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节庆、婚嫁、寿诞、修房造屋、手工工匠饮酒习俗

2017/8/10 9998.TV百科专题
导语 陕南位于秦巴山区中心地带,是个出酒的地方,陕南山区,民风淳朴,民性豪爽,民俗好客;加之气候湿润,山区劳动强度大,人们爱喝酒,也能喝酒,凡朋友

浅谈陕南酒文化与酒俗

陕南位于秦巴山区中心地带,是个出酒的地方,陕南山区,民风淳朴,民性豪爽,民俗好客;加之气候湿润,山区劳动强度大,人们爱喝酒,也能喝酒,凡朋友相聚,佳节庆典,婚丧嫁娶,重要生产生活活动,必置酒款待,一醉方休。

陕南山区农家,每值秋收以后,几乎家家都酿酒,户户储酒,人人饮酒。据调查,陕南一般农家一年要喝300~1100斤酒。除待客而外,主要是自饮。

早酒。每日清晨,下地干活之前,许多农人都空腹喝两三盅酒,已成习惯。说什么“早酒三盅,一天的英雄”,“早酒三盅,一天的威风”,干起活来格外有劲。城镇也有一些市民,早上买一个炕炕馍或一块饼,打二两散酒喝。

晚酒。即睡之前,空腹饮酒两三盅,农村许多人已成习惯,说晚酒有催眠、解困、除乏、养生的作用。说什么“万事不如杯在手,一生几见月当头”,“三杯饮饱后,一枕黑甜余”。

陕南酿酒历史,陕南酒文化渊源

陕南山区酒风甚烈,故民间俗语说:“无酒不成礼仪,无酒不成敬意,无酒不成宴席”,宴席上大盘上菜,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频频劝酒,猜拳行令,觥筹交错,不喝个酩酊大醉,休想停杯散席。所以陕南饮酒习俗历史悠久,酒文化灿烂多姿。

陕南的酿酒历史和酒文化的渊源,几乎与中华民族的酿酒历史和酒文化的发展同步。从陕南安康出土的大量陶器来看,大多数是储存水和酒的容器。正如有些学者所说:“耕而作陶”,“在原始社会食物生产的重大变革中,陶器的出现,是继人类用火之后较伟大的谷物生产技术和饮食方式的革命。”

随着制陶业的产生,使谷物的炊煮、食用和运输、贮存有了,也利用食物发酵而滋生了酵母菌,为酿酒技术创造了条件。安康汉滨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陶瓮、陶罐、陶樽等陶器,能够贮存谷物、水、酒等液态食物,特别为酿酒提供了可使用的容器。这种贮酒容器,一直沿袭到现在。

陶质酒器作为酒文化的原始载体,较能说明问题的是汉滨区柏树岭出土的厚壁敞口瓮和柳家河出土的一件彩陶壶,陶壶上有三个小口,短颈、圆腹、平底。除中间一个小口外,肩部另开有两个小口,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此种器物据陕西省文物考古所研究人员称,为史前装“咂酒”的容器。三个小口可供3人插入竹管同时吸饮。这种饮酒风俗,在陕南巴山老林,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随处可见。

陕南节庆饮酒习俗

陕南在一年中的重大传统节日里,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年节饮“团圆酒”,初一“喝春酒”,元宵节饮“看灯酒”,清明节饮“祭祀酒”,端午节饮“雄黄酒”,七夕节饮“情人酒”,中元节饮“老客酒”,中秋节饮“桂花酒”,九月重阳节饮“菊花酒”,等等,饮酒的名目繁多,每当散席时,“家家扶得醉人归”。

1、春节。大年初一,俗言:“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门,初三四里拜左右邻”。初一家家户户吃饺子,也炒几个菜,一家人围桌饮酒,共贺新春,谓之喝“新春酒”。初二以后,有客登门,主人已准备好一桌酒菜,招呼客人入座,要首倡举杯,共祝新年吉祥如意、健康长寿、四季发财!陕南酿酒历史,陕南酒文化渊源

2、元宵节。又称灯节,即正月十五,是日午备办丰盛酒肴,全家聚餐,尽情饮宴,庆祝过年结束,谓之“看灯酒”,入夜家家门前张灯,户户灯烛通明,猪圈、牛棚、水缸、米缸内都燃点灯烛,谓之“三十晚上火,十五夜里灯”。晚上观灯,吃元宵。还要给祖坟上“送灯”。浅谈陕南酒文化与酒俗

3、清明节。清明扫墓,由来已久。家家都要到祖先坟墓上去扫墓培土、杂草,焚香烧纸,设酒祭奠。家中午时也设宴备酒,谓之饮“祭奠酒”,不忘祖先恩德。一些较大的家族,还在祠堂里办“清明会”,举族饮“祭奠酒”,以示纪念。

陕南婚嫁饮酒习俗

婚嫁是人生的终身大事,从启媒到结婚的整个过程,是少不了各种宴席喜酒的。今天一起来看看陕南婚嫁饮酒习俗。

1、启媒酒。现时男女婚姻自由,但男女双方有意,还得请个媒人从中牵线搭桥,沟通双方父母的联系。一般由男方请媒人向女方家提亲。请媒人要向媒人送四色水礼叫“启媒礼”,请媒人喝“启媒酒”,俗言:“是媒不是媒,嘴上抹三回”。

2、过门酒。通过媒人男方向女家提亲,女方答应后,男方备礼同媒人一起去女方求婚。提亲后,八字又相合,然后女方父母兄妹亲族,要带上姑娘由媒人引导,到男方去“踩门户”,即察看家庭情况,陕南叫“过门”,男方备酒肉宴席款待女方来客,谓之喝“过门酒”。

3、订亲酒。男女双方同意后,举行订婚仪式,男方备礼在媒人的带领下,去女方拜认直系亲属,为“认亲”,将婚姻关系正式确定下来,女方备酒席,请陪客,招待男子、亲朋和媒人,称“订亲酒”,“订亲酒”也可在男方举行。

陕南寿诞饮酒习俗

一个人从出生到寿终,是漫长的生命历程。做父母的首先要记下儿女诞生的年月日时。现时的履历表和身份证也要填写出生年月这一栏,可见它是人生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生辰这个日子,亲朋欢聚一堂,置办酒席乃人之常情。

1、汤酒。又叫出生酒。“汤酒”一般打十朝或做满月时举行。婴儿出生十天或满月之后,娘家亲友和男方亲友,要来送礼祝贺,称之“送汤”。主家要摆几席酒宴款待,俗称“喝汤酒”,也叫“十朝酒”或“满月酒”。一般家庭打了“十朝”就不做“满月”了,二者只办一场;有钱人家,既打“十朝”,又做“满月”。

2、周岁酒。孩子满周岁的那天,是人生的前列个生日,娘婆二家的亲友要来为孩子贺岁。家人要举办“抓周”仪式,称为“抓岁岁”,以预测孩子的智商和前途。并要设酒席招待宾客,谓之“周岁酒”。

3、十二周岁酒。陕南民间习俗认为,孩子长到12岁,已由童年进入少年,魂已全了,神鬼不敢来侵犯,所以十分重视12岁生日,亲友要来祝贺。寄魂在庙的孩子要还愿“赎身”;戴项圈和长命锁的要拈香设祭,斩断项圈和开锁;拴红绳的也要剪断红绳。主家要置酒席款待宾客,称喝“12岁酒”。

陕南重要生产活动饮酒习俗

陕南水乡水田面积较大,一年中的重要农事活动,都有设酒席的习俗,下面是陕南重要生产活动饮酒习俗。

1、插秧酒。又称栽秧酒。插秧是农活中的头等大事,每年“小满”前后的插秧季节,时间紧,劳动强度大,家家户户都要备办酒席,喝“栽秧酒”。俗谚说:“栽秧酒,家家有”,由来已久。庄稼人把插秧当作一年丰收希望的盛事,其隆重和酒席丰盛程度,如同过喜事一般。主家备办酒席,让帮工尽情享用。多数家庭还特意把嫁出去的姑娘接回娘家,共饮“栽秧酒”。

2、打谷酒。辛苦一年,到秋收打谷时,正是收获劳动成果的时候,这时又常多阴雨,如不抢时抢收就会造成的损失,打谷子劳动强度大,家家户户都摆酒席,喝庆丰收酒。

3、狩猎酒。陕南山区,山大人稀,害兽出没无常,危害庄稼,山里人喜欢狩猎。打野猪要人多,打死野猪的猎手,先从猪脖子上扯一撮毛粘上血贴在火枪点火处,意在祭枪和祭山神,朝天放一枪,通知大家前来分享胜利果实。山里人热情厚道,猎人打到野物,至今仍继承传统规矩分配:“上山打猎,见人有份”,除开枪击中者,猎狗豢养者,撵山者多分一些外,其余连赶来看热闹的目击者都平均瓜分一份。即使你无法带走,也要请你喝一台酒,猎手们才高兴,称为“狩猎酒”。

陕南修房造屋饮酒习俗

陕南民间认为修房造屋是人生的创业大事,一个人一生顶多能修1~2次房,故应备酒席约请亲朋、工匠饮酒祝贺。下面是陕南修房造屋饮酒习俗。

1、破土动工酒。地基整平后,要择黄道吉日、吉时良辰,先按方位图纸放线,方可破土动工挖基础。“破土”之前,主家要用香火祀祈山神土地、鲁班大师,请泥、木匠、宗族长辈施礼祝福,在“破土”处奠酒。尔后,手端一个盘子向东西南北中五方敬撒“五谷”和盐茶米面祈祝。并置办酒席,款待工匠、亲友、邻居,称“破土酒”。

2、立门酒。陕南民俗认为,门是内外空间分隔的标志,是出入一户的通口,因此称一家一户为“门户”,它关系到一家一户人的凶吉祸福、财运、健康、寿命,所以陕南人历来十分重视门的处理。立门要择吉日良辰,在门框上方中间要悬挂红布一块,用红纸书写“立门大吉”四字,除焚香放炮而外,还要设酒席款待工匠,以庆贺大吉大利,谓之“立门酒”。

3、上梁酒。上梁是民居建筑习俗中的重要一环,民间十分重视,要在梁的正中悬挂红布一块,并用红纸写上“上梁大吉”四字,还要唱“上梁歌”,设酒席款待工匠和帮工,谓之“上梁酒”,以示庆贺。

陕南手工工匠饮酒习俗

陕南开发较早,资源丰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曾容纳了大量的南北移民,其中有各种手工业工匠来此定居谋生,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这些工匠也形成了许多饮酒习俗。

1、拜师酒。诸匠收徒弟,先经人介绍,如蒙同意,由家长设酒宴,携子弟登门拜师,先拜行业祖师,再拜师傅,请人书写“徒弟字”,酒肉款待师傅,谓之“拜师酒”。“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2、出师酒。一般学徒期为三年,学徒期满,徒弟要办“出师酒”,师傅赠徒弟工具一套,以示“衣钵相传”。

3、开张酒。手艺人讲究吃喝,工匠年初给某家做活,称为“开张活”,主家、工匠同道“开张大发”,“恭喜发财”。主家设酒宴相待,工匠推谢后入席共敬畅饮,称为“开张酒”。

酒业圈火爆的微信公众平台
线上春糖会,选品享优惠!
对该项目感兴趣?立即询价!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好酒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同类厂家查看(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好酒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贵州赖世家酒业有限公司茅台镇酒厂
线上春糖会,选品享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