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喝酒,有很多原因。
有人嗜好喝酒,看到酒就像看到初恋情人,
「可以大战三天三夜」
有人喝酒是应酬之需,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盛情难却不得不喝」
更多的古人们则是意在酒外,
「杯里装的是千里外的乡愁,
是久未谋面的妻儿,是沙场埋骨的战友」
左拥右抱的应酬酒局太无聊,
擦鼻涕抹眼泪的消愁酒又太负能量,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爱酒如命的那些人,
仗义唐朝扛把子:
李白
说到酒,不得不提李白。
在浪漫主义的民间传说里,
李白的死是因为醉酒过度跃入江中捞月导致溺水。
这一说法并不可考,
但足以说明大家都知道李白嗜酒的厉害。
李白喝起酒来有多不要命?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酒桌面前,老儿都使唤不动。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虽然说三百杯是在充胖子,但李白这哥们儿的酒量,一天半斤八两看来是没问题。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李白的座右铭是,再没钱也不能不喝酒。
有了美酒相伴,李白的这辈子过得也是任性到不行,年少学武,劫富济贫,杀人红尘中,干架多如麻。左手一壶酒,右手一把刀,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
“我喝酒杀人出门带刀爱打群架,
但我是个好男孩——李白”
死了都要喝的魏晋酒鬼:
刘伶
关于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故事,读书再少你也一定知道个大概。这个时代的名士们都爱喝酒,但酒品酒风各有各的不同。七个人里,任性让人没眼看的就是刘伶。和喝酒避世的山涛阮籍,喝酒养身养心的嵇康不同,刘伶喝酒的风格是,痛饮豪饮喝到挂为止。
《世说新语·任诞》里记载说:“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喝酒喝到裸奔,这么不走平凡路的也只有刘伶一个了。
在史书里有人记载过刘伶的名人语录,“伶常乘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锄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饮酒是他人生的至乐,只要能满足饮酒得生命快乐,也可死而无憾了。这等酒痴的高度,后辈酒鬼们只有跪着的份。
宋朝酒局头号黑名单:
苏轼
各位酒场老司机都深有感触,招人讨厌的酒品莫过于嗜酒如命却酒量不行,喝到断片还让你把他抬进家门。坐拥大宋万千少女粉丝的苏轼,就是这样的一个酒桌杀手。
在《东皋子传》中他写道:“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五合酒是多少?五合等于一斤,古代酒液的度数和啤酒差不多,也就是说,苏大学 士花了一整天的时间,连一瓶啤酒都干不掉,这酒量也是怂到令人称奇。不过苏轼自己对酒量小的缺点倒是非常满意,别人喝三坛都倒不了,自己一杯就能进入朦胧 的仙境,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开心?!
在他的另一首词里,苏轼还将他的断片经历用诗意满满的词写了出来。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这场断片到底有多糟?醉而复醒,醒而复醉,醉醉醒醒,到家已经是三更半夜,连门童都不给他开门。但是,这位酒量奇小的乐天派酒鬼在朦胧之中还是体会到了人生的乐趣。去他哔的名利仕途,官场的小船说翻就翻,老子不如喝个痛快!
不仅如此,苏轼除了喝买来的酒,还是一名酿酒专家,用蜂蜜掺杂蒸面发酵的蜜酒,用生姜肉桂酿造的桂酒等等都是出自他手下的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