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葡萄酒传统风格及历史渊源(一)

2012/7/9 9998.TV好酒百科

凉州位于东经101°59′35″至103°23′40″、北纬37°23′15″至38°12′45″之间,地处我国地理位置腹地,河西走廊东部,东接古浪石峡,南靠祁连雪山,西邻茫茫草原,北连腾格里沙漠,分别与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勤县、永昌县和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接壤。东西长122公里,南北宽90公里,总面积5081平方公里。自古以来,以其“通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重要地理位置而成为西北战略要地,沟通中原和西域及亚、欧、非各国的交通要冲。

凉州地名由来较早见于《地理风俗记》,书中记载:汉武帝元朔三年改雍州为凉州,以其金行,土地寒凉故也。因地处西方,常寒凉而得名。

凉州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山川壮丽,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部为祁连山地,海拔2000~3260米,冰峰峻峙(音至,耸立),是大自然赋予的“天然水库”,也是境内河流供之不竭的源泉,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水利资源;中部系走廊高平原,海拔1400~2000米,地势平坦,耕地广布,渠道纵横,灌溉便利,形成走廊中部的一块天然绿洲,是主要农业生产区;东北部是八十里大沙漠和四十里大沙漠,属腾格里沙漠一部分,海拔1500米~1700米,部分区域水草丰美,利于畜牧。

凉州区位于北纬38度线上,正好处于北纬30-40度世界种植葡萄的“黄金”地带。土壤为中性到弱酸性沙壤土,是酿酒葡萄较适宜的生长土壤,当地出产的葡萄与世界上较着名的“波尔多”地区葡萄品质相近,是生产优质葡萄酒必不可少的原料;年均降雨量(走廊平原区)162毫米,年均日照时数为296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7%,太阳年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139.5千卡,日照时数与太阳辐射量均超过同纬度上的石家庄,甚至超过纬度低得多的广州,在植物栽培方面蕴藏着极大的光能资源与增产潜力;昼夜温差大,特别时6-9月份,昼夜温差在14℃左右,水热系数小于1.5,为葡萄的成熟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之降雨量少,气温高,很少发生病虫害,葡萄种植基地远离城市工业区,无工业污染,是国内公认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得天独厚的葡萄资源加上先进的酿酒技术,所产葡萄酒甘冽爽口、纯净旷远,酒香清新幽雅、醇美柔润,口感细腻柔和、丰满协和,品质。

凉州地处西方寒凉之地,同世界上其他生活在寒凉之地的民族一样,饮酒颇为普遍,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酒是多种灵感的诱发剂,加上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官方和民间一直长盛不衰。

凉州酿酒历史非常悠久,在4000年左右以前的齐家文化遗迹皇娘娘台墓葬中就有酒具出现。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巡到达赤乌,赤乌首领曾献酒迎接。赤乌就是乌孙,先秦时驻牧于凉州一带。葡萄原产于中亚细亚,后传到欧洲,随之出现了葡萄酒。从公元前134年起,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线(即丝绸之路开通),西域物产如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豆等作物经河西走廊传入中原,还招聘了许多酿酒艺人。之后,汉武帝于太初二年(前103)派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国,胜利后又引进葡萄品种、种植技术和酿酒技术到凉州。从《史记》“大宛以葡萄酿酒”和《汉书·西域传》“大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斛,久者至数十岁不败”、“汉使采葡萄、苜蓿种归”等记载来看,葡萄及葡萄酒原产西域,汉时传入凉州,后又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东汉凉州葡萄已负盛名,凉州葡萄酒也以味美醇厚驰名遐迩,显赫于京师。《汉书·地理志》载,凉州“酒礼之会,上下通焉,吏民相亲”;《艺文类聚》卷八七引《续汉书》:“扶风孟佗以葡萄酒一升遗张让,即拜凉州刺史。”这是我国较早关于葡萄酒的记载。可见,凉州是国内酿造葡萄酒较早的地区之一。《后汉书·孔奋传》载“……时天下大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反映了当时凉州贸易繁荣,经济发达。在这种背景之下,酿酒业的发展也就是自然的了。在凉州旱滩坡汉墓群中出土的大量陶耳杯、漆耳杯,磨嘴子汉墓群中发现的大量绿釉陶耳杯、木耳杯,雷台汉墓中出土的鎏金铜樽酒具等,都可以说明当时凉州的葡萄酿酒业已相当发达。

火爆酒业圈的微信公众平台
线上春糖会,选品享优惠!
对该项目感兴趣?立即询价!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好酒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同类厂家查看(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好酒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贵州赖世家酒业有限公司茅台镇酒厂

客服中心

选择好产品,代理好品牌!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j_9998关注

线上春糖会,选品享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