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今年上半年的疫情考验,白酒在中国酒类市场领头羊的地位,继续得以巩固。结合去年白酒行业的突出表现,尽管面临新一轮行业调整的压力,白酒的调整步伐预计仍将以“软着陆”为主。
数据显示:2022年1-6月,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产量375.09万千升,同比增长0.42%;销售收入达3436.57亿元,同比增长16.51%;利润总额达1366.7亿元,同比增长34.64%。行业亏损面虽在6月有所改善,但仍居高位运行:全国规上白酒企业数量961家,亏损企业达190家,亏损面为19.77%;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13.41亿元,同比增长65.03%。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酒业协会六届理事会四次扩大会议上表示:在白酒产业近几年消费升级、品质升级的大背景下,名酒引 领竞合发展理念越发彰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产业生态已经形成。名酒产区呈现出产量、销量总体稳定,收入利润稳定增长的良好局面。中小企业则面临强大市场空间压缩,转型发展遭遇瓶颈。白酒产业继续呈现结构性繁荣。白酒产业发展成绩斐然,去年产量占全国饮料酒总产量的15.62%,营业收入占74.66%,利润占全行业87.31%。
从白酒行业内部看,位于重点名优产区的白酒龙头企业,在今年的表现颇具代表性。
今年一季度,位于贵州遵义产区的白酒“一哥”茅台实现营业总收入331.87亿元,同比增长18.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45亿元,同比增长23.58%,创下近3年来单季度增幅和茅台上市以来单季增长数额。按照今年增速15%的目标,茅台将营收1259亿元。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来源于大方向的调整。
“丁雄军时代”茅台加强了总体规划设计,在发展战略、质量把控与营销体系上同时发力,提出“五线”发展道路、“五匠”质量观、“五合”营销法等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措施与目标。其中“五线”是指:愿景规划“蓝线”更加美好;生态发展“绿线”更具美态;创新改革“白线”更兴美业;文化赋能“紫线”更富美韵;环保安全“红线”更讲美行。“五匠”质量观则突出匠心、匠魂、匠术、匠器和匠人,并以此推动茅台实现高质量发展。营销方向的“五合”营销法涵盖了资源整合、数字融合、文化相合、品牌聚合与管服结合,力求巩固市场耕耘成果,进一步提升茅台的良好品牌形象。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提出,不断追求和创造“美生活”,包含美味生活、健康生活、智慧生活、格调生活、共美生活五个方面。今年以来“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上线,“茅台冰淇淋”受到消费者喜爱,“茅台1935”等系列新品持续热销,系列文化活动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在凯度发布的“2022年凯度BRANDZ(TM)价值品牌排行”榜单中,茅台以1033.80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位列第14位,在酒类子榜单中蝉联冠军。
位于山西吕梁产区的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代表,今年一季度市场业绩“跑“出了惊艳业界的“加速度”。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05.3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43.62%;实现净利润37.1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70.03%。一季度营收已经达2021年的一半。成绩的取得同样来自于苦练内功。今年汾酒围绕四个“专注”、四个“坚持”积极开展工作,提升运营效率,精准把控市场节奏,持续培育市场对汾酒中高端产品的认知,顺利实现了“开门红”。
生产上稳供保销、汾酒扩产扩容,计划投资91亿元建设原酒产储能扩建项目,该项目占地1932亩,建设工期计划为三年,项目建成后,预计将新增年产原酒5.1万吨,新增原酒储能13.44万吨。
汾酒近期加强创新力度,提升管理效率,扩大销售半径。“1357+10”全国市场布局深化,长江以南市场销售平均增幅达60%以上,长三角、珠三角市场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仅去年亿元市场已增加至22家;竹叶青酒南方核心市场销售同比增长超120%。今年以来各销售区域克服疫情影响,提前布局旺季,整体市场动销良好;另一方面,汾酒积极推动青花汾酒系列等中高端产品,中高端产品线实现大幅增长。
渠道方面,汾酒省外经销商数量同比增长30.5%,推动经销商结构优化与分级,增强优质经销商培育工作,渠道和终端掌控能力进一步加强,提升线上营销能力,稳步推进线上品牌运营,公司产品在各大电商平台运营水平稳居行业前列,销量稳步攀升,与实体渠道实现有效融合。对行业来说,汾酒的战略布局与营销动作等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内部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和白酒产业进入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发展阶段下,深入研究中国白酒产业在要素优化、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效率升级等方面的产业迭代升级路径,实现效率更高、供给更有效、结构更高端、更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方向。(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