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州的各大超市里,随处可见各种促销的葡萄酒,有的标价仅仅9.9元/瓶。而众所熟知的品牌除了20多元、50多元的低价位,也有200多元、500多元不等的价位。市民王阿姨告诉记者:“葡萄酒、干红、红酒这些词常听到,但到底有啥区别?为什么价格差别这么大?”为此,记者向奥德曼酒庄的市场总监林向辉进行了咨询。
价格低缘于成本低
林向辉告诉记者,葡萄酒分为四个类型,干型(也就是干红)、半干型、半甜型和甜型,“比如大家很常听到的"干红",它实际是每升中含糖量小于4克的葡萄酒,但一般不会在外包装标明4克的界限,只会在背标注明类型:干型。”
低价位的葡萄酒公司多采用“生产批量、原料一般”的生产模式。“我算了一下,一瓶750mL的葡萄酒的成本,不会低于20元,当然促销的除外,反正低于20元的葡萄酒,我是不敢喝的。”林向辉说道。
据了解,葡萄酒的价格高低还取决于葡萄的品种、葡萄的成熟度以及葡萄酒酒庄的工艺。“大家一般有这种心理,认为进口的就是好的,而在进口的中间选择便宜的,这就给造假提供了可能性。进口型牌子杂、乱、多,市民无从鉴别。真正好的进口品牌一般每瓶五六千元,甚万元。”林向辉提醒说。
市民自酿葡萄酒多数不科学
据了解,在德州市葡萄酒多用作商务招待和商务礼品,饮用人群多集中在35岁到50岁之间,大多数人选择葡萄酒不是为了追求时尚和品位,更多的是追求健康。“制造葡萄酒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摘新鲜的葡萄,直接通过机器破碎去梗,然后直接放到发酵罐;还有一种就是,通过机器去皮去籽,一般这种就是酿白葡萄酒的。”林向辉说。
据了解,目前我市有些市民选择自酿葡萄酒,林向辉说:“德州人酿酒说明他们有崇尚健康的心态,但对他们的酿造方式不敢苟同。很多市民会选择巨峰、玫瑰香这类的水果葡萄,为了增加酿出来的酒精浓度,还会加入白糖,这样酿出来的葡萄酒不仅不够科学,而且对有糖尿病的消费者来说也很不好。酿出来后给人的反应就是一股子酒精味道,有的酒精浓度达到了18度。其实,适合专门酿酒的葡萄主要有赤霞珠、品丽珠、美乐、蛇龙珠、烟73、雷司令等品种。”
三招挑选葡萄酒
市民选择葡萄酒,首先是从标签标注的内容判断,葡萄酒的标签标注内容应该齐全、准确;其次是从以下三方面判断:一看外观。葡萄酒的外观大多数应该是澄清透明,有光泽,其颜色与酒的名称相符;二闻香气。葡萄酒是一种发酵产品,它的香气应该有葡萄的果香、发酵的酒香、陈酿的醇香,而且这些香气应该平衡、协调、幽雅、令人愉快;三尝口感。葡萄酒的口感应该是舒畅愉悦,各种香味细腻、柔和,余味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