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之前,茅台集团子公司们或将停用集团LOGO(商标)。”
目前,该消息已被大部分江西省内酒商关注并热议,有酒商直接表示,茅台是想彻底切断一些子公司的“不求上进”,逼他们“自食其力”,这样做的好处是,进一步维护了茅台品牌形象,但不好的方面也有,习惯了背靠茅台的产品有可能适应不了竞争。
另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江西省内,已经有多位酒商开始做调研、评估,对茅台集团子公司所出产的白酒产品做“断舍离”,希望能找到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剔除没有自身“硬实力”的产品。
茅台早已开始,这次“更轰动”
熟悉茅台的酒商都知道,茅台方面对于品牌、产品的工作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6月14日和7月13日召开的第六次、第七次党委会上,茅台集团明确将清理整顿51户子公司。
到2019年,在茅台集团2019年度财务、统计工作会暨预决算工作布置会上,李静仁就提出,要加快子公司清理步伐,坚定不移,根据集团三级管控要求,按时完成有关清理任务。
2019年10月10日,茅台集团召开清理整顿各类企业工作推进专题会,表明按照此前计划,茅台集团将在年底前清理56家子公司。在上半年茅台集团已清理亏损、微利、僵尸类子企业29家。
2020年7月,茅台集团又一次围绕工作表态,要加快清理余下的11家微利、亏损、僵尸子企业,目的在于实现提质增效,持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提升企业治理水平。
而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公布的工作具体内容,涉及的范围与影响,明显胜过从前。
按照茅台方面的表述,茅台集团子公司们或将停用集团LOGO(商标)的做法,是从两个方面考量:
一是希望“叫停”子公司的“依赖”,让其真正具备市场竞争力;二是出于维护茅台母品牌形象的需求,不再让“透支”情况持续下去。
对于茅台品牌而言,这无疑是进一步提升品牌高度,巩固核心产品市场地位、价值与价格的“好事”。但对于部分习惯了“背靠大树乘凉”的茅台集团子公司品牌、产品而言,这可能是“晴天霹雳!”
白酒是“存量竞争”、品牌竞争
业内专家表示,茅台集团的子公司们一旦停止使用茅台集团的LOGO,直接的影响就是失去了“品牌背书”与“品质背书”,而这无疑会影响产品的销量与价格。
某段时间之内,这些子公司的日子大概率是不好过的,一面要重新找寻自身的市场定位、定价;另一方面,又要找到自己的品牌突破点,并将其付诸实践。
简单来说,茅台子公司们将迎来一轮的“阵痛”。在此过程中,包括江西省内酒商在内的全国各地酒商,也必然会重新审视与茅台子公司的合作,加码潜力产品,剔除无竞争力产品的行动或许已经在路上。
但必须承认的一点是,作为国内白酒企业的龙头,茅台的魄力、担当与眼光确实佳,在明显能预测到会有“副作用、阵痛”的前提下,仍然可以做到坚持计划的推行。
对此,业内专家的评价是,这可能是茅台的又一次“质变”与“腾飞”。
截至目前,依靠大单品战略快速发展的茅台,已经做到了全国第1,但白酒产业群雄环伺的局面没变,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还在后面,时刻等待良机“冲锋”。
因此,茅台需要更强大的内部硬实力,一是自身过硬,二是子公司产品过硬,部分“糟粕、枯枝”只会拉低整个茅台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我国白酒“走出去”的呼声越来越大,茅台肩头的责任不轻,轻装上阵的聚集打法,对其“走出去”的助力同样不小。
当然,对于茅台集团的子公司而言,当下紧要的问题是,如何说服酒商相信,即使失去了LOGO,依然有足够的竞争力。否则,必将在一片红海市场中,被酒商抛弃。(来源:卖酒狼圈子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