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行业威信需要共识和实践

酒类行业的社会影响、社会地位、或者说是社会威信连续走低,从去年开始至今余波不断。从社会的角度看,这个行业给民众的印象是异常热闹的,除了被大家所知的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企业众多、品牌纷繁以外,直接突出的恐怕是事件频发、冲突连连、甚至助长腐败。

造成如此不良的社会影响,对行业整体来说自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改变起来又绝非易事,因为事件的成因比较复杂,历史遗留的、内部纷争的、企业自身的、市场碰撞的、社会误读的、外界强加的等等各不相同。从内部来看,企业各自站在自身的立场说话,观点看法不尽相同,甚至相左,稍不冷静就会演变成口水战,处理不好甚至成为诋毁事件;从外部来看,社会与行业处于两个不对等的层面,理解与被理解说来简单做来难,善待和爱护民族产业几乎成为奢望。

行业内部对各个事件是分开对待的,但社会却是连成片看的。事件多了自然造成围观,围观者身份复杂,七嘴八舌,偏听猜忌者大有人在。剪不清,理还乱,社会对这个行业的看法也就多起来。

可见,如何提升行业威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沉重话题。

今年3月28日,中酒协在山西召开“白酒峰会”,茅五泸洋汾沱的老总聚首。理事长的报告把“提高白酒社会美誉度”作为了重点;8月16日“白酒与社会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凝聚共识,合作担当”又一次成为主题;黄酒行业,古越龙山面对“致癌门”误读的理性应对;葡萄酒行业,张裕面对“农残事件”的快速反应;都可以作为化解事件不良影响,提升行业威信的实例。

但是,一个行业疲于“应对”是被动的,为提高行业的社会威信,主动出击才可谓上策。与延才理事长聊起这一话题,我认为“共识和实践”是关键。对于共识,理事长传递的信号是“大企业的老总们都意识到了”、而其“愿意投入”;对于实践,我开了个玩笑:“用公益广告替代央视的产品广告”、“或者做的温情点、艺术点、含蓄点”。理事长默然。

本来,卖什么吆喝什么是天经地义的,王婆还说自己的瓜好呢,何况这么民族的行业、这么的产品。玩笑不一定恰当,但是在我们“中枪”的当口,“太扎眼”会更受伤,何不内敛些,委婉点。

事实上,我们也有不错的广告,比如“茅台喝出健康来”、“比如劲酒虽好不要贪杯”、比如“白金酱酒,用小杯喝更讲究”等,可惜还是太少,更多的是理直气壮、直抒胸臆、当仁不让、唯我独尊的叫卖。尽管我们也尽了许多社会责任,资助贫困、献过爱心、捐资助学、赞助赛事,可惜都没有被我们当作重点,有效地传播出去,更没有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北京朝批的老总孙文辉是个有情调的人,又总是想着能为行业做一点有意义的事儿,于是我们一拍即合,“酒与社会——酒业摄影大赛”达成了共识。我们希望通过这类有些文艺的、不太商业的活动,展开与社会的互动,传递出酒与生态、酒与环境、酒与科技、酒与文化、酒与生活、酒与人物、酒与风俗风情的正面的声响。

在线留言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验 证 码:

快速留言: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