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药理作用,古代医学家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养生要集》说:酒者“节其分剂而饮之,宣和百脉、消邪却冷”。《本草纲目》说:酒“少饮则和血,壮神御寒”。“开怫郁而消沉积,通膈噎而散痰饮,治泻疟而止冷痛”。
关于酒的药理作用,人们通过实践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驱寒
尽管酒的品种很多,但其共同的成分是酒精,即乙醇。酒进入人的体内后,酒精便开始燃烧(气化),而产生的热量便被人的机体吸收。通常情况下,每一克酒精产生的热量约为7千卡。人体每公斤体重每小时可气化酒精0.1克左右。所以饮酒实际上是对人体进行热能的补充,人有了足够的热量,自然就增加了御寒的能力。
2、助消化
酒是以粮食或水果为主要原料的,因此酒中含有多种人体健康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如酒中所含有的氨基酸和一定数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这些营养成分都能对人的胃产生刺激作用,适量饮用低度酒,可以增加胃液的分泌,增进食欲并帮助消化。
3、
酒中的酒精成分对人的大脑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以使产生兴奋,促进血液循环,如当人还没有完全失去知觉或因脑贫血而晕倒时,喝上一点酒,就可以很快恢复常态。
4、舒筋
由于酒中的主要成分酒精,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它可以替代某些药品,对人的外伤产生消肿、去痛的功效。我国民间早已普遍使用酒来为扭伤或因寒湿引起疼痛的患者进行摩擦,就是利用酒可以舒筋的作用。此外,由于酒精的挥发性强,用酒为中暑、发高烧、抽筋或惊厥的病人在身体上擦拭,就是利用酒精蒸发时可以带走大量热量的原理来降低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