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主要的戒酒有戒酒硫、呋喃唑酮(痢特灵)和阿朴吗啡。
戒酒硫能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得酒精在体内因降解减少而积聚,产生严重的躯体和心理反应,如恶心、呕吐、心悸、焦虑、脸红、疲乏等十分难受的感觉。呋喃唑酮也有类似的药理作用和反应,称为类双硫仑作用,它引起的反应称为“类戒酒硫反应”。呋喃唑酮还是单氨氧化酶抑制剂,能使乙醇中的升血压物质酪胺在体内分解下降,从而引起血压变化。阿朴吗啡是通过兴奋中枢催吐化学感受区的多巴胺受体,引起呕吐。通过多次,使患者想到酒或闻到酒味,就条件反射性地产生以上不良反应,甚至达到闻酒色变的程度,不敢再饮酒。
(1)戒酒硫小剂量口服(根据患者的反应情况,一般不超过0.25ne,/次),服药一次可维持每日一次的厌恶共5次左右。
方法:服药后次日开始。餐后3—4小时,置安静室内,坐卧均可。首先测量脉搏、血压并详细记录,然后令患者先闻后饮白酒20~60ml(饮酒量要小,以后根据情况调整,在性和反应程度之间找到较合适剂量)。按一定时间间隔测量脉搏血压,待反应高峰后,配合心理,使患者牢记饮酒的危害。疗程以患者建立条件反射为准,即闻酒即吐,或想到酒就恶心或呕吐。如此法每日一次,直至患者对饮酒产生厌恶甚至是恐惧。一般在10次以上,反应过分强烈不能耐受者应及时中止。
(2)呋喃唑酮必须首先达到“呋喃唑酮化”,即体内的血药浓度达到一定高度并形成稳态。
方法:口服呋喃唑酮o.2~0.39/d,连续4~7日,使体内的浓度达到稳态。然后在继续服用上述剂量的的同时,正式开始厌恶:同样在餐后3—4小时开始,方法同戒酒硫。每日一次,一般至少10次。
(3)阿朴吗啡餐后3~4小时开始。予阿朴吗啡2.5~12.5mg/次三角肌皮下注射,等待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后,令其闻、饮白酒。每日一次至少10次。
前两种方法是先饮酒后出现反应,第三种方法是先出现反应后饮酒。前两法反应较重且较难控制,性相对差,尤以戒酒硫为甚,但反应越重患者对酒的恐惧越大,效果越好。后法能够较好控制,比较,但反应一般不重,患者的恐惧心理相对较弱。笔者曾用呋喃唑酮和阿朴吗啡对照,一年内的戒酒效果没有显著差异,但应用呋喃唑酮戒酒的患者中,复饮者相对较少,有一患者数年后依然对当时“饮酒后难受得快要死去”的感觉心有余悸而不敢沽酒。当然,较好的是既又有效,读者可在临床实践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