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就是时间的代名词”,这个概念曾经是所有年份酒的骄傲。可如今当越来越多的跟“时间”相关联的各类所谓“老酒”,在市场上开始“普及”的时候,这个概念又似乎成为“年份酒”发展的绊脚石。
在《从“年份酒”到“真年份”:一字之差,掀起酒业变革》中,我们分析了时间赋予年份酒的价值以及大环境的消费升级之下市场对于年份酒的需求,双重呈正向比的增长趋势,让“年份酒”在消费者认知中成为高端品质和高端品牌的代名词。
巨大的品牌溢价和市场需求下,“年份酒”不仅仅再是酒业佼佼者的品牌专利,一时间各区域大大小小的酒企纷纷跻身老酒市场,昔日一片蓝海的年份酒领域瞬间迎来了众多擎着“年份”大旗的陌生面孔。看似欣欣向荣的白酒消费市场,年份酒自带着时间老酒的光环,从厂-商-消“三位一体”的“繁花簇拥”到消费者的“质疑不断”、“半信半疑”,仿佛一夜之间黯然无色,光环不在。
这是一个尴尬但值得冷静思考的时刻,它是挑战,但恰恰也是机遇。其实,年份酒概念简单且朴素:一是时间,二是好酒。当时间“看得见”,好酒“品得到”,“真年份”就成为消费者对老酒认知的概念。
一个“真”字,对于白酒产业而言,或将意味着一场“完美的风暴”,而风暴过后,真品质、真年份的“年份酒”领域依旧会是中国酒业靓丽的那道风景线。
什么叫“年份酒”?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非常复杂的问题,只有正确理解“年份酒”的概念,才能在百花齐放的年份酒市场觅得一瓶名副其实的老酒。
这个概念流行于国外,是葡萄酒、白兰地、威士忌等酒类的分类概念。以葡萄酒为例,因为葡萄的产量、品质受当年的气候、温度、环境等的影响较大,所以葡萄酒会用当年的年份来记录和区别其品质。比如,“1982年拉菲”,这是对“年份”的一重概念。
此外,国外对年份酒的标准还极为严苛,规定酒自蒸馏之日起在橡木桶中存储不同时间则有着不同的名称,比如2年半的叫VO、8年半以上的叫XO等等。这是年份酒的第二重概念,类似于当下大多数消费者对于“年份酒”概念的理解。
的确,消费者普遍认为年份酒就是整瓶酒液均储存了一定年份的酒,所以对包装上标注有时间数字的产品更是趋之若附。需求是市场生产的导向,在数字效应的一知半解中,一系列与时间有关、映射年份的产品涌入消费市场:
①白酒行业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陈酿”、“窖龄”、“洞藏”等所谓“有年份的酒”;②某个特定年份的纪念酒:1915(巴拿马金奖)、1966(第二届国名酒评比会)、1935(遵义会议);③一段有特别意义的时期:50年、70年……,承载着不同时代意义的数字背后,是翻了数倍的价格标签,它们不约而同的将瓶身的时间当做宣传的亮点,试图让消费者与年份酒自动关联。
但事实上,面对扑面而来的“年份酒”热潮,消费者更多的是站在原地,陷入迷茫。他们面对创新概念频出、品质良莠不齐、年份不明、真假难辨的“年份酒”时,只会一筹莫展、无从下手。
多管齐下,让“年份”概念切实落地
整顿年份酒乱象的首要,是明确“年份酒”的概念。
2019年,中国酒业协会颁布了白酒年份酒团体标准,即:白酒年份酒以传统白酒工艺酿造,经贮存三年及以上基酒勾调而成标注年份为所有基酒加权平均酒龄,不直接或间接添加食用酒精及非自身发酵产生的呈色呈香呈味物质,具有本品固有风格特征的白酒。且主体基酒总量应不小于基酒总量的80%,标注年份取加权平均酒龄的整数。
直观来说,年份酒团体标准的制定出台,就是对年份酒生产的前后进行严格监管,通过对原粮、发酵、基酒入库、调配、包装生产进行溯源,来确保年份酒的真实性。同时酒业将对酒厂的老年份基酒进行核查检验,并录入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这从一定程度上规范和了年份酒的品质和一定的出厂时间。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相关部门和酒企本身也加入到年份酒市场的正本清源队列中去。2022年1月1日起,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批准立项了《川酒年份酒生产规范》和《川酒年份酒术语》,填补了四川省年份酒标准的空白,统一规范了年份酒的生产经营要求,进一步提升川酒品质,规划年份酒的市场秩序;2020年,茅台镇在白酒市场专项整顿的通告中指出,“非中国酒业协会认定的年份酒,一律不得标注年份酒,酒瓶内外包装不得出现有误导消费者嫌疑的字样,产品编号数字应在数字前注明‘编号’二字。”
可见,在协会和相关政府部门的统一整顿下,年份酒市场已经告别“野蛮式生长”的时期,并逐渐进入一个更加公开、透明和规范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对于年份酒的认知愈发清晰,“够年份的酒才是真正的好酒”。
“看得见”的年份,才是“真年份”
在年份酒市场的治理过程中,酒企的自我规范和自净至关重要。他们再清楚不过的一个事实就是:消费者对于年份酒的向往,归根到底还是对于品牌的选择与信任。
任何一个时代,企业的基业长青源于生生不息的市场活力,而市场活力的根源在于品牌的力量。毋庸置疑,无论从品质、风味还是价格、价值来看,年份酒都是一个酒企的高端品牌,代表着其酿造工艺、产品品质以及品牌高度。因此,做真实年份酒,不仅是于消费者建立沟通与信任的基础,更是彰显品牌魅力和品牌底蕴的关键。
近两年来,酒企纷纷围绕“真”字下功夫,力求通过真实的数据表达让消费者选的安心、喝的放心。至此,越来越多的年份酒在瓶身标签上会如实标注所使用的各种基酒的真实年份和比例,其中具代表性的当属贵州潭酒。潭酒不仅仅标注了基酒和老酒的配比比例,甚至酱酒7个轮次的取酒配比也均有标注。真正的将“真实”二字落实到位,让消费者对酒体的构成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拍卖会、老酒品鉴会、收藏会等能够缩短消费者与年份酒之间距离的活动,也有助于让老酒爱好者真正的去了解年份酒,了解“年份”。
事实证明,酒好,是“压舱石”;年份真,是“发动机”,强势CP组合,才能持续不断助攻品牌价值的提升。
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提到,“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同样,年份酒市场看似很深,但只有坚守一个“真”字并不断为之进行产品升级和市场建设,那么“再深的水也会清洌可鉴,清澈到底”。
那么,年份酒市场的水“深”吗?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酒企推出“真年份”系列,让我们拭目以待!(文章来源:懂酒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