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行业又迎来了第二和第三季度的消费旺季。
在今年的酒水消费形势下,啤酒行业去年到底过得如何?今年行业将向哪个方向进行发展?对此,南都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以目前港股和A股主要啤酒上市公司的去年年报数据为基础,对行业发展脉络进行相关梳理。
在数据梳理过程中,课题组注意到,目前国内外啤酒企业差距正逐步拉近,但在毛利率、人均创收创利等仍存在差距;而为提高盈利能力,行业主要还是以优化产品结构为重点,但有企业却以提价和并购外业进行应对。
国内外啤酒企业拉近差距
产品毛利率华润啤酒倒数第二
据课题组了解,啤酒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上普遍表现活跃,主要原因系去年和今年第1季度业绩进行支撑。为较为完整了解啤酒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课题组主要以去年啤酒上市公司年报作为主要研究目标。透过财物数据,课题组注意到去年啤酒上市公司营收和扣非净利润的前三甲,分别为百威亚太、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啤酒公司与外资企业的数值差却越来越接近。例如榜首的百威亚太,去年营收和净利上比华润啤酒分别多出60亿元和13亿元左右,在2019年,百威亚太比华润啤酒营收和净利的差距,分别高出125亿元和49亿元左右。
课题组发现,国内啤酒企业之所以拉近与外资企业之间的差距,首先是去年疫情方面影响,导致以夜场等为主要销售途径的外资啤酒企业销售遇阻;其次是国内啤酒企业布局利润相对较高的高端产品,因此改善和提升利润情况。
从产品毛利率来看,国内啤酒上市公司与外资企业仍存在差距。毛利率上,百威亚太和重庆啤酒(600132.SH)(嘉士伯控股)分别为52.83%和51.88%;而国内啤酒公司中,珠江啤酒毛利率较高,为49.19%,其后分别为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000729),毛利率为40.42%和40.18%。而国内啤酒“一哥”华润啤酒,毛利率仅38.39%,位列国内啤酒企业毛利率倒数第二(倒数第1的惠泉啤酒为燕京啤酒控股企业)。
那么,为何营收净利坐稳第1的华润啤酒,其毛利率会倒数第二?课题组注意到,华润啤酒2020年度实现啤酒销量为1110万千升,其中次高端及以上啤酒销量达次高端及以上啤酒销量达约145万千升,照此计算,低档啤酒的销量为965万千升,占比销量的比例为86.85%,高端化产品销量占比仅为13.15%。换言之,去年华润啤酒仍然是靠低端产品走量的企业。
与之相对的,目前已公布高端化产品销量(非销售额)占比的上市公司中,青岛啤酒高端品销量占比为22.91%,重庆啤酒高端产品(10元以上产品)占比为19.39%。
人均年薪及投入回报
华润啤酒人均年薪20万,珠江啤酒去年用人性价比高
从啤酒行业整体情况来看,课题组了解到,虽然整体反弹和增长不如白酒行业,但啤酒行业在去年也算“跑赢”多个行业,那么,啤酒上市公司的员工人均年收入又是如何?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为97379元/年,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为57727元/年。课题组通过啤酒上市公司对员工年总支出(港股为“工资和相关福利总额”、A股为“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数据,去除董监高收入和人数,并除于报告期内员工人数后注意到,啤酒龙头企业普遍“跑赢大盘”。
从年薪数据(包括税费、五险一金以及奖金等)来看,依靠“走量”维持国内啤酒龙头地位的华润啤酒,该公司员工以20.7万元的人均年薪位居榜首;而“燕京系”的燕京啤酒和惠泉啤酒,则分别以8.32万元及5.88万元居倒数第二和倒数第1。
不过,课题组结合2019年的年薪数据后,却发现啤酒上市公司在去年是普遍“降薪”。去年在加薪的系百威亚太,人均年薪增加幅度为12%。
据课题组了解,营收和净利可能系反映相关企业整体情况,但人均创收和创利则更能反映企业本身的盈利能力和水平。课题组以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扣非后)除于报告期员工数目注意到,去年重庆啤酒人均创收居首,达约16.5万元,而人均创利方面,百威亚太则为12.66万元左右居首。
不过,上述两大数据与2019年全年相比,相关企业存在较为不同的变化。在人均创收上,与2019年相比,百威亚太系一家人均创收下滑的企业,下滑幅度为16%;而在人均创利上,与2019年相比,惠泉啤酒增幅达172%,其次为华润啤酒增幅为77%,而珠江啤酒增幅为50%。
在基于人均薪酬、创收及创利基础上,人力资本投入回报率则是衡量啤酒企业用人“性价比”是否够高。据课题组此前梳理统计数据显示,过去百威亚太和重庆啤酒在用人上是“性价比之 王”,人力资本投入回报率分别在150%和90%以上,但在去年,这一数据发生显著变化,随着国内啤酒企业净利润增长幅度增加,其用人性价比正逐步提升。
从2020年数据显示,珠江啤酒人力资本投入回报率达81%,位居啤酒上市公司之首,而重庆啤酒因重大资产重组因素等影响,其该数据为42%,百威亚太则是受净利润大幅下滑影响,人力资源投入回报为72%。与2019年对比,国外啤酒企业均存在不同程度下滑,而国内啤酒企业用人“性价比”则有所提升。
存货周转和销售费用
燕京啤酒周转天数常年200天以上,砸“流量明星”能拉动销售吗?
课题组注意到,由于啤酒适饮期和保质期相比白酒要短,因此该产品与快消类产品相近,根据多家券商数据显示,啤酒的存货周转天数的标准在80天左右。课题组统计后注意到,去年截至12月31日,存货周转天数在80天左右的啤酒公司,为百威亚太、青岛啤酒和惠泉啤酒,这三家企业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6.1%、5.12%和4%。
据课题组了解,其他啤酒公司存货周转天数高于80天,主要系季节所影响,每年的第四和第1季度(冬季至春季)系啤酒的销售淡季,在此段时间中,啤酒销量下滑以及渠道存量消耗等影响,啤酒上市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会相应增加。但是课题组发现,燕京啤酒存货周转天数常年在200天以上,截至去年12月31日,其存货周转天数在210天,远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这也意味着,燕京啤酒可能存在运营能力下降,有较大库存压力。不过此前燕京啤酒方面解释,存货周转天数高主要系玻璃瓶回收所致。
当然,为扭转营收净利下滑的情况,燕京啤酒也向“流量明星”进行靠拢,2020年5月,该公司宣布王一博为燕京U8品牌代言人,并结合U8系列进行大规模推广,但这也导致燕京啤酒2020年的广告宣传费用为5.05亿元(同比上升了14.7%)。课题组在梳理后注意到,燕京啤酒的销售费用占比为21%,高于行业其他公司,仅低于常请明星代言的百威亚太。
但是,寻求“流量明星”合作并未带动燕京啤酒的销售,在去年财报数据中,燕京啤酒是所有啤酒上市公司中净利润下降的企业。今年第1季度,燕京啤酒扣非净利润为亏损1.2亿元左右,较上一年同期亏损面收窄,但这也与2020年第1季度疫情所导致的低基数有关。
另外,课题组还注意到,可能因签约到期以及未达到理想汽车业绩效果,燕京啤酒将其U8产品代言人在今年5月10日换成了蔡徐坤。
旺季来临,啤酒将如何提高盈利能力?
百威提价,雪花“喝”白酒,其他公司深化调整产品结构
课题组留意到,去年啤酒上市公司大部分实现了触底反弹。不过,随着啤酒原材料成本(包括麦芽、啤酒花和包材等)增加,以及去年部分上市公司净利润大增的情况,今年如何继续谋求增长成了部分啤酒企业关注的方向。
为改善和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产品提价是较为直接的方式。
课题组注意到,今年五一假期结束后,百威旗下多个品牌就宣布涨价,不同品牌涨价幅度不同,涨价品牌包括百威以及全国范围内的核心和实惠品牌,涨价是对冲当地通胀水平上升,以及今年以来啤酒主要原材料大麦、玻璃、纸箱、铝罐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等所带来的风险。
不过截至目前,百威系暂时一家对产品提价的企业,包括华润啤酒、青岛啤酒、重庆啤酒等均未对提价作出表态或布局。
其中,重庆啤酒在今年4月30日,就产品提价方面问题,向课题组回应称,该公司目前并未定下任何提价计划,未来会根据整体市场走势、明年原材料价格的谈判结果等因素来考虑。该公司高层还称,在应对成本上涨等压力下,该公司“首先会考虑提高 效率来抵消一部分,第二是优化产品结构,第三才会考虑到说提价的可能性”。
实际上,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端化占比,从而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更多是大部分啤酒企业采取的策略。其中,重庆啤酒主要以“本土品牌+国际品牌的产品组合”,聚焦高端和大众消费市场;青岛啤酒则是加速布局高端和超高端市场,“加快向听装酒和精酿产品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升级";另外,像珠江啤酒和燕京啤酒,均提出要加大高端化市场的布局。
当然,毛利率偏低的华润啤酒,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除了寄望于推出和布局自有高端产品和喜力品牌外,还向“钱景好”的白酒进行延伸,今年5月,华润啤酒受让了景芝酒业的股权质押,试图进军白酒领域改善毛利率。
对于啤酒行业在今年将取得怎样的表现,南都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将持续关注。
数据计算方式
人均创收=营收总额/员工数
人均创利=净利润(A股为扣非净利润)/员工数
人力成本投入回报率=人均创利/员工每月平均薪酬×100 %
注意:1、重庆啤酒因2020年存在重大资产重组,相关数据系以2020年重组后与其2019年(重组前)进行对比;2、珠江啤酒截至去年12月31日存货周转率下降,除第四季度销售减弱原因外,还与其琶醍文化创意园项目列入存货计算有关。
南都酒水新消费课题组出品(文章来源:啤酒工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