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饮酒的传统习俗
酒俗是民俗的重要组织部分,所包含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从古老的祭祀礼仪,到婚丧嫁娶,从庆典迎宾,到时令节气;从修房盖屋,到居家外出;从亲友相会,到休闲旅游;从远古文明的肇兴,到现代人的生活,都与酒俗密切相关。在石家庄,酿洒、饮洒的历史远远早于奴隶制国家的产生,甚至早于部落首领制的诞生。所以,酒俗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民俗。
1、祭祀酒俗
祭祀,即祭祖、祭神或以某种仪式纪念死者。我国具有悠久的祭祀文化历史,祭祀与传统的神鬼文件,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祀酒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石家庄是酿洒技术的发祥地之一,也是祭祀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酒文化与祭祀相结合,就产生了祭祀酒俗。石家庄地区的祭礼酒俗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端倪,正定南杨庄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发现的盛酒的长颈陶酒壶,就是当事人们用酒祭祀死者的佐证。
进入奴隶制社会以后,祭祀酒俗成为奴隶主强化统治的一种手段,借此来残害奴、愚弄奴隶,维护他们自己的统治权威。在藁城台西商代遗址的祭祀坑中发现的被残杀的奴隶残骸和酒器,是当时残酷而无情的祭祀酒俗的真实写照。为了严格奴隶制的祭祀酒俗,商周时期的奴隶主统治者逐步建立了体系完善的一套体制。从酒器到祭礼,从仪式到酒的酿造,都有十分具体的规定。在石家庄发现和收藏的大量青铜酒器,有不少就是祭祀用的礼器。譬如在辛集、元氏、无极等地发现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卣,正定出土的青铜尊、彝等器物,就是奴隶制社会祭祀用的酒器。文字中的“鬯”,也是祭祀酒俗的产物。它的原意是指一种祭祀降神用酒,是用郁金香酿黑米而成。《周礼·春宫·郁人》记载:在奴隶主祭祀活动中,专门有一种职业,称为“鬯人”,“掌供柜鬯而饰之。”负责“和郁鬯以实彝而陈之。”唐代贾公彦疏云:“郁金之草,以其和鬯酒,因号为鬯草。”由于这种祭祀酒俗和祭祀酒礼,产生了鬯、鬯人、鬯祀等一系列词汇,可见祭祀酒俗对文字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2、祭山酒俗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石家庄是传统的山水神祗祭祀文化中心之一。位于石家庄市西南方25公里的历史文化名山封龙山,是河北乃至的祭山文化的中心之一。尤其是历史上保存或记载下来的有关祭祀山神的六七通重要的汉代碑刻,不仅是古代碑刻的灿烂瑰宝,而且是祭祀酒俗的活化石和文化见证,其历史文化价值并不于石家庄,而是酒文化和祭祀文化、石刻文化和书法文化的灿烂结晶。譬如在刻立于东汉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元氏封龙山之颂碑》记载:当时有常山相(原为恒山国,因位于北岳恒山之阳而得名。汉文帝元年因避文帝刘恒名讳,改为常山国。)蔡仑等官吏主持祭祀活动,反映了当时常山国的祭礼酒俗。
祭山祈雨,是的传统民俗,这种民俗与古代封建礼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历人封建王朝都把祭礼山神祈祷风调雨顺作为一种礼制规定下来。
臂如唐代“开元礼”中就规定:“诸州县旱则祈雨,先社稷。又祈界内山川能兴去雨者,……若岳镇海读,州则刺史上佐行事;其余山川,判司行事。县则令丞行事。祀用酒脯醢;报以少牢。”为了祈祷降雨。封建朝廷专门对祈祷和回报降雨形式的祭礼作了明确的规定,甚至用什么酒肉、哪种牲畜,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祭祀礼制。这种礼制年复一年地世代沿袭,逐渐形成了千古不变的礼仪,在老百姓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在民俗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直到现代,人们在祭祀已故的亲人或是祭祀民间崇尚的神仙、佛道先贤时,仍然采用传统的祭祀酒俗,祭酒行拜,以示虔诚。
3、祭祖酒俗
祭祀祖先,是历史悠久的传统风俗。从远古时代对族氏图腾的祭祀,到周礼中对牢的祭礼,从汉唐时期对祖庙祭祀的礼制,到明清时期民间祭族谱、祭祖坟、祭家庙、祭灵牌等祭俗,反映了古人对祖先的崇拜和怀念;也反映了古人对怀古、寻根的一种传统观念。而在这种传统礼俗中,酒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从两汉到魏晋隋唐时期,祭祀祖先的风俗与封建的祭祀礼制进一步结合,并且逐渐通过封建礼制向民俗中渗透,成支支配祭祀民俗的一种礼制,并影响到我国各地、各民放祭祀民俗的发展。到元代,祭祀祖先开始使用葡萄酒。据《元史·世祖相纪》记载:至元十三年九月已亥“享于太庙,常馔外,曾野豕、鹿、羊、葡萄酒。”
明清时期,石家庄地区的祭祀酒俗在各地县志中均有记载。譬如民国“井陉县志料”第十编“风土”中有“祭墓”一条,其中说:“如清明、如中元、如废历十月一日,如父母生日与祭辰,例皆饶化纸钱,供以香烛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