海这样描述江小白的横空出世。
定位80、90后的青春小酒
江小白是在整个白酒业的冬天崛起的。2013年让“挣惯懒钱”的白酒企业在冷风中醒过来。2014年3月5日,正在北京的人大代表、五粮液集团董事长唐桥对媒体承认,去年是他掌舵五粮液七年以来,过得累、艰难的一年。唐桥当然不是觉得艰难的人。一个多月前,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公布2013年11种受商务部监测的高端白酒销量下降7.2%。
“随便打开一个网站,去找财经板块,搜索酒板块的上市公司,所有公司都一样,就从3月份吧,down、down、down,基本就是跌到底。”酒类电商的资深从业人士李刚一边说着,一边还用手比划了一个向下的动作,“真的是底,很惨的那种。”而作为佐证的数据是:2013年,14家酒企市值蒸发2490亿元。
在高端白酒受到打压,白酒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作为大众消费的低端白酒代表,牛栏山二锅头销售额反而逆市上扬。据顺鑫农业2013年业绩显示,牛栏山酒厂收入达到37.4亿,白酒生产量239317千升,同比增长39.12%,销售量218429千升,同比增长28.11%。
李振海解释称,白酒消费链呈现的是金字塔结构,在金字塔顶端的茅台、五粮液虽然单价高,但是消费人群有限。而位于底端的白酒拥有大量的消费人群。售价在10-20块的低端白酒没有受到影响,得益于市场差异化。
曾经有一项调查针对25-30岁年轻人,调查他们对白酒的态度,结果发现有95%左右的年轻人选择不会是白酒。他们普遍认为:白酒口味太冲,不适合自己;场合有限,觉得太过正式;度数高,容易醉酒;给人感觉不够时尚。
2013年出尽风头的江小白看中并着力发掘的,正是这群对白酒用脚投票的年轻人。
这个大胆的想法来自陶石泉,江小白的创始人。在微博上他叫“江小白的爹”,这个生于1980年、爱当代艺术、爱摇滚的“文艺男青年”,曾在传统白酒企业金六福工作近十年,离职前,他是金六福的公关总监。
江小白的主创团队大多是80后,甚至90后。陶石泉表示,50多岁的酒厂负责人已经是整个团队中年龄的;负责江小白主要宣传窗口,微博、微信运营的舒波是个“话唠”90后技术男;媒介总监李雪琴是位85后,曾任职于重庆另一家创业公司猪八戒网;总管销售的童学伟名片上的头衔写着:蓝色军团总司令,他分管的是约100人的销售团队。
陶石泉介绍称,目前,江小白有员工加经销商共300多人,其中内部员工120人,多数属于销售体系。公司架构扁平化,在CEO之下,只有一级管理干部。就是这样一家多半由80后与90后组成的企业,走出了一条白酒这个古老行业少有的创新小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