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波尔多市区到梅多克的Pauillac产区,大约需要1个多小时的车程,窗外也从在现代化和古典之间挣扎的都市切换成葡园和古堡掩映的乡村别景。匆匆驶过一座座傲然屹立的名酒庄,一行人直抵当天的一站——Chateau Pichon-Longueville Baron(简称:Chateau Pichon Baron)。这波尔多二级酒庄的景致并无过人之处。一座十八世纪的灰色古堡矗立在葡萄园和迷你森林之中,再加上黑色的尖顶塔楼让人不禁联想起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住的那个城堡,霸占了整个前院的金鱼池,硕大、张扬,却暗合了东方的风水之术,而后院则略显局促小气,Pauillac的寸土寸金可见一斑。这格局入了眼,我又暗自在脑海里翻了翻Chateau Pichon Baron的历史,不禁哑然。
导游设局
负责人Marie Louise的一番导游之后,我们来到了品酒室进行2006年的Barrel Testing(桶边试饮)。虽然名为桶边试饮,但并不是直接从橡木桶中取酒试饮,而是试喝预先装好瓶的新酒。2006年的Chateau Pichon Baron入喉即感受到丝绸般柔滑的单宁与悠长余韵,或许是才刚放入橡木桶中,并没有太多丰富的味道,现在喝掉着实有些可惜。此评价惹得美女Marie微蹙娥眉,马上开了一瓶2005年的给在座各位。这瓶酒确实非常出色,色泽呈紫红色,果香馥郁,单宁结构厚实,整体表现并不输给先前喝过的2000年。“”的赞语一出,Marie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但还是要“虚伪”地掩饰一番:“真正好的晚饭时再喝!”接下来的节目是参观酒庄博物馆,这里出彩的不是那些古董级别的酒杯、酒瓶、或是开瓶器等艺术品,而是位于一隅的贴裹着绿色皮革的橡木桶,据Marie说那是Louis Vuitton量身打造送给酒庄的礼物,显示了AXA和LVMH两大法国财团的惺惺相惜。
别有用心的年份
一日颠簸让人饥肠辘辘,总算等到晚宴时刻,其实肠胃惦记的还是Marie刚才卖的关子,到底是哪个年份的好酒呢?我猜想应该是1996年的,因为这是AXA接手酒庄之后成功的年份。但看见餐桌上一瓶空空如也的1988年的Chateau Pichon Baron后,我马上明白了Marie卖关子时诡谲的笑,问她为何选择这个年份,因为众所周知,1988年距1996年的水平尚有些距离。她似乎看出了我的明知故问,便很社交、很机智地回道:“88对于人来说是个非常吉利的数字!”这个答案把愚钝的我揶揄得不知如何揭穿她,也只好改对主人的周到以及对文化的了解大为仰慕一番,
而事实上,AXA集团是在1987年接手ChateauPichon Baron的,也就是说1988年是AXA经营酒庄之后真正意义上的“处女年份”,Marie分明是想证明AXA对酒庄的成功改造,这种自信倒是有大公司的风范。不过,老年份的Chateau Pichon Baron因为品质平平,产量有限,所以市面上难得一见,自然也就很少有机会进行对比。她的良苦用心算是在客人的身上白费了。经过一个小时的醒酒,这瓶1988年散发出非常诱人的黑莓果香和Pauillac特有的泥土香,成熟的美乐葡萄赋予酒顺滑至极的口感,单宁适中,回味悠长,优雅又不失深度,属于级别的美酒。让人暗赞以保险为主业的AXA集团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为世人复兴了这个曾长期低迷的二级名庄。
卧室博物馆
体会着美酒带来的微醺,我上楼进了主人安排的客房。这客房就是个万国博物馆,中世纪欧洲风情的家具上摆着舶去的瓷器,釉足彩亮,雍容大气,像是清朝鼎盛时期官窑出的东西,而墙上的油画竟然是穆斯林教徒朝拜真主的画像,在这里你找不出电视机或是宽带的端口,整个一个复古生活。此时借着酒劲儿,Chateau Pichon Baron的历史已经在我脑海里放开了电影,看来今夜也就无心安享这贵族的“生活”了。打开两米高的窗户,看到Pauillac的星空就像这里的明星酒庄一样灿烂耀眼,星空之下的葡园和古堡则静谧恬阔,仿佛能听到法国数百年葡萄酒文化的喃喃自语,远处的纪郎德河水世代滋润着波尔多的Terroir,年复一年,这里每一瓶葡萄酒里都有纪郎德河水带来的风华绝代。而就在小街的对面,有伟大的Chateau Latour和Chateau Pichon-Longueville Comtesse de Lalande(简称:Chateau Pichon Lalande)与Chateau Pichon Baron日夜相望。
绯闻之累
此时,我的时光倒流至1646年,Bernard de Pichon迎娶了Longueville伯爵的独生女,他们的次子Jack从岳父那里继承了一个葡萄园,在当时算得上是方圆的园区之一。葡萄园作为整体一直单传到了他的孙子Joseph,直到Joseph死后才将其一分为二,其中2/5由长子Raoul继承,也就是今天的Chateau Pichon Baron;余下的3/5则由他的三个女儿共同继承,长女后来看破红尘,皈依“佛”门;三女因体质羸弱而英年早逝,所以长期以来,这酒园完全由嫁入豪门的二女儿拉朗德伯爵夫人(Comtesse de Lalande)完全控制,并定名为今日的Chateau Pichon-Longueville Comtesse de Lalande。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此时虽然葡萄园已经分成两个泾渭分明的独立体,但因为种种原因,它们仍然使用同一个酿酒房,对外也以同一身份示人。当整个酒园正欲在酿酒业大展宏图之时却出现了意外。也许是红颜惹人妒,着名的梅多克1855年酒庄分级之前竟有谣言相传风姿绰约的拉朗德伯爵夫人与邻居Chateau Latour的主人波蒙男爵(Baron de Beaumont)暗通款曲,并从男爵处获得了人脉和酿酒技术上的帮助,受到这个谣言的间接影响,尽管当时酒质毫不逊于Chateau Latour,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等一级名庄,但酒园还是屈居二级酒庄之列,Chateau PichonBaron自然也受了牵连。
东山再起
1860年,Chateau Pichon Lalande和Chateau Pichon Baron分别酿酒,用不同身份打造品牌成为两个酒园正式独立的标志。1933年,布迪尔(Bouteiller)家族接手Chateau Pichon Baron,这个路易十四的御用酿酒师家族并没有给酒园带来繁荣,第二任继承人伯纳德(Bernard)只知道声色犬马,不理酒园的事务,老旧的设备得不到更新不说,竟然还出现过新酒放在室外暴晒这样耸人听闻的事情,Chateau Pichon Baron每况愈下,甚至到了有负二级庄盛名的地步,直到AXA集团的出现,酒园才出现了转机。硬件方面脱胎换骨,ChateauLych-Bages的主人Jean-Michel Cazes加盟管理层真正让Chateau Pichon Baron恢复了荣光,帕克给1988年的Chateau Pichon Baron打了90分的高分,与一直高歌猛进的姊妹园Chateau Pichon Lalande相同,1989年则获得了94分的高分,一举超过了Chateau Pichon Lalande的93分,并在上世纪的整个90年代和近几年保持了稳定的高水准。这种大起大落让我不禁唏嘘感叹,一代名园竟然会走得如此坎坷,好在及时得遇明主,否则恐怕世间又会少了一瓶佳酿。此时,夜已深沉,困意袭来,我处理好手里的Montecristo雪茄,又瞥了一眼葡园之夜的美景,伴着纪郎德河上的汽笛声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