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卡瓦格博神山葡萄酒

斯那多吉正在葡萄园里采摘我们的采访车在云南德钦县沿着滇藏公路前行。澜沧江从脚下的峡谷中异常温柔地流过;葡萄园对面,绵延30多公里的梅里雪山,犹如一幅的天然画卷。挺拔孤傲的主峰卡瓦格博袒露在秋日暖阳里,明永冰川亿万年的冰雪散放出幽幽蓝光。

汽车拐了个弯,远远地望见了一位身材高大、穿着紫红色藏服的老人站在一处藏式民居前。我们的车在老人身边慢慢地停下来,向导告诉我们,这位老人身上的故事很多,是当地有名的环保人士。怀着好奇,我们和老人一起走进了他的家。

“神枪手”放下了猎枪

这位藏族老人叫斯那多吉,今年61岁,家住卡瓦格博神山脚下的布村,年轻时是当地有名的“神枪手”。用他自己的话说,“100米可打中一只鸡蛋,50米可击中一支香烟,从来不开第二枪”,捕杀过的野生动物,大大小小总共有500多头(只)。

1986年,斯那多吉忽然得了病,生病期间,“总看到自己杀死的那些动物从四面八方跑来,要吞吃我。我心里很害怕,心想卡瓦格博山神真的存在,我一定触怒了他,于是我摘下帽子,对着卡瓦格博磕起长头,并从内心里忏悔。此后,我再也没去打猎。”

斯那多吉把心爱的猎枪上缴给国家,并把自己的故事告诉周围的人,希望大家都去珍惜大自然及其给予的恩赐。

放下猎枪后,斯那多吉一家以种地为生,虽然心里舒坦,但是日子紧巴巴的。2001年开始,斯那多吉家在县里的帮助支持下种起了葡萄。这里位于澜沧江干热河谷,少雨、昼夜温差大、沙性土壤、无污染,是种植酿酒葡萄的环境。

斯那多吉的儿子茨里定主种了7亩赤霞珠葡萄,光靠种葡萄一项,一年就能收入一万多元。斯那多吉的女儿追格家自酿葡萄酒出售,一年收入也很可观。

小楼对面,卡瓦格博吹来清凉的风,房前屋后沉甸甸的葡萄正在等待着人们收获。

维护神山的宁静与尊严

在当地老百姓的眼里,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神山给予的。卡瓦格博峰在当地藏民心中的地位极其神圣,他们认为,人类一旦对神山不敬,神灵及其护佑便会离去,灾难就将降临。

然而,在外人尤其是登山者的眼里,“卡瓦格博”只不过是一个海拔数字:6740米。为了征服这个高度,1991年1月3日,中日登山队在攀登卡瓦格博峰时遭遇雪崩,17名队员无一生还,山难震惊中外,成为世界登山史上第二大山难。1996年11月,中日联合登山队再次试图攀登梅里雪山以祭亡灵,还是以失败告终。

山难发生后,神山亘古的宁静被打破了。在斯那多吉看来,登山已经深深伤害了当地藏族的感情,而且大大污染了环境,必须要制止卡瓦格博地区的登山活动。为此,斯那多吉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卡瓦格博,是藏传佛教的朝拜圣地,是神灵的寓所,人类不要染指它的圣洁。”2000年,当地明令禁止攀登梅里雪山,“这是世界上一座因为文化而被尊重的雪山。”

为了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对信仰的虔诚,藏族有围绕一个圣地朝圣的习俗。卡瓦格博生长着的香柏树,被朝圣者们视为神树,随着朝拜神山的人数大增,香柏树也受到大量采伐。斯那多吉参加到保护的队伍中来,宣传保护神山圣地环境的重要性。“现在,村民们制定了村规民约,不准再砍香柏了。”

在斯那多吉看来,神山养育了一切,呵护着所有生灵。“我们为什么不能给子孙留下几座从未践踏过人类脚印和留下人类垃圾的处女峰呢?”

保护自己的本土文化

斯那多吉现在除了经常出去向村民们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其他时间大多在家里整理藏族典籍,专心致力于卡瓦格博地区的文化研究。他收藏了许多与卡瓦格博有关的历史文献、手抄经书和与环保有关的乡规民约等。这些文物就如同一扇窗子,向人们展示着藏文化的魅力,也向人们昭示一个藏族老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深深眷恋和抢救、保护自己本土文化的信念。

斯那多吉正准备出版《卡瓦格博秘要》。这本书收录了历代有关卡瓦格博的藏文文献,并记录了朝圣途中鲜为人知的胜地、圣迹以及传说等。

老人告诉我们,刚才在路边碰见我们时,他正准备乘车到香格里拉去,参加一个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迪庆藏族自治州有关部门共同组织的研讨会,这个研讨会主要就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展开讨论。老人说:“我们的民间文化太博大、太深厚,任何个人都无法承担这一伟大又艰巨的使命,只要能为保护传统文化出一点力,我就感到很知足了。”

采访中我们获悉,面对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强烈冲击,德钦县一些像斯那多吉这样的民间人士千方百计用自己的方式抢救和保护着自己的本土文化。由几名年轻人创建的卡瓦格博文化社就是这样的一个民间机构。在他们的呼吁和努力下,恢复了德钦县已停止多年的广场弦子舞。

斯那多吉说,卡瓦格博是全人类的瑰宝,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的队伍中来。

在线留言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验 证 码:

快速留言: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