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业迈向存量竞争的调整期时,行业正积极探寻新的增长极,而“出海”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答案。2024年见证了众多白酒企业加快国际化的步伐,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力求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过去一年,中国知名酒企如贵州茅台、五粮液、汾酒、洋河以及泸州老窖等纷纷加快了海外市场的布局步伐,积极寻求发展。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其影响力。
其中,茅台走进近30个国家和地区。从指标数据看,2024年以来,其全年出口销量超过2100吨,营收首次突破50亿元重要关口。高附加值茅台酒的销量突破100吨,同比增长超40%;酱香系列酒销量达到150吨,同比增长30%;五粮液依托已设立的亚太、欧洲、美洲三大国际营销中心,进一步深化了其渗透;汾酒目前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了80多家海外经销商、180多家国外免税店和中国的境内免税店;泸州老窖亮相第24届古巴国际雪茄节,并与哈伯纳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中国白酒品牌与古巴雪茄品牌的首次携手;今世缘携旗下高端产品国缘V9清雅酱香型白酒分别在日本东京和大阪上市,标志着这一中国高端白酒品牌正式进入日本市场;贵州珍酒与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珍酒产品正式入驻中免集团所有国内及海外海关授权许可店面······
除上述企业外,地方龙头酒企与特色酒企也纷纷制定了符合自身特点的海外战略规划,力求在烈酒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例如,仰韶彩陶坊成功走进英国市场,其白酒品牌化案例被英国剑桥大学正式收录用于内部研讨,标志着中国酒文化在国际学术界迈出了重要一步;而以“中国白酒第十三香”定位的大梁茗酒,则与韩国Richio酒类集团合作推出“怷怡朗”轻奢茗香型白酒,成功登陆韩国市场······
可以说,中国酒企正通过建立广泛的国际营销体系、提升品牌形象以及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产品策略等多种手段,积极推动自身的国际化进程。这不仅是对中国传统酒业的一次重大转型,也为酒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city不city”成为2024年的流行词汇,记者禁不住开始思考:在我们积极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同时,是否也应重视“引进来”的机遇?
特别是当前,中国正在逐步扩大免签政策的适用范围,这不仅为国际友人的旅游提供了便利,更为文化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面对越来越多的外国消费者走进中国,如何让这些游客更加了解中国的白酒文化,并有机会品尝,甚至亲临酒厂体验其酿造工艺,值得酒业深思。
综合来看,2024年,中国酒业在更多国家和地区获得了认可和支持,但实现从“走出去”到真正意义上的“走进去”,还需要努力。(文章来源:华夏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