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挑选进口葡萄酒

佳节将近,葡萄酒已经成为众多消费者必选的健康礼品,洋酒也成为许多“崇洋”消费者的囊中之物。鉴于近几年洋酒屡次出现的质量问题,海关总署就洋酒质量问题再次发出预警。那么,在消费洋酒的过程中,如何防止陷入商家设计的“消费误区”,以及如何正确购买葡萄酒呢?记者带着这样的问题,采访了进口葡萄酒经营者及有关专家。

误区一:“进口”等于高品质?

很多消费者认为国外葡萄酒历史久,质量监控更严,品质应该不错。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进口葡萄酒屡屡出现质量问题。

据海关方面介绍,多数国内洋葡萄酒进口商将原汁运到国内进行分装,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价格,但是品质却很难统一。或者低价买进质量比较差的原瓶进口酒,以次充好,高价出售。这些劣质进口葡萄酒大多因为不符合原产国当地生产标准而在生产过程中被逐步淘汰,通常被用于佐餐调料,价格十分低廉,被业内称为“垃圾酒”。

有业内人士透露,有些不法商家,在分装过程中稀释、勾兑来降低成本,如20吨散酒可以勾兑成60吨甚至70吨的酒,产品质量大打折扣。“原装进口”成洋酒的金字招牌。记者近日在家乐福、世纪联华以及多家葡萄酒商店的采访中发现,多数消费者选择红酒会优先考虑产地,为此,很多红酒都在标签上标明“原装进口”、“法国(France)进口”来吸引消费者。实际上,在进口的红酒品牌中,有的是原装进口的,有的则是进口原料,在国内分装,虽然都算作洋酒,但多数消费者更相信原装进口,因此大多数品牌都以此为噱头来吸引顾客。

一家酒行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有些红酒的年份标签是后来更换的,还有些红酒经销商会用雪梨酸、色素、橡木酒精等进行勾兑制造所谓的“洋酒”。据介绍,一些劣质洋酒为防止过期或调口味,会添加一些防腐剂,这可能对饮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如果长期服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骨骼生长,危害肾、肝脏的健康。

误区二:高价才是好酒?

目前市场上进口葡萄酒的价格从几十到几百甚千,这样的价格是不是真实价值的反应呢,是不是高价就等于好酒?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很多进口葡萄酒价格的“虚高”已经是行业公认的。调查发现一些在国外价格为1~2欧元的原瓶进口葡萄酒,在市场上竟卖到100~300元人民币。即便除去关税等因素,这些酒的出售价格与成本价也相去甚远。“高加价率已经成为进口葡萄酒潜规则,所以对于同样价格的酒,我宁愿推荐消费者购买国产酒,而不是选择杂牌进口葡萄酒,不是说进口葡萄酒的质量就一定不好,而是国产酒的价格更接近价值。”有业内资深人士如是建议。记者调查获悉,这样的一瓶红酒从经销商到商场,价格能翻2~5倍,一旦进入西餐厅和酒店,身价过百也是常事。

无论是质量问题,还是价格问题,我们都可以看出这些问题之所以存在,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消费市场的信息严重不对称。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应理性对待,不盲目认为进口的就是好的,对于高价格的葡萄酒要仔细审视是否物有所值。

建议消费者,可到权威的葡萄酒专卖店,如富隆、KEEP WINE藏酒库等进行购买。

在线留言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验 证 码:

快速留言: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