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已经成为美国第三大葡萄酒出口市场

香港已经成为美国第三大葡萄酒出口市场,美国政 府正在努力向该市场输出更多的葡萄酒产品。2009年,香港共从美国进口了5200万美元货值的葡萄酒,较2008年增长了98%。

从数量来看,自2004年至2008年,美国对香港的葡萄酒出口量增长了76%,至225万箱。预计到2013年,将增长到480万箱。如此的增幅,主要是受2008年香港取消葡萄酒进口税的推动。有着700万人口的香港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对酒类免税的地区之一。相比之下,葡萄酒进入到内地市场,则要交纳14%的进口税、17%的附加税和10%的消费税。而泰国市场对进口酒类征收的各类税总和高达200%。

与内地市场相比,香港对葡萄酒酒标标注没有任何限制,而内地则对其有品牌名称、净容量、酒精度、生产日期、原产地、含糖度、保存期等诸多要求。同时,内地的酒商往往只讲中文,而香港的生意人多会讲英语。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高达81%的进口酒在本地消费,余下的进入内地等市场。香港的葡萄酒进口额高达4.64亿美元,因此对于美国酒来说极有发展空间。在香港进口葡萄酒市场上,法国和澳大利亚位居前列,其中法国酒占据半壁江山。

2009年,香港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为3.6升,高于内地,也高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其他亚洲市场。香港人对红葡萄酒情有独钟,红葡萄酒消费量占进口总量的94.5%。

同时,香港已经成为葡萄酒进入内地市场的门户,香港政 府也在积极地为葡萄酒进入内地市场争取更多的便利条件。

香港和美国双方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发展葡萄酒贸易。3年前,香港贸易发展局组织了首届香港葡萄酒与烈酒展,今年11月4日—6日将举办第三届。去年的展会共吸引了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525家展商、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的11,915名采购商以及12,000名消费者。来自美国的参展商仅有25家,而且没有像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国家那样设立国家展台。

美国参展商包括加州家族酒庄联盟(Family Winemakers of California)的五家主要成员。该联盟Paul Kronenberg表示,参展商对美国葡萄酒非常好奇,但了解较少。“你必须花费时间——我认为至少要几年的时间——来教育香港消费者,才会获得成功。”他认为,虽然香港市场有不少低于1美元/瓶的葡萄酒,但人们感兴趣的是8美元—12美元/瓶的产品。此外,香港已经超越伦敦,成为第二大葡萄酒拍卖市场,可见香港买家对高端佳酿兴趣浓厚。

Kronenberg还表示,香港消费者十分在意产品的外包装,一瓶酒的外包装可能比其口感更为重要。“带有红色或金色的深色瓶子,包装的艺术性并不太重要。”

在线留言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验 证 码:

快速留言: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找产品,招代理!
借势、借好平台,让招商事半功倍!
扫一扫,快速加好酒网微信!
电话: (点击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