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酿啤酒:跑马圈地,亟待飞奔!

时间:2024/5/27 8:35:31好酒头条

一方面,国内啤酒巨头正在高端化的发展进程下,着重发力“精酿啤酒”品类,另一方面,善于发掘年轻世代喜欢喝什么,并在社交媒体上创造饮用风潮的新潮饮品牌也不约而同地将触角伸向“精酿啤酒”。我们可能正在见证啤酒行业的整体升级与啤酒品类完成进一步的市场细分。广大消费者建立起的固有认知:啤酒定位为低端,渗透率深、范围广、单价低正在被颠覆。

所有酒类都与消费场景紧密相关,而在过去啤酒担任主角的消费场景都是以大排档、路边摊、夜宵、KTV或酒吧为主,直到精酿啤酒的逐渐渗透,啤酒的全新的消费场景终于得以打开。以海归人士为主的消费群,带回了精酿啤酒的消费文化,加之2013年国内实体商业步入“体验式”运营的阶段,以精酿啤酒馆为代表“第三空间”横空出世,不同于传统啤酒餐饮和娱乐为主的消费场景,精酿啤酒馆凭借良好的装修、舒适的氛围,笼络了消费者的心,啤酒也借此正式成为消费的主体,2023年精酿啤酒馆的线上搜索量相比去年上涨了320%,而精酿啤酒在品类扎根的同时,迅速进行着消费分级,一方面,高端酒馆依托“日咖夜酒”的模式在持续扩张,另一方面,一个移动小推车+几幅简易桌椅,在路边拼凑成一个临时小酒馆正馆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并逐步走入下沉市场。

然而,这还不是终点。随着蜜雪冰城、茶颜悦色在精酿啤酒赛道的布局,潮饮品牌也开始也开始将啤酒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着重开发,并且潮饮品牌大多拥有极强的单品打造经验和敏锐的消费者口味触觉,这无疑将为精酿品酒带来产品风味上的创新;更将同步复制潮饮本身的消费场景和人群,扩大精酿品类的消费认知。

毋宁说优布劳、鲜啤30KM等品牌早已广泛布局,我们几乎可以遇见在中国全适龄饮酒段、无论男女、无论职业、无论城市郊县,无论如何画像……精酿啤酒都在掀起一轮前所未有的消费转变。

而从资本角度,精酿赛达大受追捧的原因在于:精酿啤酒的变化让马太效应失效了,头部啤酒品牌不再拥有绝 对优势,这对于整个中国酒类行业而言都是难得的投资机遇。

以往的精酿啤酒市场,被百威、嘉士伯、喜力等外资厂商掌控。现在,国产酒厂挺身而出,外资酒厂的市场份额逐渐被侵蚀。2022年,百威中国销量下降3.0%,导致市场份额下降44个基点;这一核心市场失守,导致上市公司百威亚太业绩下降3.9%,直到2023年Q1也未能恢复。这在工业啤酒主导消费的时代是不可能的,精酿啤酒的发展与传统工业啤酒的发展逻辑完全相反,这是由于精酿啤酒产品本身“越新鲜越好喝”的产品本质决定的。同时,区域性自建酒厂的品牌的优势在于,自建供应链,运输成本较低、利润高。精酿啤酒在酿造上的丰富多元性也为这一模式提供助力,我们可以看见在四川等地有“花椒精酿”“绿茶精酿”,在云南等地有“水果精酿”……客观上,这一类原料采购运输成本基于区域会更低,同时也更符合区域消费文化,经典+创新显然也能为精酿品牌提供更多可能。

当然这也倒逼头部啤酒品牌加速转型赛跑,青岛啤酒推出了“百年之旅”“琥珀拉格”“青岛啤酒IPA”等高端产品;重庆啤酒打造了以京A、凯旋1664等产品为主的精酿组合;珠江啤酒研发新口感精酿产品,推出雪堡独立品牌;燕京啤酒也推出了“燕京八景”“狮王世涛”系列精酿啤酒……传统酒企除了推出自有的高端产品,还采取并购的方式。例如,嘉士伯入股了京A精酿;百威收购了拳击猫、鹅岛等精酿啤酒。

精酿赛道的竞争正在加剧,但有竞争才有新的格局。

从发展趋势看来,毋庸置疑,精酿啤酒在未来将更讲究产能,工厂化将成为普遍现象,产业链的重要性也将上升到新的高度。传统啤酒品牌具备更广泛的销售网络和供应链运输条件,入局更具有供应链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啤酒商能够在精酿市场中畅通无阻。精酿品类的特殊性正在要求生产与供应链在地域与风味之间达成平衡,也在要求市场的深度运营,这对过去的啤酒品类发展经验也是一种颠覆。多元,丰富,全年龄覆盖的市场需求,也要求精酿啤酒品牌对其生产地,产能,渠道,市场偏好必须形成一套更灵活与精细的模式,以应对市场的多元机遇。

精酿啤酒是否能够走出百花齐放、美美与共的市场格局,还需拭目以待,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啤酒相较于白酒有更多的品牌成长空间与机会。(文章来源:大家酒评)

免费加群
线上春糖会,选品享优惠!
对该项目感兴趣?立即询价!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好酒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同类厂家查看(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好酒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贵州赖世家酒业有限公司茅台镇酒厂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j_9998关注

线上春糖会,选品享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