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啤酒不好,喝完上头”,这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说法。很多人都以为酒精度越高的啤酒喝完越容易上头,事实上这是片面的。因为某款啤酒是否会“上头”的决定因素除了酒精度之外,还有一些更有趣的东西——酵母。
小喝怡情,大喝伤身
没有酵母就无法酿造啤酒,这些微生物决定了很多啤酒的味道。一些酿酒师甚至认为,啤酒在发酵阶段是刺激的时候,因为酵母是活的,你不让它舒服地工作,酿出来的酒就让你喝起来不舒服。
啤酒中的酒精,是酵母进行无氧呼吸时的代谢产物。在发酵过程中,96%的可发酵糖都会被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1.5%用于合成新的酵母细胞,而剩下的2.5%将变成其他发酵副产物。正是这些副产物给啤酒带来了很多不同的味道,有些令人愉悦,有些让人作呕,还有一些让人“上头”。
在发酵过程中同时会产生导致喝酒上头的一个重要物质——高级醇。高级醇也叫杂醇油,在啤酒中适量存在时,能使酒体丰满,香气协调。但如果含量过高,除了饮用时感觉会有明显异杂味外,还会导致饮后出现不适的现象,即俗称“上头”。
另外,喝酒是否会“上头”也因人而异,毕竟每个人的基因不同,代谢速度也有快慢之分。如果你酒量不好,或者经常喝酒“上头”,可能是你天生对酒精的代谢较慢,不妨试着降低自己的喝酒速度和频率,小喝怡情,大喝伤身。
啤酒配餐,学问很多
喝啤酒时,吃什么是一个大学问,并不是什么啤酒和炸鸡搭配。在国外,有很多酒吧、餐厅、酒厂、相关机构都在研究啤酒配餐的问题,也总结出了很多规律。
常见的就是统一性原则,在啤酒中寻找食物里存在的味道,然后进行搭配。比如,在吃一块巧克力蛋糕时,可搭配巧克力啤酒或富含巧克力风味的世涛啤酒。
不过,啤酒的种类和口味让人眼花缭乱,再加上世界各地极为丰富的饮食文化,这些原则并不适用于每种情况。
那么,如何解决近似原则带来的问题呢?这个时候可以考虑搭配一些能够平衡嘴里味道的啤酒。
“清理味蕾原则”通常适用于一些重口味的菜系,比如你在吃一款很辣的菜,这个时候可以考虑喝一些相对温和的啤酒,比如小麦啤酒或者牛奶世涛啤酒。它不会加重味蕾的刺激,反而会让一直受到辣味攻击的舌头得到一定舒缓,进而继续下一波进攻。
或者在吃过特别油腻的食物之后,寻找一杯香、脆、苦的美式淡色艾尔或者美式印度淡色艾尔,也能帮助尽快恢复嘴里的状态,调整味蕾感受的平衡。
还有很多啤酒可以让食物的味道在嘴里升华,称之为“互补性原则”。这条原则重点关注食物的味道和啤酒的味道是否可以相互支持,弥补瑕疵。这时候就要把啤酒当作一种“调味料”,考虑它对食物能产生什么增味。
比如烟熏啤酒和牛排等肉类组合,可以让原本没经过熏制的肉类增加一些烟火味,增加其本身的口味;樱桃啤酒和巧克力蛋糕的组合,樱桃啤酒的酸甜味可以让巧克力蛋糕显得更加浓郁可口。
这些组合看起来非常“高大上”,实际是把原本就很搭的两个东西分别通过食物和啤酒进行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