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与葡萄酒

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在不得意时,很多故旧亲朋都不上门了,甚至连音讯都没有。只有太原的张县令,不改初哀,每年都派专人选葡萄来。从诗中,我们还知道,到了宋朝,太原仍然是葡萄的重要产地。

苏东坡被贬惠州后,在《东皋子传后记》中讲自己的喝酒习惯:“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然喜人饮酒。见客举杯徐引,则予胸中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适之示乃过于客。阔居未尝一日无客,客至未尝不置酒。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上者。”

苏东坡酒量虽不大,却是善饮者,知道酒的好坏,他同时又是位美食家。他在《老饕赋》中写道:

“疱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洁,水恶陈而薪恶劳。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翁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颜如李桃。弹湘纪之玉瑟,鼓帝子之云傲。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引南海之玻璃,酌凉州之蒲萄。……”

老饕是贪吃的意思,从构词上就可看出,那可不是一般的贪吃,而是一副大呼小叫、狼吞虎咽的吃相。《老饕赋》说得明白些就是《食客赋》,如果要面子,讲得好听些,那就是《美食家赋》。

疱丁是古代一位刀功极好的厨师,曾为文君解牛;易牙则是春秋时齐桓公宠幸的近臣,长于调味。由瘤丁来操刀、易牙来烹调,所选的两位大厨都是的高手。

选好厨师后,就要准备烹任用具和用品了。烹调用的水要新鲜,镑碗等用具一定要洁净。千万不要用久存的水,柴火也要烧得恰到好处。烹调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有时候要把食物经过多次蒸煮后再晒干待用,有时则要在锅中慢慢地文火煎熬。

接着就是配菜和做菜了。脔是指切成块的肉。《晋书。谢混传》“每得一豚,以为珍膳,项上一脔尤美。”所以,吃肉只选小猪颈后部那一小块的肉;而螃蟹呢,只选秋风起、霜冻前肥美的螃蟹的两只大螯(脚)。把樱桃放在锅中煮烂煎成蜜;用杏仁浆蒸成精美的糕点。蛤蜊要半熟时就着酒吃;蟹则要和着酒糟蒸,稍微生些吃。天下这些精美的食品,都是我这个老食客所喜欢的。

精美的筵席准备好后,还要有音乐与歌舞。姬姜:春秋时,姬为周姓;姜,齐国之姓,故以“姬姜”为大国之女的代称,也用作妇女的美称。萼绿华:仙女的名字,相传是九嶷山中得道的女仙;郁轮袍:琵琶曲名,相传是唐朝诗人王维所作。筵席上来后,还要由端庄大方、艳如桃李的女子弹琴奏乐,并请仙女萼绿华就着“郁轮袍”优美的曲子翩翩起舞。奏乐所用的乐器是湘妃用过的玉瑟和尧帝的女儿用过的云璷傲。

面对着精美的菜看,听着美妙的乐曲,欣赏着仙女们优美的舞姿,还需要什么呢?老食客苏东坡说,还缺美酒!要用珍贵的南海玻璃杯斟上萄萄美酒。在苏东坡看来,精美的菜肴、优美的乐曲、仙女的舞姿,只有以萄萄美酒相配,才是真正的人生享受。由此可见苏东坡对葡萄酒的评价之高:葡萄酒确实是高雅的美酒。

苏东坡的一生,由于其政治抱负未能得以施展,却成全了他为后世留下的所有的文才,而他的商业天才,几次小试牛刀后,因生不逢时,基本上浪费掉了。但我们还是能从以下几件事中看出他的商业天分。

与苏东坡同时期的杭州制墨名家潘衡曾跑到海南岛与苏东坡一起研究制墨,俩入夜里在房中烧松脂油制墨,半夜起火差点烧了房子。潘衡很快就离开了海南岛。回到杭州后,潘衡推出新的墨,价格比别人的贵两三倍,并称是在海南岛向苏东坡学到制墨的秘方。他的墨质量确实很好,以致后来不少人问苏东坡的儿子苏过他父亲有什么制墨秘方。苏过说,根本就没什么秘方。家父在海南岛无事可做,因为岛上找不到好墨,就随便试着做墨消遣。潘衡从杭州赶来与父亲一起做墨,因为没有胶,只好用牛皮膏设法和油墨混合,很难固体化,只做出十几条手指般不成形的黑墨,倒是差点把房子给烧了。显然潘衡制墨的秘方是向别人学来的,只不过借苏东坡的盛名来销售并获得成功罢了。

如果说“制墨秘方”是别人利用他的名人效应做广告的话,“东坡蜜酒”则是苏东坡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了。大家都知道苏东坡不但是美酒鉴赏家,他还自己造酒。苏东坡撰写过《酒经》、《浊醪有妙理赋》、《酒子赋》、《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酸赋》等,他还自己酿造了“蜜柑酒”和以蜂蜜为原料的“蜜酒”,并作了《蜜酒歌》,以致于“蜜酒”广为人知。苏东坡去世后,经常有人向他儿子苏过和苏过乞讨他们父亲“蜜酒”和“蜜柑酒”的秘方。苏过说,家父只做过一两次酒,蜜柑酒味道就像土酥酒,根本就不是什么好酒。据说朋友们喝了苏东坡在黄州所酿的“蜜酒”,常常闹腹泻。虽然苏东坡酿的蜜酒和蜜柑酒质量不好,但别人酿的蜜酒却借他的名成了北宋时的名酒。

如果说苏东坡作《蜜酒歌》是为自己酿的酒作宣传的话,那么下面的这首《饮酒四首·之四》则是借一种名酒的酒名来抬高一种不为人知的地方酒了。

《饮酒四首·之四》:

“雷觞淡于水,经年不濡唇。

爱有扰龙裔,为造英灵春。

英灵韵甚高,蒲萄难与邻。

他年血食汝,当配杜康神。

这首诗是苏东坡被贬在海南,秦观被贬在雷州时所作。雷州海康县城北五里,有英灵岗,那里酿的一种土酒,大文豪们就给取了个好听的名字”英灵春“,并说比葡萄美酒还要好喝,这就是广告手段了。好在当时交通、通讯都极为不便,再加上世态凉淡(”冷官门户日萧条“),苏东坡对”英灵春“的抬举在当时几乎不为人知,不像现在,名人一上电视做广告谁都知道了,当今的葡萄酒厂除了出高价请些走红的男女演员做些广告外,实在应该考虑请当今的”苏东坡“们”亲自酿制某一品牌的葡萄酒“,除了广告效应外,也留下些有内涵的诗文,因为葡萄酒文化也需要一代代人的积累。当初太原的张县令年年都派专人不远千里给苏东坡送葡萄。而太原又是当时葡萄酒的重要产地。如果那时太原葡萄酒厂的老板也和张县令的专使一起去送葡萄,并留下来与苏东坡一起酿造葡萄酒的话,那由苏东坡写篇《蒲萄酒赋》大概不会有问题。林语堂先生评价”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服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个诗人,一个小丑“。其实,考虑到苏东坡潜在的商业价值,在名人下海热的今天,苏东坡还可以是公司的董事长。但从市场经济的眼光来看,苏东坡又生不逢时,别人打着他的牌子卖墨、卖酒都发了财,他自己在中晚年却非常贫困。他在《菜羹赋并序》中写道:”东坡先生卜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称家之有无。水陆之味,贫不能致,煮蔓菁、芦菔、苦莽而食之“。苏东坡确实是俭”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到了南宋,小朝庭偏安一隅。当时的临安虽然繁华,但葡萄酒却因为太原等葡萄产区已经沦陷,显得稀缺且名贵,这可从陆游的诗词中反映出来。陆游的《夜寒与客挠干柴取暖戏作》:

”稿竹干薪隔岁求,正虞雪夜客相投。

如倾潋潋蒲萄酒,似拥重重貂鼠裘。

一睡策勋殊可喜,千金论价恐难酬。

他时铁马榆关外,忆此犹当笑不休。“

诗中把喝葡萄酒与穿貂鼠裘相提并论,可见当时葡萄酒的名贵。

在线留言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验 证 码:

快速留言: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85_zR_D4SZBpDK_xEWGyUYogiXrIeqInTz_E3SRmXAnkNn8g-8Q4794nTt3apPYJLkPOOSCP2fphCvsxNPE8VCpXD5FvC7Y3W0SPKV_JMayYTwyKMieHspC0A1vwUsFSMdAJAXKE,bxLdikRXVbTPdHSM05e5u0MfIuH59McKa388UrMMzzimexk26o0lOukgLuof8xfup8WMu9Kx16Wf0TMQvJV0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