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2025年第1号),正式批准《啤酒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2026年8月1日起实施。标志着啤酒生产领域在能耗控制层面被赋予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将推动企业重新审视生产模式,深挖节能潜力,为行业绿色发展明确方向,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1、标准适用范围
标准规定了啤酒单位产品能源消耗(以下简称能耗)限额等级、技术要求、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
适用于啤酒(不包括工坊啤酒)生产企业的能耗的计算、考核以及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的能耗控制(不包括工坊啤酒,主要考虑到目前工坊啤酒总产量较低)。
2、主要修订内容
相比GB 32047-2015《啤酒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本次修订主要根据GB/T 12723-2024《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对标准的适用范围;“啤酒产品综合能耗”和“啤酒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定义等内容进行修订,同时增加了能耗限额等级要求。
根据GB/T 12723-2024《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第六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取值原则”为依据,将能耗限额等级确定为1~3级。
其中1级能耗Z少,效能Z高,是行业能耗的先进值;
2级是评价新建、改扩建企业是否能够达到准入能耗要求的指标;
3级是评价现有生产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是否满足Z低能耗要求的指标,即行业能耗限定值。
据标准报批稿显示,本次修订,1~3级能耗要求指标较2015版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约13%~23%,体现啤酒行业近年来在节能降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等方面取的显著成绩。
3、标准实施意义
近年来,啤酒企业积极践行节能减排的主体责任,通过自主升级节能型糖化系统、智慧压缩空气系统等多元化节能措施,在探索智能化控制节能技术的进程中,实现了能源使用结构的优化调整。这一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耗能工质的种类与数量发生改变,从而使得啤酒行业的整体能源使用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通过新标准的实施将继续强化企业管理,从生产工艺、设备和质量等方面,全 面提升管理水平,促进啤酒生产企业继续采取措施降低生产能耗、促进啤酒行业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标准正式文本尚未发布,相关细项要求待标准文本发布后解读,敬请关注。点击“阅读原文”,可查阅标准详细信息。(中国酒业协会C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