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红火的白酒市场让我们觉得单瓶的利润并不重要,做大规模才是重点。全行业销售增长20%多,利润也在大幅上升。而如今,整个行业停止了增长,今年甚至是下降,虽然表面上仍保持了个位数的增长,但数字背后是大幅的压货(经销商手上有货、批发商手上有货、终端店手里也有货,到处都是货),这实际上意味着行业的下滑。
目前的形势是不少白酒价格倒挂,经销商利润锐减,对地方经销商来说,本土酒目前反而还能挣到钱。作为经销商,必须承认事实,面对现实,不能再依靠规模标准去引进品牌,一定要从重规模转变为重利润。笔者的观点是:取消一切有规模无利润的产品代理。针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区域经销商应该立即行动起来。
精减现有品牌,调整品牌结构是当务之急。的经销商资金达到1000万的不很多,手上现金有1000万的很少,有5000万的经销商更少。经销商是经不起市场的“折磨”的,更何况是3年以上的“折磨”,当行业形势好转时,不少经销商恐怕已经难以等到那一天的到来了。原来做10-20个品牌的代理,不要做那么多了。把所有亏损,只能带来收入,不能带来利润,甚至带来负担的品牌减少、裁掉。否则,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经销商的资金链可能会被压垮。
针对品牌的选择,笔者的建议是:名酒只做茅台、五粮液两个高端品牌,这两个品牌是“死不掉”的,虽然目前利润下滑,但品牌生存不成问题,他们仍将在未来的白酒品牌格局中占有自己的位置;中高端与次高端只能运作汾酒、老窖、洋河这几个二线品牌的;地方酒只能谨慎的运作少数省级龙头品牌。而对于一些年销售在2~3个亿的地方酒厂,虽然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当地的因素买得红红火火,但接下来的2~3年,前景不容乐观。
假如10年后,的白酒还剩下40~50个品牌,其结构将是:名酒10个左右,各地拥有2-3个品牌的简单格局。一直以来,白酒行业一直被认为是集中度无法提高的行业,而这一轮的调整,将对白酒行业的集中度产生深远的影响,而现在仅是刚刚开始。
作为商家,一定要有机会意识,抢先判断下一个行业的形势,要知道自己经营的品牌有没有未来。当年啤酒行业的雪花是沈阳的一家啤酒厂,被华润收购后开始扩张。所到之处,无法为当地啤酒厂所接纳,区域主要酒商都以经销本地啤酒为主,而做雪花的商家都是无法染指地方啤酒的少数派。但随后雪花采取了大举收购地方啤酒厂的作法,从上游切断了区域经销商的路,而早期承销雪花的商家也因此脱颖而出,这就是抓住了品牌的机会。
接下来,白酒品牌的变化将是翻天覆地的。商家要做的,是取舍好手中的品牌:如果现在有利润,可以坚持做下去,没有利润的,要坚决砍掉,而对于有未来的品牌,要及早从长远的考虑经营与维系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