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佛山市白酒市场规模预估为80亿元-90亿元,呈现多元化香型竞争格局。酱香型(35%-40%)和浓香型(20%-25%)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其中,茅台、五粮液等全国性品牌主导高端市场;本地豉香型白酒(25%-30%)以九江双蒸、石湾玉冰烧为核心,主打大众消费,但面临外来品牌挤压。
价格带方面,高端市场(800元以上)受商务宴请和礼品需求支撑,增速持平;中端市场(100元-300元/瓶)占比高(40%-45%),且增速快(15%),消费理性化趋势明显;低端市场(100元以下)因消费升级和年轻群体饮酒习惯变化,预计小幅下滑。
消费场景分化显著:宴席场景偏好浓香型、酱香型中端产品,礼赠场景青睐高端品牌礼盒装,商务宴请则以酱香型为主。本地品牌如九江双蒸依托200年的品牌底蕴,正通过升级中高端产品和终端精细化运营应对竞争,同时,米香型品类在多元化消费趋势下迎来发展机遇,但需解决口感培育周期问题。
市场发展态势:保持小幅增长
当前,佛山市白酒市场整体保持小幅增长,年均增长率约为3%-5%,品牌集中化与中端扩容将成为未来主基调。
01
增长驱动因素
消费迭代:高端、超高端产品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但中端白酒需求增加,尤其是100元-300元的价格带增长率将进一步凸显。
品牌集中化:头部品牌(如茅台、五粮液)持续渗透佛山市场,稳定高端市场份额,推动终端市场扩容。
本地品牌升级:九江双蒸、石湾玉冰烧等品牌逐步向中高端价格带延伸,提升产品附加值。
02
细分市场增长
高端市场(800元/瓶以上):年均增长保持同比持平,主要受益于商务宴请和礼品刚需。
中高端市场(300元-500元/瓶):年均增长3%左右,受益于宴席场景和节庆礼品需求。
中端市场(100元-300元/瓶):年均增长15%左右,从春节期间终端销售情况来看,此价格带销量好。
低端市场(100元/瓶以下):市场份额将小幅下滑,年均降幅约2%-3%。
核心原因:
消费升级:低端白酒消费者逐步转向中端产品。
年轻群体饮酒习惯变化:年轻消费者更偏好啤酒、露酒等低度酒类。
本地品牌竞争激烈:九江双蒸、石湾及红米等品牌在低端市场趋于饱和,品牌内部替代,此消彼长。
03
传统香型(豉香型、米香型):预计市场份额将持平或小幅下滑
核心原因:
外来品牌冲击:酱香、浓香型白酒通过高端化策略抢占市场份额。
消费场景受限:豉香型白酒主要依赖家庭宴饮和大众消费,缺乏高端场景支撑。
04
市场增长或下降的核心原因分析
增长核心原因:
高端化趋势:随着商务宴请和礼品的刚需,茅台、五粮液等高端品牌将保持持平。
品牌多元化:外来品牌通过差异化香型(如酱香、浓香)渗透市场,满足多样化需求。
本地品牌升级:九江双蒸、石湾玉冰烧等品牌通过推出中高端产品(如年份酒、陈酿系列)提升竞争力。
下降核心原因:
低端市场饱和:低端白酒市场趋于饱和,且消费升级导致需求下降。
传统香型局限性:豉香型白酒虽在本地有深厚的消费基础,但缺乏高端化支撑,难以吸引年轻消费者。
外来品牌挤压:酱香型、浓香型白酒通过高端化和品牌溢价抢占市场份额,挤压本地品牌空间。
05
未来市场走向
高端市场持续扩容:茅台、五粮液等全国性品牌将继续主导高端市场。
中端市场竞争加剧:剑南春、洋河等品牌将加大宴席场景布局。
低端市场逐步萎缩:低端白酒市场将逐步被中端产品替代。
香型多元化趋势:酱香型、浓香型白酒将进一步渗透市场。
品牌竞争格局:更加多元化与细分化
从品类分布来看,佛山酒类市场上,浓香型酒阵营为五粮液,第二阵营为洋河、泸州老窖、剑南春,第三阵营为水井坊、舍得、古井、百年糊涂。各品牌市场占比相对稳定,内部呈现出品牌替代性增长特征。
酱香型酒阵营为茅台及系列酒,第二阵营为习酒、郎酒、国台,第三阵营为珍酒、丹泉、潭酒。各品牌持续增长,呈现全档位覆盖和积极渗透的发展趋势,以茅习郎国为代表的头部酱酒品牌为主导,三四线酱酒产区品牌呈现减弱态势。
米香型酒阵营为九江双蒸,第二阵营为石湾玉冰烧、红荔,第三阵营为凤城液、飞霞液等。该品类市占率出现下滑,且结构化升级不明显。
清香型酒阵营为汾酒,第二阵营为红星、牛栏山,第三阵营为汾阳王及汾阳产区品牌,该品类在佛山市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其他香型阵营为毛铺苦荞,第二阵营为西凤、酒鬼、四特、白云边、口子窖,第三阵营目前暂不清晰。该品类仅毛铺苦荞一家独大,呈现稳定增长发展趋势,其他多元化香型呈现碎片化分布,以团购渗透为主。
消费习性变化:高端酒表现平稳,次高端动销承压
春节期间,笔者走访广东佛山市场了解到,高端酒表现平稳,次高端产品动销承压,大众酒表现稳中有升,行业分化趋势明显。
01
捕捉消费者需求变化
受限于外来人口较大,春节期间,佛山消费者互动较少,本地人礼赠优选洋酒,其次为白酒头部品牌,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包装精美、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作为礼品。酱香型和浓香型白酒在礼赠场景中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茅台、五粮液等高端品牌,高度白酒(如52度、53度)更受青睐。商务宴请方面,53度酱香型白酒是佛山地区消费者的首 选,尤其是茅台、国台、习酒、郎酒等品牌,这部分消费群体对促销活动关注度较低,更注重品牌和产品的稀缺性。
春节期间,佛山宴席市场呈现回暖趋势,尤其是企业年会、尾牙、春茗、年夜饭和婚宴显著增长。
佛山地区的宴席用酒价格带逐步下探,从500元-800元/瓶降至300元/瓶左右,大众价位白酒(如100元-300元/瓶)表现尤为突出。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在宴席中更受欢迎,尤其是剑南春、红花郎等品牌,高度白酒(52度)更受欢迎。
02
消费者行为特点分析
消费升级与分化:高端白酒需求下降,大众消费趋于理性,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和品牌价值。
场景驱动消费:宴席、礼赠、商务宴请等场景需求分化明显,消费者根据不同场景选择合适的产品。
品牌忠诚度高:茅台、五粮液等全国性品牌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本地品牌在中低端市场仍有稳定需求。
数字化消费趋势:线上购酒和社交电商(如微信“送礼物”功能)成为新兴消费渠道,消费者更注重便捷性和体验感。
核心营销营销策略分析
01
渠道策略:全渠道融合与精准布局
全国性品牌: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
线上渠道强化:茅台将电商平台(京东、天猫)纳入核心经销体系,推出线上专属产品并提升销售占比;五粮液与抖音、快手合作直播带货,通过“溯源直播”增强消费者信任。
传统渠道优化:茅台、国台、习酒等取消“开门红”政策,减少经销商压货,帮助去库存;泸州老窖通过“扶持大商”策略,集中资源服务头部经销商,前5大经销商销售占比提升至10%。
新兴渠道布局:即时零售成为重点,习酒在佛山区域与酒小二合作即时配送,洋河也与美团达成战略合作,核心目的均为C端消费提供更多便利。
本地品牌:九江双蒸、石湾玉冰烧等
终端精细化运营:九江双蒸在佛山传统烟酒店、强化陈列(每店不低于12面),通过数字化投奖集中引爆大奖定投;石湾玉冰烧通过“主题酒店”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60%以上品鉴会在自有主题酒店举办。
区域连锁扩张:石湾玉冰烧与1919、华致酒行等连锁酒类流通企业合作,扩展社区门店和即时零售网点,覆盖家庭宴席和大众消费场景。
02
价格策略:分级定价与价格带调整
高端品牌:茅台、五粮液、习酒、国台等
价格带下移:飞天茅台(当年份)春节期间实际成交价格仍在2200元-2300元/瓶,单瓶利润降至100元/瓶以下;习酒·窖藏1988虽成交价有所回落,但围餐场景销量提升。
控价稳市:国台·国标春节期间为提价,399元/瓶买赠定制小酒(100ML装)。
中端品牌:洋河、百年糊涂等
中低端市场巩固:终端老板普遍反映,100元-300元/瓶成为春节期间动销快的价格带,核心原因均是消费需求下降,但用酒需求有明显提升,侧面也反映出消费更加理性。
灵活调价机制:习酒、国台针对库存压力,佛山本地经销商可申请单店促销价。
促销策略:场景化促销与圈层渗透
数字化投奖:习酒、国台、百年糊涂等在数字化投奖方面纷纷加大投入力度。
圈层培育:蓝纯通过买赠活动可参加邮轮五日游;茅台在消费培育投入上,提高市场建设费用;珍酒通过消费者扫码信息,邀约核心消费者参加回厂游。
品牌推广策略: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精准营销
文化IP深度绑定:茅台结合经销商节日节气举办文化推广、韶华、公益、读书会等活动,有效触达消费者,推广茅台品牌、茅台文化;洋河深度绑定科技、体育等领域,获取更优质的核心消费者;习酒则坚持走“公益路线”,与政府深度合作,打造核心圈层。
生肖酒成为国潮创新元素: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头部品牌,通过发售生肖酒,营造稀缺性和独特感,针对白酒收藏爱好者、高端礼品市场、商务宴请场合以及个人消费者等不同群体进行精准营销。(文章来源:华夏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