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suo

贵州省仁怀市书斋酒业销售有限公司

贵州省仁怀市书斋酒业销售有限公司
贵州省仁怀市书斋酒业销售有限公司

火爆招商中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贵州省仁怀市书斋酒业销售有限公司,座落在驰名中外的国酒之乡茅台镇赤水河畔。群山环绕,海拨450米,年均温度17.7℃,年降雨量1000毫米;空气中浓厚的微生物,特殊的地理、气候、土壤、水质等环境成就了公司与国酒茅台共享此得天独厚天然的酿酒条件。公司系列产品严格按照茅台镇传统的酿造工艺,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打造现代健康白酒,创新现代饮酒文化”为理念。公司拥有悠久的基酒生产地与现代化设备的包装生产车间及先进的检测设备;公司现代化的勾兑、过硬的检测技术、勾兑和自动灌装设备,都通过地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验收合格。

公司人以“崇尚经典,拒绝平庸”为企业信条,以“商业载道,诚信于商”为企业生存之本,公司倡导“踏实做事,谦逊为人,诚实守信,创造经典”的理念。严格打造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食品、健康食品和环保产品的理念,精心酿造“野逸书斋”酒和“家和仁家”酒系列产品,经储藏、勾兑、包装而成的酒体,具有酱香突出、细腻幽雅、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独特风格,饮后不上头、不刺喉,长期适量饮用有益身体健康。是馈赠亲友及饮用之佳品。

公司同时还是一家集酒类产品开发、品牌策划、包装设计、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酒类企业。

视频展示

    中国酒文化的起源

    公元前4000-2000年,即由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早期到夏朝初年,为头一个段落。这个段落,经历了漫长的200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启蒙期。从公元前2000年的夏王朝到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历时1800年,这一段落为我国传统酒的成长期。第三段落由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宋,历时120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成熟期。第四段落是由公元1000年的北宋到公元1840年的晚清时期,历时84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提高期。自公元1840年到现在,历时150年,为第五段落,是我国传统酒的变革期。

    文人与酒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象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唐代宰相陆扆说过:“文人不喝酒,只算半个文人。”这话听起来似乎了点,但仔细想想中国历史上文人大家与酒的不解之缘,却觉得此话不无道理。深究起来,文人与酒的关系还真是扯不断理还乱。

    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传说中的酿酒鼻祖一直有争议,有杜康说也有仪狄说。《述酒》一诗中注释酒为“仪狄造,杜康润色之。”我认为,酒应该是由仪狄制造的,杜康润色的。但社会上有关杜康造酒说的流传和影响却更为广泛一些,这可能与人们喜欢从文学角度探寻酒文化的兴趣有关。人们耳熟能详的就有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这算是的以酒入诗的记载。此外,文人所写的与酒有关的诗词只要信手拈来,便不可胜数。如曹操还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王维的阳关三叠之绝唱“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的“举杯邀明月”;杜甫的“性豪业嗜酒”;柳永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陶渊明的“携将酒去,载得诗归”等等与酒密切相关的佳句妙词无一不在表明:文人与酒一脉相承,人人尽显一代诗风,一代酒豪。

    中国文人与酒的典故轶事,一样随手拈来就有着挖掘不尽的素材。曹孟德虽是在文学史上有着突然贡献的文人,但一生戎马倥偬,又是有口皆碑的军事家。他常常和着浓浓的酒气,朗朗高吟着类似“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等慷慨激扬的诗句畅谈人生感慨;他青梅煮酒,放眼天下论英雄,运筹帷幄笑傲天下;他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更是显现出一种英雄豪迈。

    魏末乱世,文坛出现了响当当的文学团体——“竹林七贤”,代表人物是阮籍和嵇康。他们七人个个是酒中豪杰,常在竹林中饮酒长啸。阮籍常常一醉就是一个多月;嵇康醉酒有风姿,“若玉山之将崩”,常常醉出美感来;刘伶更是对酒一往清深,可谓古今的饮酒专家。他的存世之作虽不多,仅有《酒德颂》一篇广为人知,但他在七贤中的名气,最为世人所铭记,人们尊称他为“醉仙”。也许,他名气之大,有酒的一份功劳。这位爱酒的文人酒酣之时还喜“裸奔”,有一次正巧被一个客人撞上,客人随便说了他几句。谁知他却反问道:“天地为我的房屋,房屋是我的裤子,你怎么钻到我的裤子里来了?”。

    仕途不得志、四十一岁便归隐田园、过了二十多年隐居生活的陶渊明,也是出了名的爱酒、嗜酒的文人酒和他的生活及其文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酒,他自心底流露出无比高尚的人格魅力;也因为酒,他才会在骈体文玄言诗盛极的魏晋时期独辟一代文风,为中国文学增添了一种新的题材。陶渊明归隐后的初期生活还比较宽裕,“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后来他的家境日趋破败,晚年竟到了“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的乞食境地。然而,他纵然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也依然“酒熟吾自斟”。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任始安郡太守时,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前留下两万钱给他,他却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他本可怡然做一个澎泽县令,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宁愿过着连酒钱都没有的日子。透过酒,可以感受到陶渊明身上的一身正气和他“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英雄豪气!我常想,古代文人爱酒的不少,但能识酒中之深味的,从饮酒中体悟人生真谛的,陶渊明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

    唐代文人的诗酒风采更令后人感叹。他们饮酒饮出了哲理,饮出了学问,饮出了人生。在盛唐时代酒气熏天的长安城中,有着一支庞大的饮酒队伍,其中有大诗人、大书法家、王爷、高官、布衣等身世各异、身份也各异的八位饮酒高手。杜甫还专门为八位高手写了《饮中八仙歌》:“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诗中所写真是令人叫绝!唐代嗜酒的文人队伍中名的当属酒仙李白,他饮酒傲视权贵的豪气和举酒邀月的狂放形象千百年来一直定格在人们的心里。在李白置酒会友举杯邀月时,“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喝的又是何等的气势,喝的又是何等的洒脱。正因他饮酒放荡不羁,醉卧如龙,才有了贵妃磨墨,力士脱靴的历史趣话。当然,他在酒中难免流露出感叹人生易老和怀才不遇的悲哀。然而,正是这种感叹和悲哀,才使得他的情感与文思如同狂风暴雨势不可挡,使他顷刻间一挥而就名篇《将进酒》。恐怕这种与酒有关的人生境界已非语言可以表达阐释的了。在唐代,可与李白相媲美的则当属酒圣杜甫,他常常“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每每有“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的佳作。

    苏东坡与酒的关系最能反映他的性情。他平生也喜爱酒,是个一日不能没酒的文人。他的诗词中的酒味丝毫不比李白的淡,但他的酒量不如李白,他在《东皋子传后记》中言道:“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不在予下者。然喜人饮酒。见客举杯徐饮,则予胸中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适之味乃过于客。闲居未尝一日无客,客至未尝不置酒。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上者。”酒量浅而爱饮,饮而不瘾,这才是真实的苏东坡。他并不一定要借酒消愁或寄情于酒醉,“客至未尝不置酒”是他的一种礼节爱好,更是他的清逸超妙。他贬谪惠州时,与卖酒的林婆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还为林婆书酒旗,为她酒铺做广告。当他再贬海南时,还自酿自造自取自用酒,将自己所酿造的酒取名为“真一酒”,并在《真一酒诗》中说:“人间真一东坡老”。

    以通俗历史小说饮誉海内外的台湾作家高阳先生,为人狂放,一生爱酒,且酣饮无度,很有李白遗风。他可以一日无饭,但不可以一刻无酒,自封“高阳酒徒”。素以酒代茶,酒不离口,有酒则执笔如风,无酒则文思枯竭。他写文章的灵感皆源于酒。因此,他时常感叹:“无烟无酒,生而何欢,又何必生。”即使他病入膏肓,也要写诗自嘲:“不死仍留日暮醉,余生笔兆岁朝春。”因为一个“酒”字,高阳先生佳作纷传;亦因为一个“酒”字,令他债台高筑,囊中时有羞色。而他临死前仍在歌吟:“为酒消得人憔悴,千金散尽终不悔。”高阳先生与酒的关系是如此的情深义切,真可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酒痴”。

    如此看来,中国文人似乎皆为善饮之辈,诗文里常常散发着浓烈的酒气。远的,如上面所述的古代文人大家;近的,如营造千古红楼的曹雪芹,把小说写成抒情诗的汪曾祺等,均为酒中英豪。想从中国的文人中找出滴酒不沾者似乎不太容易,难怪韩少功感叹:“文学史总是散发出男人的醺醺酒气。”

    要是将嗜酒的文人加以分类,则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酒的情感却没有酒量。像周作人、林语堂、胡愈之、沈雁冰等就属此类。周作人先生在他的《谈酒》一文中曾这样评价自己:“……我很喜欢喝酒而不会喝,所以每逢酒宴我总是个醉与脸红的。”他们确是不胜酒力的,但他们与酒有不解之缘,这使他们在文章中对酒的事故总能信手拈来,涉笔成趣。另一类则是既有酒的情感又有酒量。这一类文人很多,像阮籍、陶渊明、曹操、苏东坡、李白、杜甫等等,数不胜数。

    如果联系文人的人生际遇来看文人与酒的关系,则酒就是文人们悲喜爱恨、人生遭遇的真实写照。喝酒后发泄对时政的不满是任何朝代文人的特有现象,酒往往容易解性但也容易越性。酒里有一种“酒神精神”,豪迈、放浪,文人常常借酒一杯浇心中块垒,渲泄胸中积郁,但酒喝多了,觥筹交错,耳热头昏,容易失态。因此,文人中有因酒遭难的,也有以饮酒躲灾的。如嗜酒的嵇康因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写有“非汤武而薄周孔”一句而招惹了司马昭,丢了卿卿性命;阮籍虽反礼教,尚虚无,但黑暗的时代却逼使他不得不明哲保身。当司马昭欲为其子向阮籍之女求婚时,阮籍借酒装醉60天,使司马昭始终没有机会开口,遂作罢。在这里,阮籍饮酒有以醉逃祸和借酒浇愁的意味,而陶渊明的饮酒则是追求酒所带来的物我两忘的境界。我想,不论在任何朝代,酒都沾染了文人的感情色彩。文人饮酒或喜或悲,或爱或恨;或因怀才不遇叹息,或因功名利禄惆怅。因而可以说,酒是文人的一种寄托,酒是文人对人生的一种品味。

    酒使文人走向奔放、洒脱。文人一旦思想受到束缚,就很难写出飘逸的文字,但喝了酒则不然,血气沸腾,思维活跃,奇思妙想便会如风云际会般涌来,每每写出精彩奔放的篇章。如“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之所以能登上浪漫主义诗人的颠峰,就是因为他与酒相交相融,酒的刚烈和躁动深入他的骨髓,造就了他落拓不羁、天马行空的个性与文风。只有酒,才让他变得豪放,写出如酒般热辣奔放的诗文。

    或许,就像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一样,文人爱酒自有其可以言说或不可言说的原因。文人饮酒或因受圣人的影响。《十国春秋》记载:“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圣人尚且豪饮,深受“易儒”浸淫的文人,难免有趋鹜之心;或因反叛的性格与现实无法调和,便假酒浇愁,求得暂时的麻木与忘却;或因酒有助于灵感与创造力的滋生,而对酒的喜爱也由此而生;或因效仿。如李白效仿曹操,苏轼效仿李白等等,代代相传,蔚然成风。

    仔细分析中国历史上文人大家与酒的不解之缘及其渊源,似乎可以说,酒给了文人们快乐,给了文人灵感。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是历朝历代文人用酒酝酿出来的,弥漫着酒的醇香与品性。

    天生刘伶,以酒得名——“酒圣”刘伶

    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不仅在思想上有见第,在文学上也颇有盛名,且个个是好酒之人,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其中号称醉仙的酒老大刘伶(字伯伦)是一个集名士、酒仙、文学家于一身的奇人。“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山岳之形。”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刘伶离不开酒,酒亦离不开刘伶,他的名字与酒是联系在一起的,有关他的酒事传奇最多。

    《古今辞典》一书中有一篇《刘伶明誓》的故事,文中是如此描绘刘伶恋酒的:别人口渴时要水喝,这位酒仙总是以酒解其口舌之焦。有一次,他口干舌燥向妻子讨酒,其妻一怒之下,不仅将其酒坛中之酒完全倒掉,而且还摔碎其酒坛。妻子劝告说,醉饮对你身体不利。刘伶佯装戒酒状曰:“备酒对鬼神明誓,才能断酒矣!”妻将酒肉备齐,刘伶下跪明誓曰:“天生刘伶,以酒得名;一饮一斗,五斗又醒;妇人之言,决不可听。”于是又在欢饮中痴醉。在窦革所著的《酒谱》中,刘伶还有另一画面,同样令人捧腹开怀。文中写道:有一次他乘鹿车出游,除携带他的酒壶之外,还让人荷器(估计为铁锹铁镐之类的挖坑及堆土用具)随于身侧。陪同者不解其意,刘伶告之曰:“不知何时醉死,死便埋我。”刘伶当之无愧为中国的“酒圣”。

    刘伶曾写下《酒德颂》一首:“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暮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提壶,惟酒是务,焉知其余?……”大意是:自己行无踪,居无室,幕天席地,纵意所如,不管是停下来还是行走,随时都提着酒杯饮酒,惟酒是务,焉知其余。其他人怎么说,自己一点都不在意。别人越要评说,自己反而更加要饮酒,喝醉了就睡,醒过来也是恍恍惚惚的,于无声处,就是一个惊雷打下来,也听不见,面对泰山视而不见,不知天气冷热,也不知世间利欲感情。刘伶的这首诗,充分反映了晋代文人的心态,即由于社会动荡不安,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统治者对一些文人的政治迫害,使文人不得不借酒浇愁,或以酒避祸,以酒后狂言发泄对时政的不满。

    宽心应是酒,谴兴莫过诗——陶渊明

    东晋的陶渊明,他的诗中有酒,酒中有诗。萧统说:“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陶渊明集序》)。

    陶渊明一生不图名利,不慕虚荣,就是特别喜欢喝酒,可是由于家贫,不能常常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了,时常请他喝酒。他一去,总是喝得酩酊大醉。

    陶渊明曾担任江州祭酒、彭泽县令等小官职。彭泽县令,是他仕途生活中的一任官职。这在萧统的《陶渊明传》中叙述得最为详细。《传》中说他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去当彭泽令。他一到任,就令部下种糯米,糯米可以作酒。所以他说:“我常常酒醉,就心满意足了!”

    到了年底,郡官派督邮来见他,县吏就叫他穿好衣冠迎接。他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当天就解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辞》。

    陶渊明有《饮酒》诗20首,都是酒后所题。他在序里说:“我闲居在家,缺少欢乐,再加上近来日短夜长,遇到好酒,每晚都饮。一个人饮酒,很快就醉了。等到酒醒之后,就题诗自娱,这不过是单纯为了欢笑罢了。”他有时一个人独饮,更多的是和乡亲父老对饮,从中取得某些安慰和乐趣。更重要的是在饮酒中,可抒发自己不愿和腐朽的统治集团同流合污的心愿。这就是萧统所说的“寄酒为迹”。

    关于陶渊明喝酒的传说很多。如他每逢酒熟时,就取下头上的葛巾过滤酒,过滤完毕,仍把葛巾戴在头上。又如渊明所居的屋子里,有块大石,陶渊明喝醉了,就躺在石上,故名醉石。九江境内有渊明埋藏的酒,有个农夫凿石到底,发现一只石盒,石盒内有个铜器,有盖,是扁平的酒壶。将盖揭开,壶内都是酒。壶旁边刻着十六个字:语山花,切莫开,待予春酒熟,烦更抱琴来。大家怀疑这酒不能喝,就全都倒在地上。结果是酒香满地,经月不灭。

    安史之乱之后,杜甫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把陶渊明引为知己,他在《奉寄河南韦尹丈人》中写道:

    宽心应是酒,谴兴莫过诗。

    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仙”李白

    台湾诗人洛夫说:“要是把唐诗拿去压榨,至少会淌出半斤酒来。”而唐代有名的诗人李白,亦号称“酒仙”。可以这样说,没有酒的滋润营养,李白就不可能创造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浮雕般地突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杜甫是李白的挚友,他把握李白思想性格的本质方面加以浪漫主义的夸张,将李白塑造成这样一个桀骜不驯,豪放纵逸,傲视封建王侯的艺术形象。这肖像,神采奕奕,形神兼备,焕发着美的理想光辉,令人难忘。这正是千百年来人民所喜爱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李白形象。

    李白的一生是矛盾的。儒家的用世济时与道家的神游求仙,纵横家的汲汲于功名与侠士的不矜其功,高远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这一对对矛盾左右着诗人的命运,真是“行路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的一生又是浪漫的。他张扬自我,豪放不羁,洒脱乐观,如一位飘逸不群的神仙出于浊世而不染。无论有几多矛盾几度挫折,他仍有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豁达,等待着“大鹏飞兮振八裔”。享受长安城的锦绣繁华要以摧眉折腰为代价,这不是诗人想要的快乐老家,人生在世不如意,索性归去,乘一叶扁舟。

    矛盾与浪漫,使李白爱酒成为必然。在矛盾中坚持浪漫,以浪漫去对抗矛盾,这种激烈的碰撞是惊心动魄的,诗人可以在酒的世界里忘记伤痛,得到片刻放松。于是我们看到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自得;看到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洒脱;更有“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的狂放。然而“但愿长醉不愿醒”只是一种愿望,“与尔同销万古愁”也只是“举杯消愁愁更愁”。他知道醉酒之乐是短暂的,于事无补的,可是如果不醉,就连这短暂的快乐也没有了。诗人就这样在理想与现实,酒醉与清醒之间徘徊着。

    因为李白浪漫,所以他的饮酒诗句中总洋溢着劝饮行乐,开朗乐观的情调。可铁的现实总无法成就浪漫的理想,不痛苦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在饮酒时。诗人的“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击柱心茫然”可以让人看到他压抑在内心的苦闷挣扎。即使是轻松自娱的“对影成三人”也蕴含了一份孤独与无奈。诗人浪漫而坚强,饮酒时总会含笑而歌,但真感情在不经意间的流露使他本欲掩饰的痛苦欲盖弥彰了。

    传说李白是醉酒后入水捞月亮溺水而死的,酒把他浪漫的一生推到了潮:在现实世界里,他“功成身退”的理想如天上月亮,遥不可及;在醉酒的世界里,理想化为水中月,他为此付出了生命。诗人借酒埋葬痛苦,干脆把自己埋掉了,是痛苦太多了?还是他太爱酒了?我们没法知道,但这却是个圆满的结局。如果像这样一位浪漫的天才晚年竟要受穷困孤独,饥寒病痛的折磨,茅屋为秋风所破,潦倒而终,或如屈大夫含恨投江,让现实抹杀一缕浪漫,那真是太残忍了。

    昔人已乘黄鹤去,而他的酒香,他的诗句,他沉淀在酒中诗中的感情,还是留给了今天的我们,细细品来总令人心驰神往,恨不能穿越历史的云烟与诗人推杯换盏。今朝明月曾照古人,那就让我们也举杯邀明月吧,怀着对诗人深深的崇敬……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酒翁”欧阳修

    欧阳修是妇孺皆知的醉翁。一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他那篇的《醉翁亭记》,从头到尾一直“也”下去,贯穿一股酒气。无酒不成文,无酒不成乐。天乐地乐,山乐水乐,皆因为有酒。“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宋仁宗庆历七年,欧阳修遭诬被贬官到滁州做太守。一日来到琅琊,与一老者开怀畅谈并结为知己,在半山腰修一凉亭,常常与友人在此饮酒赋诗或借酒浇愁,并取名为“醉翁亭”。

    有一天,欧阳修带酒食又去游山,途中遇到几位砍柴的百姓和一位教书匠,便邀一同到醉翁亭歇息,一起猜拳共饮。其友人智山听说欧阳修上山,也即上山,但久等未见踪影,便下山来寻。在醉翁亭外,但见欧阳修醉眼微睁,面红耳赤,忙上前问道:“太守为何醉成这样?”欧阳修哈哈大笑道:“我哪是醉了!百姓之情可醉我,山水之美可醉我,这酒如何使我醉?偶有醉时,就是以酒浇愁,自作糊涂罢了。”说罢又自斟一杯,一饮而尽,稍倾片刻,竟脱口吟出:

    四十末为老,醉翁偶题篇,

    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

    那位教书先生从席间站起,随即附诗一首:

    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子了亭中。

    泉香鸟语还依旧,太守何人似醉翁?

    直至今日,这首诗的碑记仍然保留在醉翁亭里。

    从欧阳修的诗词中也可以看出,他大多都是在有花草和河湖的地方饮酒,把饮酒与享受自然风光结合起来,以达到回归自然。如其诗《别滁》、《丰乐亭游春》,其词《浪淘沙·把酒祝东风》和《定风波》等皆描写山前开怀、花间畅饮的情景,看来欧阳修饮酒之时,花草、景致似乎为必备之物。欧阳修之饮确是别具一格,将“山水之乐”寓于酒中,运于心上。很显然,欧阳修把饮酒艺术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酒中不但有诗文、情感,而且还有山水、花草。

    身后名轻,但觉一杯重——苏轼

    林清玄在《温一壶月光下的酒》中提到“喝淡酒的时候宜读李清照;喝甜酒的时候,宜读柳永;喝烈酒则大歌东坡词。其他如辛弃疾,应饮高粱小口;读放翁,应大口喝大口曲;读李后主,要用马祖老酒煮姜汁到出苦味时;至于陶渊明、李太白则浓淡皆宜,狂饮细品皆可”。

    苏东坡爱酒,但没有沉溺于酒。酒酣兴浓时往往妙笔生花,佳作纷出。在他的诗文中,他在饮酒赋诗时写下的多是对生活的赞美和祝福,借酒浇愁的内容略少些。

    “身后名轻,但觉一杯重”,在他看来,功名利禄不如一杯酒的分量。苏轼一生坎坷,仕途艰难,被贬了又贬,足迹遍及半个中国。直到59岁那年,他还被贬到广东惠州,三年后,又被贬去海南。

    苏轼的许多名篇,都是酒后之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固然如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等,多少也借了酒的灵气,从而流传千古。

    苏轼喜爱搜集民间的酒方,埋在罗浮山一座桥下,说将来有缘者喝了此酒能够升仙。他赞惠州酒好,写信给家乡四川眉山的陆继忠道士,邀他到惠州同饮同乐,称往返跋涉千里也是值得的。他还说饮了此地的酒,不但可健体,还能飘飘欲仙。后来,陆道士果真到惠州找他。酒的吸引力之大、浓香之烈,由此可见一斑。

    在他住处附近,有个卖酒的林婆婆,“年丰米贱,林婆之酒可赊”,他和林婆关系很好,常去赊酒。

    他还喜欢与村野之人同饮,他与百姓相处得十分融洽,“杖履所及,鸡犬皆相识,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在他看来,“酒”的面前,人人平等,无分贵贱。他与“父老”关系十分融洽,没有一点官架子,“父老”们也不把他当官看,只当同龄兄弟,真情相待。欢乐之状溢于言表。

    酒,在这真情中,是桥梁。苏轼与酒,难舍难分,更与百姓亲密无间。书法醉人与酒共,酒道书艺亦相通。

    “典水流觞”成绝唱——王羲之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酒则是饮的艺术。酒能助书,书可尽性。草书奇诡,变化多端,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笔划延绵不断,意韵灌注始终,尤其酒后作书,心手相谐,气势更足。同时,草书最足以触类生化,随化生奇,宛转翻覆,纵心所奔,于是,生命的激情得到最完美的释放,这就是中国书法所追求的浪漫的诗人气质。惟有带着酒世界一同进入书法世界的境况下,才能最终产生草书作品的,如王羲之的行草,张旭、怀素等的狂草书即是。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上巳之日,“书圣”王羲之偕同当时的天下名士谢安、殷融、孙绰、阮裕等42人,在江南水乡绍兴的会稽山之阴、兰亭曲水之滨,共襄了一次名垂青史的曲水流觞修禊盛会。众名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自王羲之至袁峤之共有十一人,各赋诗二首,郄昙等十五人,各赋诗一首,九岁的王献之等十六人作诗不成,各罚酒三觥。全部得诗三十七首,这也许称得上魏晋名士中最富文学色彩的一次雅集了吧。

    最重要的是,王羲之酒酣意畅、神采飞扬,当即用蚕茧纸、鼠须笔为这三十七首诗合成的诗集作序,写就了一篇我国书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法经典之作——《兰亭集序》,其书法之美,登峰造极,可谓铁划银钩、龙飞凤舞、遒媚劲健、字字玲珑,被称作天下行书,为历代文人墨客仿学之墨宝。“曲水流觞”和《兰亭集序》也就成为绍兴黄酒的历史殊荣之一。

    张旭三杯草圣传,挥毫落纸如云烟

    唐朝是中国书法史上灿烂的一章,而以“狂草”名世的张旭,是唐代书坛上耀眼的一颗明星。他喜饮酒,时常大醉,醉则呼叫狂奔,乘兴落笔。笔势龙飞凤舞,潇洒奔放,点如高峰坠石,牵如力扯古藤,横如列阵,挑如弩发,挥洒自如,浑然天成。更有激情奔发之时,握笔挥毫,在白墙上狂草,惊风雨,泣鬼神,无怪当时人称他为“张颠”。有一天,张旭照例多喝了两盅酒,酒酣耳热之际,他把上衣都脱了,在屋子里边吼边跑,席间搞不清楚状况的人认为他是着了魔,紧张得不得了。这时一位同张旭从游甚密的朋友笑了笑说道:“无妨无妨,伯高(张旭的字)不过是给‘书神’附身罢了!”一旁生人听了却依然免不了一头雾水。

    果不其然,张旭拿了笔、蘸了墨,就发疯似的在宣纸上比划起来。一旁观看之人,见张旭下笔跌宕生姿,忽而如龙腾九天,忽而又似蛇走洼穴,随性挥洒却不失法度,莫不啧啧称奇。

    “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景色,“斗酒诗百篇”的激情,“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比喻,“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洒脱,“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绿酒一杯歌一遍”的心情,“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意境,“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妙喻,“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无奈,“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悲伤,“红酥手,黄縢酒”的苦痛,“一醉方休”的痛快,《祝酒歌》的豪放,《酒神曲》的粗犷,……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苏东坡把酒问青天,李清照浓睡不消残酒……几千年来,酒都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主题,那些的诗篇一直照耀着中国的文坛,这些古圣先贤让酒和他们的作品同辉煌、共灿烂。

    为什么中国古代文人和酒会联姻得如此紧密呢?因为人在清醒的时候往往难以摆脱世俗的束缚和压抑,而当酒酣性热后,心灵得以解脱,精神为之愉悦;此时“酒后吐真言”,就敢哭、敢笑、敢说、敢写了。“酒不醉人人自醉”,任情放纵,无所顾忌,创造力由此而获得了解放。尼采说:“醉是日常生活中的酒神状态,酒神状态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癫狂状态”,由此便形成一种“酒神性格”。特别是诗人,由于“诗如其人”,因此只有在喜怒哀乐完全饱满时,诗人才能感悟出一种境界,达到“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王国维《人间词话》)。这或许就是“酒”被诗人称为“钓诗钩”的原因吧。因此,即使是一向言谨行慎、惟礼是从的孔夫子,也会发出“美哉,然惟酒无量不及乱”的感叹。

    文人们爱喝清清白白的酒,爱写清清白白的诗,做清清白白的画,当然要做清清白白的人。历代文人,历经千百年,去伪存真,激浊扬清,互动了精神,融和了气韵,已经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清白和正义的联合形象。文人有了酒,神采更飞扬,情怀也才得以缱绻,才得以笔走龙蛇;而酒也只有落入文人口中、腹中,融进文人的血液,才不至于因为凡夫俗子的糟蹋而被冠以乱性迷情的毒药之骂名。就像“阳春白雪”永远不会吸引下里巴人一样,鲸吞海饮的莽汉怎么也不会细酌慢品,而酩酊大醉更就称不上琴瑟相伴的和谐了。可以说:酒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是酒的内在魂魄。因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现代文明中,文人与酒,亦或说酒与文人,还能创造多少佳话,我们期待着,我们祈祷着……

    中国的饮酒文化

    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分布各地的众多民族,酝酿了丰富多姿的民间酒俗。有的酒俗留传至今。

    一传统的饮酒文化根基——酒德和酒礼

    历史上,儒家的学说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正统观点,酒的习俗同样也受儒家酒文化观点的影响。儒家讲究“酒德”两字。

    酒德两字,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夏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尚书·酒诰》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这就是:“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在有病时才宜饮酒);“执群饮”(禁止民从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儒家并不反对饮酒,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都是德行。

    饮酒作为一种食的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很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有时这种礼节还非常繁琐。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下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又因为饮酒过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制定饮酒礼节就很重要。明代的袁宏道,看到酒徒在饮酒时不遵守酒礼,深感长辈有责任,于是从古代的书籍中采集了大量的资料,专门写了一篇《觞政》。这虽然是为饮酒行令者写的,但对于一般的饮酒者也有一定的意义。我国古代饮酒有以下一些礼节:

    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

    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仰杯而尽。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的五十六个民族中,除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一般不饮酒外,其它民族都是饮酒的。饮酒的习俗各民族都有独特的风格。

    二原始宗教、祭祀、丧葬与酒

    从远古以来,酒是祭祀时的必备用品之一。原始宗教起源于巫术,在中国古代,巫师利用所谓的“超自然力量”,进行各种活动,都要用酒。巫和医在远古时代是没有区别的,酒作为药,是巫医的常备药之一。在古代,统治者认为:“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战争决定一个部落或国家的生死存亡,出征的勇士,在出发之前,更要用酒来激励斗志。酒与国家大事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反映周王朝及战国时代制度的《周礼》中,对祭祀用酒有明确的规定。如祭祀时,用“五齐”、“三酒”共八种酒。主持祭祀活动的人,在古代是权力很大的,原始社会是巫师,巫师的主要职责是奉祀天帝鬼神,并为人祈福禳灾。后来又有了“祭酒”主持飨宴中的酹酒祭神活动。

    我国各民族普遍都有用酒祭祀祖先,在丧葬时用酒举行一些仪式的习俗。

    人死后,亲朋好友都要来吊祭死者,汉族的习俗是“吃斋饭”,也有的地方称为吃“豆腐饭”,这就是葬礼期间的举办的酒席。虽然都是吃素,但酒还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少数民族则在吊丧时持酒肉前往,如苗族人家听到丧信后,同寨的人一般都要赠送丧家几斤酒及其大米,香烛等物,亲戚送的酒物则更多些,如女婿要送二十来斤白酒,一头猪。丧家则要设酒宴招待吊者。云南怒江地区的怒族,村中若有人病亡,各户带酒前来吊丧,巫师灌酒于死者嘴内,众人各饮一杯酒,称此为“离别酒”。死者入葬后,古代的习俗还有在墓穴内放入酒,为的是死者在阴间也能享受到人间饮酒的乐趣。汉族人在清明节为死者上坟,必带酒肉。

    在一些重要的节日,举行家宴时,都要为死去的祖先留着上席,一家之主这时也只能坐在次要位置,在上席,为祖先置放酒菜,并示意让祖先先饮过酒或进过食后,一家人才能开始饮酒进食。在祖先的灵象前,还要插上蜡烛,放一杯酒,若干碟菜,以表达对死者的衰思和敬意。

    三重大节日的饮酒习俗

    中国人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端午节饮“菖蒲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间,春季插完禾苗后,要欢聚饮酒,庆贺丰收时更要饮酒,酒席散尽之时,往往是“家家扶得醉人归”。

    过年,也叫除夕,是中国人最为注重的节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酒席,即使穷,平时不怎么喝酒,年夜饭中的酒是必不可少的。吃完年夜饭,有的人还有饮酒守夜的习俗。正月的天,有的地方,人们一般是不出门的,从正月初二开始,才开始串门,有客人上门,主人将早已准备好的精美的下酒菜肴摆上桌子,斟上酒,共贺新春。

    新年尹始,古人有合家饮屠苏酒的习俗,饮酒时,从小至大依次饮用。据说饮此酒可以避瘟气。

    朝鲜族的“岁酒”:这种酒多在过“岁首节”前酿造。岁首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岁酒”以大米为主料,配以桔梗、防风、山椒、肉桂等多味中药材,类似于汉族的“屠苏酒”,但药材配方有所不同。用于春节期间自饮和待客,民间认为饮用此酒可避邪,长寿。

    哈尼族的“新谷酒”:每年秋收之前,居住在云南元江一带的哈尼族,按照传统习俗,都要举行一次丰盛的“喝新谷酒”的仪式,以欢庆五谷丰登,人畜平安。所谓“新谷酒”,是各家从田里割回一把即将成熟的谷把,倒挂在堂屋右后方山墙上部的一块小篾笆沿边,意求家神保护庄稼,然后勒下谷粒百十粒,有的炸成谷花,有的不炸,放入酒瓶内泡酒。喝“新谷酒”选定在一个吉祥的日子,家家户户置办丰盛的饭菜,全家老少都无一例外地喝上几口“新谷酒”。这顿饭人人都要吃得酒酣饭饱。“菊花酒”由来已久,《西京杂记》曾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四婚姻饮酒习俗

    南方的“女儿酒”,记载为晋人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说南方人生下女儿才数岁,便开始酿酒,酿成酒后,埋藏于池塘底部,待女儿出嫁之时才取出供宾客饮用。这种酒在绍兴得到继承,发展成为的“花雕酒”,其酒质与一般的绍兴酒并无显著差别,主要是装酒的坛子独特,这种酒坛还在土坏时,就雕上各种花卉图案,人物鸟兽,山水亭榭,等到女儿出嫁时,取出酒坛,请画匠用油彩画出“百戏”,如“八仙过海”,“龙凤呈祥”,“嫦娥奔月”等,并配以吉祥如意,花好月圆的“彩头”“喜酒”,往往是婚礼的代名词,置办喜酒即办婚事,去喝喜酒,也就是去参加婚礼。

    满族人结婚时的“交杯酒”:入夜,洞房花烛齐亮,新郎给新娘揭下头盖后要坐在新娘左边,娶亲太太捧着酒杯,先请新郎抿一口;送亲太太捧着酒杯,先请新娘抿一口;然后两位太太将酒杯交换,请新郎新娘再各抿一口。

    满族人在举行婚礼前后的“谢亲席”:将烹制好的一桌酒席置于的礼盒中,由两人抬着送到女家,以表示对亲家养育了女儿给自家做媳女的感谢之情。另外,还要做一桌“谢媒席”,用圆笼装上,由一人挑上送到媒人家,表示对媒人成全好事的感激之情。

    达斡尔族的“接风酒”和“出门酒”:送亲的人一到男家,新郎父母要斟满两盅酒,向送亲人敬“接风酒,这也叫”进门盅“,来宾要全部饮尽,以示已是一家人。尔后,男家要摆三道席宴请来宾。婚礼后,女方家远者多在新郎家住一夜,次日才走,在送亲人返程时,新郎父母都恭候门旁内侧,向贵宾一一敬“出门酒”。

    “会亲酒”,订婚仪式时,要摆的酒席,喝了“会亲酒”,表示婚事已成定局,婚姻契约已经生效,此后男女双方不得随意退婚,赖婚。

    “回门酒”,结婚的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回门”,即回到娘家探望长辈,娘家要置宴款待,俗称“回门酒”。回门酒只设午餐一顿,酒后夫妻双双回家。

    “交杯酒”:这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节,在古代又称为“合卺”(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礼记·昏义》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嗽口),合卺又引申为结婚的意思。在唐代即有交杯酒这一名称,到了宋代,在礼仪上,盛行用彩丝将两只酒杯相联,并绾成同心结之类的彩结,夫妻互饮一盏,或夫妻传饮。这种风俗在我国非常普遍,如在绍兴地区喝交杯酒时,由男方亲属中,儿女双全,福气好的中年妇女主持,喝交杯酒前,先要给坐在床上的新郎新娘喂几颗小汤圆,然后,斟上两盅花雕酒,分别给新婚夫妇各饮一口,再把这两盅酒混合,又分为两盅,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意,让新郎新娘喝完后,并向门外撒大把的喜糖,让外面围观的人群争抢。

    婚礼上的交擘酒:为表示夫妻相爱,在婚礼上夫妻各执一杯酒,手擘相交各饮一口。

    五其它饮酒习俗

    “满月酒”或“百日酒”,中华各民族普遍的风俗之一,生了孩子,满月时,摆上几桌酒席,邀请亲朋好友共贺,亲朋好友一般都要带有礼物,也有的送上红包。

    “寄名酒”:旧时孩子出生后,如请人算出命中有克星,多厄难,就要把他送到附近的寺庙里,作寄名和尚或道士,大户人家则要举行隆重的寄名仪式,拜见法师之后,回到家中,就要大办酒席,祭祀神祖,并邀请亲朋好友,三亲六眷,痛饮一番。“寿酒”:中国人有给老人祝寿的习俗,一般在50、60、70岁等生日,称为大寿,一般由儿女或者孙子,孙女出面举办,邀请亲朋好友参加酒宴。“上梁酒”和“进屋酒”:在中国农村,盖房是件大事,盖房过程中,上梁又是最重要的的一道工序,故在上梁这天,要办上梁酒,有的地方还流行用酒浇梁的习俗。房子造好,举家迁入新居时,又要办进屋酒,一是庆贺新屋落成,并志乔迁之喜,一是祭祀神仙祖宗,以求保佑。“开业酒”和“分红酒”:这是店铺作坊置办的喜庆酒。店铺开张,作坊开工之时,老板要置办酒席,以志喜庆贺;店铺或作坊年终按股份分配红利时,要办“分红酒”。“壮行酒”,也叫“送行酒”,有朋友远行,为其举办酒宴,表达惜别之情。在战争年代,勇士们上战场执行重大且有很大生命危险的任务时,指挥官们都会为他们斟上一杯酒,用酒为勇士们壮胆送行。

    六独特的饮酒方式

    饮咂酒:这是古代遗留下来的独特的饮酒方式,在西南,西北许多地方流传,在喜庆日子或招待宾客时,抬出一酒坛,人们围坐在酒坛周围,每人手握一根竹管或芦管,斜插入酒坛,从其中吸吮酒汁,人数可达五、六人甚至七八个人。饮酒时的气氛热烈。这种独特的饮酒方式,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

    “转转酒”:这是彝族人特有的饮酒习俗,所谓“转转酒”,就是饮酒时不分场合地点,也无宾客之分,大家皆席地而坐,围成一个一个的圆圈,一杯酒从一个人手中依次传到另一人手中,各饮一口。这个习俗,据说来自一个动人的传说:在一座大山中,住着汉人、藏人和彝人三个结拜兄弟兄弟,有一年,三弟彝人请两位兄长吃饭,吃剩的米饭在第二天变成了香味浓郁的米酒,三个兄弟你推我让,都想将酒留给其他弟兄喝,于是从早转到晚,酒也没有喝完,后来神灵告知只要辛勤劳动,酒喝完后,还会有新的酒涌出来,于是三人就转着喝开了,一直喝得酩酊大醉。

    七劝酒

    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时得到升华。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会觉和有失面子。有人总结到,劝人饮酒有如下几种方式:“文敬”、“武敬”、“罚敬”。这些做法有其淳朴民风遗存的一面,也有一定的负作用。“文敬”,是传统酒德的一种体现,也即有礼有节地劝客人饮酒。酒席开始,主人往往在讲上几句话后,便开始了次敬酒。这时,宾主都要起立,主人先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并将空酒杯口朝下,说明自己已经喝完,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客人一般也要喝完。在席间,主人往往还分别到各桌去敬酒。“回敬”:这是客人向主人敬酒。“互敬”:这是客人与客人之间的“敬酒”,为了使对方多饮酒,敬酒者会找出种种必须喝酒理由,若被敬酒者无法找出反驳的理由,就得喝酒。在这种双方寻找论据的同时,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得到升华。“代饮”:即不失风度,又不使宾主扫兴的躲避敬酒的方式。本人不会饮酒,或饮酒太多,但是主人或客人又非得敬上以表达敬意,这时,就可请人代酒。代饮酒的人一般与他有特殊的关系。在婚礼上,男方和女方的伴郎和伴娘往往是代饮的人物,故酒量必须大。为了劝酒,酒席上有许多趣话,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厚,喝个够”,“感情浅,舔一舔。”“罚酒”:这是中国人“敬酒”的一种独特方式。“罚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最为常见的可能是对酒席迟到者的“罚酒三杯”。有时也不免带点开玩笑的性质。藏族人好客,用青稞酒招待客人时,先在酒杯中倒满酒,端到客人面前,这时,客人要用双手接过酒杯,然后一手拿杯,另一手的中指和拇指伸进杯子,轻蘸一下,朝天一弹,意思是敬天神,接下来,再来第二下、第三下,分别敬地、敬佛。这种传统习惯是提醒人们青稞酒的来历与天、地、佛的慷慨恩赐分不开,故在享用酒之前,要先敬神灵。在喝酒时,藏族人民的约定风俗是:先喝一口,主人马上倒酒斟满杯子,再喝第二口,再斟满,接着喝第三口,然后再斟满。往后,就得把满杯酒一口喝干了。这样做,主人才觉得客人看得起他,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主人的酒酿得好。藏民族敬酒时,对男客用大杯或大碗,敬女客则用小杯或小碗。壮族人敬客人的交杯酒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两人从酒碗中各舀一匙,相互交饮。主人这时还会唱起敬酒歌:“锡壶装酒白连连,酒到面前你莫嫌,我有真心敬贵客,敬你好比敬神仙。锡壶装酒白瓷杯,酒到成前你莫推,酒虽不好人情酿,你是神仙饮半杯。西北裕固族待客敬酒时,都是敬双杯。主人不论客人多少,只拿出两只酒杯,在场的主人轮番给客人敬双杯。八酒令(觞令)饮酒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酒令由来己久,开始时可能是为了维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设立“监”。汉代有了“觞政”,就是在酒宴上执行觞令,对不饮尽杯中酒的人实行某种处罚。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射礼,为宴饮而设的称为“燕射”。即通过射箭,决定胜负。负者饮酒。古人还有一种被称为投壶的饮酒习俗,源于西周时期的射礼。酒宴上设一壶,宾客依次将箭向壶内投去,以投入壶内多者为胜,负者受罚饮酒。《红楼梦》第四十回中鸳鸯吃了一钟酒,笑着说:“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总的说来,酒令是用来罚酒。但实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跃饮酒时的气氛。何况酒席上有时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认识是很常见的,行令就象催化剂,顿使酒席上的气氛就活跃起来。行酒令的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文人雅士与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自然大不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对诗或对对联、猜字或猜谜等,一般百姓则用一些既简单,又不需作任何准备的行令方式。最常见,也最简单的是“同数”,现在一般叫“猜拳”,即用手指中的若干个手指的手姿代表某个数,两人出手后,相加后必等于某数,出手的同时,每人报一个数字,如果甲所说的数正好与加数之和相同,则算赢家,输者就得喝酒。如果两人说的数相同,则不计胜负,重新再来一次。击鼓传花:这是一种既热闹,又紧张的罚酒方式。在酒宴上宾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击鼓,击鼓的地方与传花的地方是分开的,以示公正。开始击鼓时,花束就开始依次传递,鼓声一落,如果花束在某人手中,则该人就得罚酒。因此花束的传递很快,每个人都唯恐花束留在自己的手中。击鼓的人也得有些技巧,有时紧,有时慢,造成一种捉摸不定的气氛,更加剧了场上的紧张程度,一旦鼓声停止,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接花者,此时大家一哄而笑,紧张的气氛一消而散。接花者只好饮酒。如果花束正好在两人手中,则两人可通过猜拳或其它方式决定负者。击鼓传花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方式,但多用于女客。如《红楼梦》中就曾生动描述这一场景。

    在线留言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验 证 码:

    快速留言: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免费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