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河谷的葡萄熟了

从里昂往大海的方向走,沿隆河谷南下,无论你是要去蔚蓝海岸晒太阳、去普罗旺斯看熏衣草,还是想去西班牙或者意大利走走,都必经一条高速公路———A7,这条路有“阳光公路”的美誉。沿这条路过了罗马人的小镇薇岩镇(Vienne)以后,谷地两边的斜坡冬天看起来土土的,夏季则绿得不像话,一拨一拨的葡萄园好象彩色轮盘一样,忠实地报告着四季。

北隆河谷地的葡萄园大都散布在河右岸的山丘上,迎着朝阳面向宽广的隆河,混合着大自然与人工的美,像白酒产区空笛幽(Condrieu)、倾斜度高达60%的火迪丘(CoteRotie),称得上是法国境内地形陡峭的葡萄园之一,隆河在爱蜜塔芝(Hermitage)转了个弯,所以三面环水又向南的葡萄园风水极好,酿出河左岸的精彩佳酿。

我们选了特别漂亮的时间,在隆河谷葡萄成熟的9月间,去那里看采收。

到酒庄的时候,已经忙成一团,平时静悄悄的机器发出高低不同的怪音,轰隆隆地吵。两三个年轻人站在榨汁机旁一会儿上一会儿下,拉管子的、拎桶子的走来走去,另外几个站在输送带旁边负责筛选葡萄,整个画面看来像是卓别林的《摩登时代》那部片子里的场景。我们当了五分钟的哑巴观众后,庄主GeorgeVernay的女儿走过来(两条大浓眉和一头长发,性格就像电话里的嗓音一样),握了手,省了寒暄,我们便被带上了一台泥泞的小卡车———没错,采收季里分分秒秒都紧凑,一刻都不能浪费,一年的辛苦就全看这几天了,因此我们的情绪也跟着一起凑热闹,兴奋得不得了!

脏脏的小卡车其实跑不快,不过在陡峭的山坡上却行动自如,你得小心紧紧抓着铁杆,以免跌到梯田似的葡萄地,然后一路滚到隆河里。到了山丘上,满山都是人,每一家的采收队伍都出动了。于是我跳下车,拿着相机快速地钻到葡萄藤旁边,期待拍到网站上流传的“葡萄美女”,结果,迎面而来的却是个大腹便便的老伯,汗流浃背地提着两个葡萄快要满出来的水桶,得意地对着我笑;另一个戴鸭舌帽的老先生也想上镜头,特意在我眼前晃来晃去,还把躲在叶子后面的一大串葡萄拉出来,摆了一个很的剪葡萄姿势———算了,还是忘记《云中漫步》里面那些帅哥美女的采葡萄场景吧!眼前现实的葡萄园里,有的都是些服装邋遢、灰头土脸的硬汉子。

采收队伍里,辛苦的应该是运葡萄的那个人,装葡萄的水桶看着虽小,满满的少说也有十来公斤,还要在斜坡爬上爬下;一天8小时弯着腰驼着背在绿叶里找葡萄、选葡萄、剪葡萄,连续一到两个星期的人工采收在普通人看来简直是件苦差事,不过对于葡萄酒有狂热的人来说却是近乎朝拜的梦想。于是每年来葡萄园里参加采收的,除了打工的学生和退休的老先生外,常常会有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酒痴”———因为惟有知道采收葡萄的辛苦,才能更懂得品味美酒的甘甜。

卡车把葡萄运走后,队伍转移阵地到另一个地点继续采收,地面上留落着一些枝叶和葡萄,藤上也还挂着几串,我觉得可惜顺手摘了一颗尝尝,唉呀,入口后才知道原来不够熟。回到酒庄,与老庄主一同品酒,同行的Noel一边摇杯子一边说明年也想来,感觉一下收获的成就感。而我,看着由粒粒葡萄所经营出来的白酒,决定要好好地玩味杯中的每一滴,不敢辜负山丘上那一群顶着烈日、满身尘土、弄得腰酸背痛还得和大自然抢时间的、不眠不休的幕后英雄!

在线留言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验 证 码:

快速留言: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