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也许大家对贵腐酒很少了解,它其实是源自匈牙利的一种珍贵的甜葡萄酒,因利用葡萄皮上得被称之为“贵腐霉”的作用酿制而成,故名“贵腐酒”。我们来学
有关葡萄贵腐酒的起源及传说有许多种说法,现整理如下,仅供参考。
德国:贵腐酒在德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起源根据记载较早产自莱茵河的约翰山堡酒庄,当时这家酒庄归教会所有。1775年,快到了葡萄成熟的季节,主教大人出外开会去了,修士们就派人去请示主教啥时候采摘葡萄,不料派出的人在途中患病,于是就耽搁了回去报信的时间,等他赶回来时,葡萄已成干果(染了灰霉菌),修士们一尝果粒香甜可口,于是就采下来做出了闻名于世的贵腐酒。还有另一个故事,说德国有一个严厉的主教,他控制着多个葡萄园,而且对工人们相当刻薄,偶一违令,便施以重罚。这位主教爱外游。某年外游前召集了各工头训示,并声明无论如何,要等他下令才可以采摘葡萄酿酒。料不到这次他因事而误了回程,葡萄成熟到过分了,工人们谨记住他的“指示”,不敢自作主张去采摘,任由葡萄在树上腐烂了,心中却暗自高兴。主教回来后,当然懊恼,但又不敢发作,惟有吩咐即行采摘并用来压榨酿酒,却没料到,酿成的却是黄金般珍贵的甜白酒。
匈牙利:据说世界上的贵腐酒较早起源于匈牙利,大约是在1650年,为此还有一个故事,说是在1650年托卡依Tokaji城与土耳其帝国发生战争,从而导致葡萄延迟采收,因此而发明了贵腐酒。还有一个传说有一年因葡萄收获得太晚了,受“贵族霉”感染的葡萄呈半腐烂的干瘪状态。通常人们只能将其遗弃了,但有一位名叫托卡依的匈牙利果农却利用它酿成了口味异乎寻常的甜酒,被人们称之为“帝王葡萄酒”。
法国:苏德纳Sauternes地区甜酒生产历史起源于400多年以前,相传伊盖姆酒庄的主人酷爱打猎,在一次狩猎出行前他叮嘱酒庄工人一定要等他回来后再采摘葡萄。结果迷猎晚归,酒庄100多公顷的葡萄全部感染上了贵腐病,一年的辛勤劳动眼看就要付之东流。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损失,他决定剔除已经干枯的葡萄,剩下的依然像往常一样装桶发酵。结果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腐烂葡萄做出的酒不但口感圆润甜美,而且还用有金子般的黄色。从此以后该酒庄就沿用这种方法酿酒,其他周围的酒庄也相继效仿,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苏德纳甜白葡萄酒产区。又有一种说法是,1830年苏德纳Sauternes地区的LaTourBlanche酒庄主人把从德国学到的酿造贵腐酒技术带回波尔多,然后传授给当时的伊盖姆酒庄的主人 MarquisdeLurSaluces之后才开始有法国贵腐酒。顺便说一下,Sauternes目前在国内除被翻译成苏德纳以外,还被翻译成索丹、苏玳、索泰尔纳等。
贵腐酒的酿造
要酿造贵腐甜白酒,必须使用感染了贵腐霉菌(Botrytiscinerea)的白葡萄。这种微小的霉菌会使葡萄失去水分,因而糖份增浓。
主要:Semillion榭密雍葡萄具有皮薄容易感染霉菌的特性。故为酿造波尔多贵腐甜酒较主要的品种。例如ChateauClimens就采用的Semillion,而一般酒庄约只使用70到80%左右。
金黄(dore):九月底,葡萄由青黄色变成金黄色。此时葡萄已相当甜,每公升含200公克以上的糖分。
烂满(pourriplein):葡萄感染徽菌后,由金黄色变成红褐色。
糖渍(confit):菌丝穿透葡萄皮吸取葡萄内部的水分和糖分,经过这样的脱水过让糖分含量变得更加浓缩,葡萄干缩成所谓的。
糖渍(confit)时就能采收,这时甜度已高达每公升340克的糖分甚至更高。
一、温度恒定
温度是储藏贵腐葡萄酒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样重要的是保持温度的稳定性。酒的成分会随温度的高低变化而受影响,软木塞也会随温度的变化而热胀冷缩。
二、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在65%为长久储藏之较佳环境。
从酒标上来看,标有Noble或者Botrytis的
贵腐酒较常见是NobleSemillon。此外,还有一些是看产地的,产地的名称就是指贵腐酒,如法国的苏岱(Sauternes)、巴萨克(Barsac)、蒙巴兹雅克(Monbazillac)、苏西尼涅克(Sausignac)、凯迪亚克(Cadillac)、露比亚克(Lupiac)、山的圣十字(SaintQoi)(duMont)等,这些都是贵腐酒。此外还有阿尔萨斯的SeleCciondeGrainsNoble、卢瓦尔山谷(Loire)地区的VouvrayMoulleux、匈牙利托卡伊(TokajiAszu)、德国的等级TBA(Trcckenbeerenauslese)也都是指贵腐酒。每个产区因使用的葡萄品种不同,酿制方法差异,贵腐酒的口感也不尽相同。由于贵腐酒甜度非常高,所以建议冰到10-12摄氏度时再细细品尝,若在品尝前能够醒1-2个小时,风味会更好,配餐适合搭配各式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