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意退去,深秋已至,在这气候宜人的大好时节,有着四十年酿造历史的酱香祥酒,也迎来了下沙开酿的好时机。
为了纪念这一重要时刻,红太阳酒业集团举办了隆重的酱香祥酒“下沙”仪式,企业高层、生产车间工作人员以及媒体代表共同参加仪式,现场见证了红太阳酿酒人开启新年度酱香祥酒酿造的序幕,也再度领略到红太阳恪守老传统酿造好酱酒的初心和用心。
顺天时,深秋下沙酿好酒
下沙,是酱酒酿造的术语,其中的“沙”是指酿酒所用的原粮,也就是高粱,因其颗粒小而饱满,且呈酱红色,与河沙颜色相似,故称其为“沙”。顾名思义,下沙就是酱香型白酒生产的第1次投料,亦是传统纯粮酱酒固态发酵工艺中的重要环节。
从酱香型白酒酿造的工艺来看,下沙的时间节点和温度至关重要,是决定酱酒品质的关键,气温过高则酸,过低影响出酒率。红太阳酒业集团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反复试验发现,嘉祥的气候特征、环境特点和酱酒生产的周期规律特性,决定了酱香祥酒必须在深秋之后进行下沙,这样才能大限度的满足三至五轮次产酒、产香的高峰期,满足酿造优质酱酒所需的外部条件。
此外,深秋时节嘉祥地区的气温降至20度左右,避开严寒酷暑,酒醅下窖温度低,发酵平缓,酒的品质好。顺应天时,深秋下沙,体现的也正是红太阳人崇本守道、遵循自然规律的酿酒精神和品质理念。
不忘祖训,尊祭酒神。众人在董事长任春玉的带领下上香、敬酒、祭拜,敬天、敬地、敬酒神,感恩天地厚泽与祖先庇佑,造就这一方酱香美酒。随后,生产车间工作人员进行了庄严的宣誓仪式,以此表达守初心、酿好酒的使命担当。
在整个下沙过程中,祥酒严格遵守传统大曲酱酒酿造工艺,开水润粮、高温蒸煮、摊凉拌曲、高温堆积,随后入池封窖发酵。酿造车间里,下沙现场一片繁忙景象,氤氲的雾气之中,酿酒工人们以传统的手工技艺,展现出酱香祥酒真实、质朴的酿造场景。
应地利,嘉山祥水酿酒地
一瓶好酱酒的酿造,不仅要顺天时节气,还要得地利精华。俗话说,酒是风物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也能酝酿出一方特色美酒。祥酒的诞生,与嘉山祥水的地理生态环境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嘉祥是宗圣曾子故里,祥文化的发源地,也是祥酒的核心产区。层峦叠翠、灵秀峻朗的青山和甘甜清冽的名泉,造就了嘉祥这座天然酿酒宝地。青山、萌山、丹凤山、凤凰山等九十九座山峰与青山寺、武氏祠、曾庙、感应泉等古迹,共同构筑起这座古城的地理名胜和人文古迹。
占地138亩、始建于1976年的祥酒老车间,是本次下沙仪式的举办地,这里依然还保留和延续着当年的风格样式,斑驳的砖墙镌刻着岁月的痕迹,红砖青瓦的生产车间承载着时代的记忆。四十年从未间断的酱酒酿造生产,不仅让数百口不断循环重复使用的老窖池,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且还在日积月累中形成大量微生物菌群繁殖生存的优越环境。老窖酿酒,格外生香,这是酒圈公认的真理。
深谙酿酒之道的红太阳人知道,好的地理条件,好的酿造环境,是决定酱酒品质的关键,只有优良的“酒生态”,才能酿造出优质的生态酒,才能在一杯酱香祥酒中,品味出嘉山祥水之地的自然之美和风土人情。
得人和,绵柔酱香开创 者
酿造一瓶酱香好祥酒,需要顺天时、应地利,同样也非常讲究“得人和”。作为中国北方地区早的老酱酒品牌之一,祥酒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研发上市至今,在长达近四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坚持传统手工酿造,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专业酿酒师,真正做到了独守匠心,做到了有序传承。
好的酿酒师能够成就好酒,酿好酒的过程也会成就好的酿酒师。为了更好的改进产品质量、提升酒体品质,由国家酿酒大师、国家一级品酒师带领的专业团队,围绕嘉祥本地的气候环境、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在保持传统工艺精髓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因地制宜性的智慧创新,以更柔雅细腻的酒体、更舒适的口感,成功打造出独树一帜的酱酒新风格,成为中国绵柔酱香白酒的开创 者。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对酿造好酒的虔诚执着,还是对酿造技艺的精雕细琢,在不断务得人和的同时,也为祥酒赢得了人气,赢得了市场。
早在八十年代,第1代酱香祥酒上市之后就迅速走红,备受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取得了香飘神州、轰动全国的市场效果,并打下了深厚的大众消费基础;自2019年以来,祥酒“金奖1991”、“金奖1999”、“中国祥”等系列新品陆续上市后,更是凭借着绵柔酱香的典型风格,迅速引导起酱香消费的新潮流,成为消费者宴请宾朋、商务接待、馈赠佳友的首 选之品,满足了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一瓶好酒的需求。
酒,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一款优质酱酒的酿造,一瓶绵柔酱香的诞生,离不开道法自然,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敬畏天地、敬畏自然、敬畏工艺;顺天时、应地利、得人和,这是祥酒尊法而酿的得酒之道。祥酒下沙,仪式落成,这是红太阳匠人匠心酿造好酱酒的一个工艺缩影,也是酱香祥酒绵柔品质的表达。
(文章来源:山东省糖酒副食品商业协会)
编 辑:宫 月 文
责 编:马 永 和
审 核:李 明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