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邦女酒庄的名字可能来源于名为“Carbonius”或“Carbonnieu”的家族,家族成员在13世纪初开垦了雷奥良(Leognan)附近的土地,并种植了葡萄树。此后,由于频繁易主,酒庄的用途亦不断地更改。到了16世纪,本笃会(Benedictine)的修道士将酒庄卖给波尔多显赫的费龙(Ferron)家族,酒庄也从蒸馏厂发展为拥有庭院、高塔和葡萄园的庄园,在路易十四(Louis XIV)统治时期迎来个。然 而200多年后,费龙家族因财政拮据将酒庄变卖,终于18世纪回到本笃会手中。他们投入大量资金以提高白葡萄酒的品质,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之后,酒庄所出产的葡萄酒开始在市场出售。根据资料显示,酒庄在此段时期曾把葡萄酒出口到英国及荷兰,这在当时的格拉夫地区是相当罕见的。本笃会修士们甚至绕过了古兰经(有不许饮酒的戒律)成功地把酒庄的白葡萄酒引入了君士坦丁堡的苏丹王宫。这时的白葡萄酒有着清澈和浅淡的颜色,享有“卡尔邦女的矿泉水”之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