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夜光杯,诗意眼下却有着另一种解读。临近年关,两则关于葡萄酒的新闻着实让众多的爱酒之人寒心。
则新闻来自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展示了一则“天方夜谭”式的新闻:七家葡萄酒厂生产的葡萄酒里竟然不含葡萄原汁,这已是令人震惊的新闻,但是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样的葡萄酒竟然检测合格。
第二则新闻属于某个三方争夺代理权的洋品牌。诸多利益方口水横飞之际,一不小心却露了这个葡萄酒的底:离岸价不过一个多欧元,在的餐桌上却能卖到200甚千元。
葡萄酿出的不一定是美酒,这符合酿酒工艺,但是过于“苦涩”的葡萄酒肯定拿不上席面。这两则新闻就是两杯苦酒,不仅倒了饮者的胃口,也砸了葡萄酒的牌子,更是丢了监管制度的面子。
“不含葡萄的葡萄酒”能通过检测,是造假者聪明还是制定标准者愚蠢?无可否认,现有葡萄酒国家检测指标确实留下了一个大窟窿,检验酒精度、检验糖度,就是单单忘了检验葡萄原汁含量,于是酒精加水加色素加香料就能勾兑出检测指标全部合格的葡萄酒。当食品问题越来越受重视的当下,检验标准的轰然倒下不能不说是让监管失去了根基。
假如这是“阴谋”,那么洋品牌玩的就是“阳谋”。无论“阳谋”还是“阴谋”,钻的都是监管制度的漏洞。就拿陷入一欧元成本危机的法国葡萄酒来说,尽管可以拿“品牌推广”做说辞,但是肯定回避不了这样的诘问:在法国,一欧元成本的酒凭什么到就能卖出十倍乃至百倍的价格?
懂得红酒的人都知道参考质量等级,而法国葡萄酒是由法律规定划分为四级,这四级是法定产区葡萄酒、优良地区葡萄酒、地区餐酒和日常餐酒。严格区分四级葡萄酒靠的是法律约束力,据称法国相关的法律多达40多部,不仅管住葡萄汁,甚至连橡木桶、橡木塞都有着专门规定。有着法律支撑的分级自然也就在市场上形成了价格区分,而缺少葡萄酒法律的市场并不在此行列,因此一欧元成本的餐酒当然不会放弃十倍的高额利润。这不能仅仅指责商人的黑心,还需要指责的应该是软弱的监管。
葡萄酒及烈酒研究会1月30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到2010年,葡萄酒消费量预计将增长35.91%,排名将由2005年的第十位上升至第九位。市场的规模在扩大,我们的监管需要跟上也必须跟上。
不含葡萄的葡萄酒能够检测合格,只要细化检测标准就能堵住漏洞,难度并不大;但是如何接轨分级制度,用法律约束力打消洋品牌的“阳谋”,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