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酒、黔酒“两强竞发”,下一程更具确定性

时间:2024/6/6 8:57:00好酒头条

在行业调整、存量竞争的大背景下,川酒、黔酒近日大动作不断,持续引发行业的强烈关注:

5月26日—27日,2024贵州白酒企业发展圆桌会议召开,核心聚焦“当前形势怎么看、突出问题怎么办、未来发展怎么干”;

5月31日,四川省酒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四川省酒业协会成立大会举行,川酒“一会一中心”的新架构、新平台正式建立。

“高规格、强阵容、高水平”,两场重磅会议不仅关系川酒、黔酒两大产区的长远发展,也意味着两强竞发、对标发展进入新赛程,对行业更具重要意义。

跳出川酒、黔酒的对垒思维,看两大核心产区的优势、发展思路和确定性方向,或许会打开另一重发展视野和产业格局。

1

两强竞发,数看川酒、黔酒“实力值”

在中国白酒版图中,川酒、黔酒两大核心产区的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川酒、黔酒经过持续发展与强力打造,让两大核心产区不断突破,“实力值”节节攀高。

一是规模体量,2023年,四川白酒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1%,规模居全国第 一;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8.7%,规模居全国第二。据四川省统计局发布,2023年,四川全省白酒产量为174.1万千升,同比下降3.7%。

去年,贵州白酒产业增加值1333亿元。其中,贵州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产量30.4万千升,同比增长6.5%,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7%。

二是品类香型,川酒、黔酒两大产区分别对应浓香、酱香两大主流香型。目前,川酒拥有全国70%以上的浓香产能,20%左右的酱香产能;贵州白酒当前以酱香型白酒为主,酱酒的原产地和主产区底色鲜明,发展动能强劲。

三是品牌格局,来自贵州的茅台、四川的五粮液两大龙头企业,构成中国白酒“双子星”,川、黔两地还各自拥有一众行业名优酒企。具体来看,

四川拥有宜宾、泸州2个千亿级白酒产区和德阳(绵竹)、川东北(遂宁)、成都(邛崃)等全国优势白酒产区,形成了以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沱牌舍得、水井坊“六朵金花”为龙头,丰谷、文君、玉蝉、潭酒、小角楼等“十朵小金花”为腰部,川酒集团、今良造、泸州巴蜀液、高洲酒业等“原酒二十强”为基础的川酒企业梯队,整体营业收入占全国的45%以上。

四川拥有全国最多的白酒上市企业(五粮液、泸州老窖、舍得、水井坊),同时在全国9家营业收入超两百亿元的白酒企业有4家在四川。

目前,贵州白酒的产业集群成型并逐步壮大,形成了以茅台为超级航母的头部,习酒、国台、珍酒、金沙、董酒、钓鱼台、小糊涂仙共同组成的贵州白酒企业舰队;

同时,仁怀酱香酒、无忧、金酱、糊涂酒业、肆拾玖坊、酣客君丰、夜郎古、贵州贵酒、恒昌烧坊、怀庄、文中、五星、国威、人民小酒、酒中酒等企业酱酒“生力军”。

不同维度的业绩数字、不同体量的名优酒品牌,本质上投射出川酒和黔酒在历史底蕴、产区建设、产业链打造和优势品牌积累等不同方面的优势。

可以说,川酒规模大、黔酒利润高,双方的发展绝不是陷入“内卷”式竞争,而是发挥各自优势,持续优化产业、强化品牌、做精消费者培育,真正实现高价值提升和高质量增长。

2

强核心、谋创新,川黔写下发展新篇

多年来,川黔两省酒业在发展支撑以及发展形态上拥有很多共性。可以集中概括为:强化政府引导、聚焦产区优势、头部品牌、市场布局广泛。

同时,基于各自区域内产业和企业发展的差异性,川、黔酒类在新一轮发展中也各有侧重,以“新”应“变”、以“创”开“路”,展现出不同的发展新思路、新打法。

先来看川酒:为了对标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烈酒产区,川酒以区域品牌打造,从品质、文化、品牌、科技、产业融合等多个层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是品质质量优先。

未来持续优化完善川酒标准体系,建设原酒价值评估体系和窖池价值评估体系,支持重点企业参与制定并加快推出白酒国际标准;推动酿酒设备更新及老旧设备设施安全技术改造提升,支持企业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二是深挖文化内核。

构建川酒品牌文化表达体系,推动中国白酒申报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强化川酒区域品牌运用、管理及保护,开展企业及产品分级评估管理;在全国主流媒体开展川酒品牌宣传,持续开展“川酒全国行”品牌推广工作,支持川酒重点产区举办酒博会等专业展会。

三是增强主体支撑。

优化“浓香型”龙头企业白酒优质产能,支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企业集群发展;推动“六朵金花”等名优酒企成长为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龙头企业,加快“十朵小金花”“原酒20强”等中小品牌企业培育,打造“四川原酒”公共品牌;打造酒类包装包材行业领军企业,招引育强酿酒装备、酒类营销、创意设计等领域知名企业,延伸白酒酿造产业链。

四是坚持科技赋能。

加快关键技术研究应用,组织实施一批科技计划项目,建设优质白酒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强新品研发,围绕消费需求针对性推出一批创新酒品及定制产品;加快数智赋能,运用新科技、新技术打造“灯塔工厂”“数字领航”企业和智能酿造场景、示范工厂。

五是深化产业融合。

推动“川字号”传统产业融合,举办“川酒川菜”品鉴推广活动,支持川酒与川茶、川药等重点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推动酒旅融合发展,高水平建设四川中国白酒博物馆,打造“川酒行”精品旅游线路,升级打造特色酒庄、酒博园、酒街酒镇等特色旅游目的地。

再来看黔酒:面对市场与消费的转换升级,贵州省对酒类产业提出从“卖酒到卖生活方式转变”的指示,探索开拓新的白酒业态与路径,实现产业发展的高端化、智能化、多元化、绿色化。

一是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高端化。以工业设计赋能提升品牌价值,构建产业“设计思维”;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创建酱香型白酒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效整合和汇聚行业和企业科技资源;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支撑作用,助推高端化发展。

二是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提升产业智能化。坚持传统工艺与智能化相结合,实现设备自动化、生产流程信息化、管理决策科学化;持续开展企业数字化诊断服务,培育酒业典型场景应用,构建用户画像和需求预测模型,实现智能化发展。

三是挖掘地区和产业优势,满足多元化需求。坚持塑造“多彩黔酒”,形成“千城千态、千酒千味”的发展格局,满足消费者的“多彩”需求。

四是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化发展。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白酒的发展优势,提升生态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强化污染防治、推进绿色酿造。

此外,黔酒在开拓新路径过程中,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全力优化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体验,加快把品牌和产品从生活品位诉求向定义生活方式转变,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

3

突破内卷,找准确定性

面对行业调整和消费分化,无论川酒、还是酱酒既要立足当下、撬动市场需求,也要布局长远、谋定未来发展。

四川省酒业协会会长、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表示,“一会一中心”,推进川酒一盘棋,在建立全要素连接平台,开展调研,制定规划和标准等方面持续助力。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川酒协会不仅是一个平台,还是川酒开启新变局的标志。

整合成立“四川省酒业协会”,是四川省对白酒产业顶层设计予以战略优化,推动“纵向链接上下游、横向整合产供销”的竞合发展局面,从更高水平四川酒业的跨越式发展。

权图酱酒工作室创始人权图表示,酱酒的窗口期只有5—10年,不同规模的企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要坚持精细化营销。

海纳机构总经理吕咸逊提出,酱酒是长周期、重资产的,不可能靠短期的投资和贸易获利。在白酒价格式增长的新周期,贵州白酒应该合理、科学规划发展计划,控制规模、提升品质、价格增长、品牌塑造才是白酒、酱酒未来王道。

更高维度看,川酒与黔酒的竞合发展,将进一步坚定产业信心、提振行业士气,持续激发更多新思路、新模式和新动能,让两大核心产区实现更高水平的跃升,也为酒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探索新路径。

免费加群
线上春糖会,选品享优惠!
对该项目感兴趣?立即询价!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好酒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同类厂家查看(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好酒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贵州赖世家酒业有限公司茅台镇酒厂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j_9998关注

线上春糖会,选品享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