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东山,字阳升,号高泉。射洪太和镇南郊谢家坝(今属城南王爷庙村)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授兵部主事,累官至右金都御史,曾巡抚山东。编撰有《近譬轩集》40卷,《诗抄》40卷,《诗话》3卷,(《中庸集说启集》1卷,《贵阳图考》26卷,《明近体诗钞》29卷,删正《嘉靖·贵州通志》12卷。宦游中,又曾深入产老酒的即墨等地民间,巡察酒技,搜录工艺,学得酿酒技术--易酒法。告老还乡后,利用其家附近涌泉山"山林茂密,涵濡水源,有泉甚旺,注入涪江"的良好自然条件,自设作坊,躬身实验,将易酒法应用于春酒传统酿造工艺中,固态发酵,固态蒸馏。用射洪粒大色匀的高粱、糯米、小麦为原料,以涌泉山水为酿酒用水,在中伏用高粱、糯米、小麦混合于恒温室内踩曲,并投放一年选用,酿成之酒再经过封缸贮藏经年而用,终于生产出了兼传统春酒风味又独具特色的新酒。其酒浓香馥郁,沁人心脾,"一酌饮来甘若醴,浑然仿若酒中仙",世称"秘得仙酒"。此酒问世后名驰遐迩,蜀人称为"谢酒"。"谢酒"在酿造工艺与质量上,都比以前更进了一步,春酒的优点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使"美酒之乡"的声誉扬播全川。四川抚军饶景晖饮此酒后,拍案叫绝,写诗赞颂曰:
射洪春酿今仍在,
一语当年重品题。
向使少陵知此味,
也应随酒入新诗。
把谢酒看作是当年的春酒之再造,相信如果诗圣杜甫品了此酒之后一定也会写出新诗。这里的少陵即杜甫,因为杜甫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后世称他为少陵或杜少陵。
到了清代,射洪酒业大兴,谢酒流行,然民间仍俗称春酒。乾隆年间,县内酿造谢酒的作坊达一百余家,县粮大半耗于酿酒。民饮谢酒成俗,逢年过节,吉日良宵,莫不饮之,而文人雅士相会更是少不了谢酒助兴。一年初夏,嘉靖举人赵燮元与冯宣猷、聂浑庵、张莹塘、张远峰、万峨邱、杨松岩等人,聚于吴春圃家中。时冯宣猷、吴春圃年皆八十,万峨邱年八十五。几位老人饮射洪佳酿共庆寿辰,主人并赋诗志贺曰:
绿水名园绮丽川,
金华秀气蔼江烟。
主人悬榻藏佳酿,
待客看花似旧缘。
官到退休清是福,
吟耽风月乐为天。
寿星此日应重见,
八秩三人共引年。
道光年间拔贡夏绍庸也曾用射洪美酒宴饮友人,并题赠《广寒书院招饮胡若卿别驾》一诗,诗云:
春风吹绿上庭梧,
桦烛光中倒玉壶。
清咏欲联何水部,
夜游不惮李金吾。
倘逢北苑名流笔,
须写西园雅集图。
从此广寒添故事,
月宫谈宴有仙凫。
谢酒在清未仍为民众喜爱之佳酿,民国初年后,因白酒流行,谢酒逐渐失去地位,仅柳树沱一二家作坊沿袭此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