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已过,白酒行业的寒冬似乎还没有过去。
近日,多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发布2025上半年业绩预告,企业营收和净利润下滑趋势明显。
具体来看,顺鑫农业、酒鬼酒和水井坊虽然维持盈利,但净利润同比出现大幅下滑。金种子酒、岩石股份和海南椰岛则出现了亏损。
尽管仍有不少白酒企业的半年报还未真正披露,但从已经披露的这几家来看,好消息实在不算多。为什么2025年的白酒行业依然这么难呢?
三重寒流:消费、渠道与价格之困
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白酒行业就一直处在深度调整期。在深度调整期下,白酒行业深受消费需求、渠道库存与价格倒挂三重“寒流”的影响。
从消费需求上看,消费场景萎缩现象突出。外部经济形势和热门支柱行业的改变,使得传统商务消费需求大大缩减。今年以来,在严肃的政策规定下,政务消费的口子也被扎紧。部分地区即使是谢师宴、升学宴也受到极大的制约。好不容易找到了婚宴的消费场景,又恰巧遇到了各种原因影响下的“不婚一代”。难道把白酒消费的场景孤注一掷押在自饮和朋友聚会上吗?这显然并不现实。
从渠道库存角度看,2025年依然是一个需要继续清库存的年份。2025年6月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1-6月58.1%的经销商表示库存增加,超过一半存在价格倒挂问题。该报告还指出,白酒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已达900天,较上年同期增加10%。大众流通产品还好,高端白酒的库存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少白酒企业都开展了控货挺价的措施。当然,在控价效果上存在一定差异。酒鬼酒就在业绩预告中透露,其终端动销量持续高于经销商进货量,社会库存持续降低。
从白酒成交价格上看,几乎覆盖全价格带的白酒商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倒挂。近段时间,无论是跌破2000元大关的飞天茅台,还是只卖42元的绿脖西凤,都反映出价格倒挂趋势下的“众生平等”。价格倒挂,伤害了经销商的进货热情,打断了黄牛群体的利益链条,也让卷入其中的品牌伤筋动骨。
消费不振、库存高企、价格腰斩,深度调整期依然在继续。寒冬之下,酒企如何调整策略实现高质量发展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入手,探讨酒企在弱周期下的生存之道。
开源:持续增强盈利能力
弱周期下,发展自己是健康成长的要务。酒企想要增加营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首先,盯紧核心市场和核心产品。每个酒企都有自己的核心市场和核心产品,就好比汾酒的核心市场在山西,茅台的核心产品是飞天一样。当市场发生剧烈改变时,“抓大放小”保住赚钱的项目和产品显然是最明智的。
第二,拓展营销渠道。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线上销售渠道的迭代,白酒产品的营销渠道也在发生着剧烈改变。以往主要依靠线下经销商的运营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下市场,渠道的重心在转移。酒企应该看到这种改变,并且积极去布局线上电商渠道和本地生活渠道。在做这件事时,巧妙平衡好线上线下价格冲突的问题至关重要。
第三,推进产品创新。维持住产品渠道基本盘的同时,产品创新也非常重要。毕竟白酒行业的需求也在不断迭代中。当前比较流行的低度、养生、健康等元素,都为白酒产品创新提供了不少思路。举例来说,胖东来与酒鬼酒联合打造的“酒鬼·自由爱”馥郁香型白酒就是一种跨界产品创新。借助胖东来的流量和渠道,价格实惠的酒鬼酒新品也许会迎来新的转机。
节流:有效降低不必要支出
扩大营收额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也是维持生存的应有之义。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节流”工作。
首先,推动技术革新与供应链协同。白酒行业涉及生产酿造和仓储物流等流程,这些流程的技术革新都能有效节约成本。举例来说,泸州老窖定制的订单管理系统,可以在十分钟内完成订单办理工作。这样的技术革新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在技术革新之外,供应链的协同也非常重要。举例来说,中小酒企可以形成采购团与上游供应商协商采购事宜,在原料品质的基础上压低进货成本。
二,优化渠道利润分配机制。目前来看,白酒营销渠道的利润分配体系相对陈旧,不少酒厂还拿着“控盘分利”的那一套去制约经销商。然而在信息透明度日渐提高的背景下,原有的经销模式和价格体系深受冲击,销售费用使用方式也需要改变。除此之外,线上合作渠道的利润分配机制也需要设计与优化,争取保护各方合理利润。
三,减少不必要的广告投放。白酒行业的广告业务涉及范围比较广泛,近几年也在各类媒体平台出尽了风头。但盲目的广告投放带来的未必是实实在在的销量,更可能是债务窟窿。因此,新阶段下白酒品牌的广告投放也需要谨慎而理性,多考虑投入产出比。聚焦核心目标消费群体开展的营销活动,才能占领消费心智。
四,推动组织改革与管理提升。资源配置的核心是人力。在提效能节成本方面,当然也不能忽视人的作用。一方面招贤纳士,寻找真正有才能的酒业人才;另一方面则需要有效管理,持续提升工作效率。以郎酒为例,今年2月份,郎酒销售体系就完成新一轮组织升级,其中郎酒青花郎事业部、红花郎事业部、兼香事业部三大品牌事业部升级为准公司制度运行,和郎酒销售公司块状大区、职能体系形成立体营销结构。这样调整之后,可以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体系化、专业化运营市场。
总结来看,弱周期既是挑战,也是酒企转型升级的契机。通过“开源节流”的种种举措,酒企最终才可能在这场存量竞争中脱颖而出。(文章来源:大家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