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座后,照例是给各位倒上满满的白酒,据介绍说是“青海的茅台”,到现在我也没弄清楚那是什么牌子的酒。一番敬酒之后,烤全羊刚端上来,就见主人的助手双手托来一白搪瓷盘子(当地称为酒台子),上面放着盛满白酒的6个小盅子,主人站起身来,端起自己的酒杯,请LD把那6小盅都喝了。据说6盅有“六六大顺”之说,另外也有敬4盅的取“四季发财”,8盅为“八福长寿”。LD盛情难却,只得一一喝下。接着,又分别把酒台子里的酒倒满,一一给我们客人敬上。主人站着,客人则只许坐着喝,倘若也站立起来,则要重喝,这也是他们对客人的一种尊重吧。
一圈过后,还没等多久,主人带来的陪客又站起来,同样是如此的一圈。两LD也已年过半百,百般解释后,加上是母校的师长身份吧,主人也就网开一面,只要求干了一盅,于是我们在下的也就一一效仿,这样几个主人的陪客轮番过来,应该只有1钱酒量的老四早已是晕晕乎乎的了。
在我们的“不解”眼神中,主人解释了这里的饮酒风俗,一般的请客吃饭,主人往往带有多名陪客,有时人数甚至要超过客人,就要营造一种热闹的气氛。照理客人们还应该进行同样如此的程序,给主人们一一敬酒。接着还有的重头戏是划拳喝酒,大拳、小拳、小蜜蜂、洗刷刷、老虎杠子、一字拳,五花八门。如此下来,几瓶子白酒肯定矛(没)有哈了。到一个个全都双腿发软,两眼发直,大家才算尽兴了。
江南把饮酒称为“吃酒”,一般是吃葡萄酒或黄酒,应该是用小口的,都不是属于大口、大杯量级的,大概也是与这酒量有关吧。青海人爱喝酒:同学之间、亲朋之间,高兴了,走!喝酒去,庆祝庆祝;不高兴了,走!喝酒去,放松放松。下雨、下雪、天阴、天晴都有喝酒的理由。“过阴天”、“过光阴”是他们的口语,暗示喝酒去。青海人能喝酒,有俗话说:青海的麻雀都能喝二两。还有这样的说法:世界白酒销售量,莫斯科,西宁第二。在此我们开了眼,领教了所谓大杯喝酒,大口吃肉的场景。虽然我们免了一个半程序——客人敬酒只用1小盅,也不划拳了,即使是这样,老四自感酒量至少增加了10倍。
酒能助兴,酒能消愁,酒能御寒……,但也有酒能乱性,酒能伤身,酒能误事……,更不用说醉酒了。愿天下的人们以酒会友,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