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mm Napa 知识性的酒庄

在纳帕谷以及邻近地区的数百家酒庄中,究竟谁享有盛名?

这个问题恐怕没人能给出标准答案。这里众多的酒庄中,各自有着迥然不同的历史、文化、建筑、特产酒系列,也都以自己的特色而自成一系,形成了纳帕地区酒庄千姿百态,各领风骚的景观。

可是,如果把问题修改一下,比如哪一家是“有历史色彩的”,或者是“有知识性的”,哪一家又是“亲民的”,抑或是“有建筑美感的”,答案就会清晰起来。我们在出游前做足了研究,既参考了别人推荐的游览路线,又在图书馆查阅了关于纳帕酒庄介绍的专著。从数百家酒庄中精选出十几家极具特色的,在三天的时间里作重点参观。原来满以为时间完全足够,可是每到一处,都享受着视觉和味觉的盛宴;而沉醉于其中的我们,往往是流连忘返而不得不推迟下一站的行程,以致于仍然有行色匆匆,未能完全尽兴的遗憾。

即便是在这样走马观花之中,还是有这样一些亮点让我过目难忘。

知识性的酒庄

Mumm Napa其实是一个大型的酒庄,但是坐落在纳帕的“银矿小道”(Silverado Trail)边却一点都不显眼。除了路边立着的酒庄名字和稍稍露出路面的屋顶,几乎让人察觉不到这里竟然隐藏着酒庄。

等到开车下了一个坡,再停到门前时,才发现这里原来别有洞天。和许多典型的纳帕酒庄不同,Mumm Napa并没有大开大合的酒庄大门以彰扬其气派,也没有一览无余的庄园全景以凸显视觉震撼,门口能看到的,只是朴素的建筑物和并不宽阔的园中小道。但是,穿过一道院门后,眼前忽然出现一个很精致的院落,游客也忽然多了起来。院子大小适中,由原木色的栅栏包围着,对应着碧空远山,和近处的葡萄园,颇有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味。

找了张桌子坐下,身着酒庄制服的服务员马上热情地过来打招呼。这座酒庄出产的气泡类葡萄酒(Sparkling Wine)非常出名。所谓气泡类的酒,就是在酿造过程中酒内保留了一定含量的二氧化碳,味道中常带有较强的水果芳香,轻爽可口,尤其适合初次品酒者。除了酿制的工艺流程和其他酒类不同之外,好的气泡酒往往对酿酒葡萄的场地也有要求,比如香槟酒(Champagne),就是以出产于法国香槟地区而闻名于世。

这里品酒的价格是每次15美元,共四杯酒,而酒的品种可以在酒单列出的品种中自由选择,我们要的分别是霞多丽, 赤霞珠, 黑比诺 和美乐。一转眼的功夫,服务员就托着酒上来了,看着那些红如胭脂,黄如琥珀的液体缓缓注入玻璃酒杯,随着少量气泡的浮起,一种莫名的享受油然而生。

在我们开始品酒时,服务员也一直在旁边介绍,比如让我们试着分辨霞多丽中的橡木味道——橡木在霞多丽发酵过程中有很显著的作用,所以霞多丽常用橡木桶窖藏,或者直接在发酵的霞多丽酒中放入多块橡木片,以达到提升味道的作用。在介绍之下,我们也去体会了一下黑比诺的丝滑口感,尽管是次品酒,隐约还是能够品尝出不同葡萄酒的区别。

我们问起了酒庄名字(Mumm)的由来,答案非常简单,就是酒庄创始人的家族姓氏。这个来自德国的酒庄,名字和外观一样朴实无华,一旦进来了,又有种酒好不怕巷子深的感觉。

品过酒之后,又有一次免费的酒庄游览(Wine Tour)——由一位酒庄的导游带领我们去参观气泡酒酿造的全部工艺过程,而这是一次充满知识性的旅途。

步是将采集到的葡萄榨成葡萄汁。我们看见流水线上的工人把成筐的葡萄卸下来,放进特 制的大罐里面榨汁。这里导游也纠正了我们的一个错误概念,即葡萄酒的颜色就是由酿酒的葡萄决定的。事实上,葡萄酒的颜色和榨取葡萄汁的压力有关:同样的红葡萄,榨汁时的压力较小时,出来的葡萄汁是白色的,酿成的也可以是白葡萄酒;而榨汁时的压力加大时,榨出的葡萄汁会穿透葡萄皮,从而变成鲜红色,也酿就了红葡萄酒。

随后是葡萄汁的混合以及初次发酵。榨成的葡萄汁根据需要,要么直接装罐,要么和其他种类的葡萄汁混合后装罐。这里的罐是容量约5000加仑的封闭式金属罐,表面布满了凹进的圆块(dimple),葡萄汁就是在这里进行一次发酵(Primary Fermentation)。在这里,导游向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为什么发酵罐顶部都有明显的通风管?为什么罐壁上要有这些凹块? 答案是因为在发酵过程中,葡萄汁中加入的酵母(yeast)消耗了汁液中的糖分,产生了酒精(alcohol)以及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并生成热量。为了维持发酵的正常进行,需要用顶部的通风管(hose)不断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罐外;同时,罐壁的凹块也增加了葡萄汁与发酵罐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降低温度,发酵的稳定进行。

初次发酵结束后,葡萄汁中所剩的残渣(包括已耗尽的酵母)都从罐底被抽出。

在此之后,就是二次发酵过程。初次发酵过后的葡萄酒(已经不再是葡萄汁了!)被装瓶后,再加入酵母和少量的糖分进行二次发酵。这次发酵的时间约在一年以上,可以将酒精度提高5% 。

导游随后带我们参观了二次发酵的酒窖。这里的酒架上插满了一支支密封的初酿葡萄酒,都是瓶口斜向下,而瓶底则有粉笔划上的记号。导游介绍说,瓶口朝下是为了能让发酵后的残渣逐渐沉积到瓶颈和瓶口;而瓶底的粉笔记号则是工人标上的,代表酒瓶在酒架上所在的角度。每隔一段时间会把酒瓶旋转90度,以便于残渣能更有效地沉积至瓶口处。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出来了:怎样能够将这些残渣有效地排除,而同时不造成葡萄酒的损失呢?导游给我们播放了一段录像。

原来在二次发酵之后,酒内的所有残渣都沉淀到瓶口;而通过局部冰冻的方法,瓶口的残渣变成了凝聚的固体,在瓶口重新朝上时,仍然浮在酒液上,这样就很容易从瓶口取出而不损失酒水了。在二次发酵以后,瓶口将重新装上软木塞(cork)并封装好,这也就是葡萄酒的终封装。而这时的葡萄酒就已经是可以出窖的成品了。

看到这里,才终于了解到酿酒的全部过程,也知道了杯中每一滴香醇的来龙去脉。

从酒庄的游览路线返回,走廊的两边悬挂着各种画作,也陈列着一些雕塑作品,以抽象派风格的居多,原来是酒庄的艺术品陈列馆。

Mumm Napa,好一个洋溢着知性美的酒庄。

在线留言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验 证 码:

快速留言: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