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想,酒水在这群人心中是个什么样的位置?又是什么样的消费观念?和我们曾近对消费者的判断发生了哪些变化?如果酒水圈的人在这里又会做怎样的举动?谈论些什么?事实上,酒水圈之外的人的感受和看法,才应该是更大范围市场真实的反应,才更接近酒水的社会本质属性,更理解在人与人之间有酒水这样一个进行各种连接的载体。
现在热的话题之一是纳税19亿的小米,三年时间,年销售额突破100亿,粉丝营销全互联网渠道让人津津乐道。问题是,小米是手机公司吗?还是互联网公司?雷军做手机为什么比传统中华酷联还要强劲,一举改写市场格局。这些问题我倒觉得蛮值得我们酒业企业思考的,因为中间有一个重要的互联网思维。雷军正是用新思维打破常规做出了与众不同的手机,这是创新吗?雷军自己也说学习苹果做翻版,但在粉丝营销及预定销售等模式上确实又做出了自己特点,这难道不是创新,即使仅就结果来说每人能否定吧?
互联网对酒水企业的促进和改变,不仅仅是电商模式,不是开个网站找一家电商平台把酒拿上去卖就是转型。包括酒仙网首先要是一家互联网思维的公司,其次是电商,才是聚焦酒水垂直行业的平台。对于电商来说,价格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但一定不仅仅如此,如果仅仅是价格,那电商的路还很长。我曾经专门表述过,电商的未来路径一定是品牌。淘宝到天猫如此,各家酒水企业互联网转型也一定如此。互联网是一个工具,是一个思维。互联网思维,是关注,分享,圈子和社区,粉丝聚集,口碑,个性化,用户定义产品。对于传统企业来说,这个跳跃似乎太大了,因为大家几乎都停留在工艺,产地,历史,产品线,价格带的“以我为主”的路子上。正如我们承认茶叶产地不同,差异很大,可是为什么立顿做的那么大?既然勾兑是一种工艺,合格的酒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生产任何一种香型的白酒产品。那对白酒的定义自然可以像江小白(我定义为新锐白酒品牌)一样改变。
现在在网上买到你想买的酒,基本不是问题,价格、快递都可以轻松实现。而人们喝酒,除了酒店当场点单,名烟名酒店买好了自备,而从办公室(从家里)带上一瓶有某种理由的酒我觉得会是一种很酷的选择。原本我们把办公室或者家里的酒带上去聚餐,都是一种很有情分很隆重的事情,但这个“某种理由”显然还挖掘的不够。酒水产品的开发,应该说从产地,年份到社会身份,保健等无所不用其极,五花八门,但很少在一个方向上聚焦一直坚持,比如婚宴用酒有品牌吗?买给父母的酒有明确的选择吗(除了白金、黄金酒)?庆祝生日喝酒什么?给孩子做满月那种酒对氛围?当然这是一个发散,真正的对需求回归,从这个角度讲,劲酒很值得尊重。茅台做啤酒,五粮液做酱香,都是很有意思的案例。包括现在大家一起来做腰部产品,五粮液大手笔的推尖庄系列,看似做了调查,从大环境出发,其实都颇为主观,其基本思维是我们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必然的结果充其量是一种热闹的喧嚣而已。
忘掉,从生活和生意的本质出发,真正去看人群对酒水的感觉需要和评价,才会有持续需求的好产品开发。白酒的集中度还不高,红酒的消费方兴未艾,夏日炎炎啤酒正当时,跳出酒水圈,我们期待酒水界的小米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