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的葡萄酒轶事

二十年前,怀着一种无限自豪的心情将自己酿造的一瓶葡萄酒——干红带回家过年。

大年三十晚上,亲朋好友围坐在一张大桌旁,热切地盼望着能尽快喝到甘醇可口的葡萄酒。大家兴致勃勃地说笑着、谈论着,目光却始终盯着我、我的手、我手里的起瓶器、酒瓶。割下胶帽,马上有人把半截塑料胶帽拿去把玩、研究,是什么材质的,用在葡萄酒瓶上有什么作用。看我把起子一下一下旋进木塞,每旋一下,他们也都跟着有节奏地点一下头、眨巴一下眼睛、或身体的某一部位动一下,或者干脆发出“嗯”、“嗯”的声音,给我以鼓励和加油,这让我有说不尽的自豪感和神圣感。

随着清脆的“啵”的一声,瓶塞拔出。倒酒,动作也很娴熟和自然,按照辈分和年龄依次给大家斟上酒。虽然酒具不是很,不是高脚杯,但这一点儿也不影响大家希望马上能喝到葡萄美酒的急切心情。“葡萄美酒夜光杯”,识文断字的堂兄摇头晃脑的吟诵着诗文,更加撩拨着人们的心。

“干杯”!口令自然是由聪明伶俐、口齿清楚、声音洪亮的侄子发的。人们一扬脖子,“咕咚”、“咕咚”将手中艳红的饮品一饮而尽。随后的情形将兴奋激昂的我打入冷宫。宝石红色的葡萄美酒给家人,我至亲的人们并没有带来美的享受。厚重的酸涩味道凝固了他们的舌头,也凝固了他们的表情和赞美之词。爱喝酒的父亲表情和心理活动为复杂:我娃拿回来的酒咋这样啊!她是不会拿假酒回来的,但她在高等学府就学的这?葡萄酒起码应该是甜甜的,这哪里有葡萄的味道啊!干红的味道让他在亲戚朋友中顿失颜面。因为他平时在人们面前总是带有夸耀性的说女儿在大学学的是葡萄酒,现在一家葡萄酒厂工作。

一顿年夜饭,让我心情郁闷至极。

从此再也不以自己的职业而自豪了,是啊,你的酒厂连工资都发不出,辛辛苦苦读了十几年的书,考上大学时全家人甚至全村人都高兴、自豪、羡慕、嫉妒。如今学业归来,对口的酿造了酸涩甚至发苦的葡萄酒,你还有什么值得炫耀的?闭嘴吧。我只有沉默,在人群中感到自己渺小、自卑。

“春雷一声震天响,来了救星共产党。”我特别喜欢这句话。它是雨过天晴;是久旱甘霖;是黑暗后的黎明;是深重苦难后的解放;是屡试不第后的一举成名。那么我把它用在1994——1995年的葡萄酒上很是恰当。对于所有的葡萄酒人,这真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年代,当时有“干红红遍全”之说,尽管在的西部时间延迟至99年左右,但这不影响我们的激动和鼓舞。通过数十年的努力,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国人认识了葡萄酒,喜欢上了葡萄酒,同时也似乎在一夜间接纳了葡萄酒。

现在,在餐厅,在酒吧,在上流社会的聚会中,葡萄酒都是不可或缺的饮品,当之无愧的充当着这些场合的主角。人们更多的、细致深入地研究着不同品牌、不同地域、不同葡萄品种的葡萄酒的口味,摸索探求着与葡萄酒合理搭配的菜肴。好的效益也激励着葡萄酒工作者更加精心、更加积极开拓,以给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葡萄酒。

是的,葡萄酒,她是一部高雅的音乐剧。她不是二人转或眉户剧,在乡村搭建的临时舞台上就能铺排开来,吹拉弹唱,逗的瘪嘴老太太笑弯了腰,惹得抽旱烟锅的老大爷乐得直流泪。她的出场需要讲究的灯光、音响,装修华丽而不俗气的舞台,需要钢琴、小提琴的伴奏,而不是二胡、钹和铙就能支撑场面的。欣赏她的是穿西服、打领带、手持文明杖的绅士或者身着旗袍、脚蹬高跟鞋、手挎小提包的小姐、阔太,而他们又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否则即使买得起昂贵的门票,进了剧场,也只会在剧院打瞌睡。

由葡萄酒联想开去,不论什么东西,当然更包括人在内,都需要有适宜的环境、场所,才能有表现力、影响力,才能发挥自己特有的专长,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定位。

在线留言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验 证 码:

快速留言: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