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品质成葡萄酒消费的主因

“我国饮料酒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200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7%和24.1%,实现利税总额近5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3%,资产总额超过2500亿元,同比增长10.8%。各酒种按利润总额增速排行分别是白酒业、啤酒业、黄酒业和葡萄酒业。”这是3月21日,在副食流通协会、糖酒商品交易会办公室和商报社主办的,重庆市2007年春季糖酒商品交易会会务领导小组承办的“2007糖酒业年度峰会”上,副食流通协会会长、糖酒商品交易会办公室主任何继红在“2007糖酒业年度峰会”上说的一段话。

何继红说,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年,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引下,酒类行业进入了20年来发展的水平,酒类管理条例逐步落实、人才队伍建设日渐完善、酒类企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品牌建设步伐加快、行业效益再上新台阶、资本愈来愈成为主宰酒类行业未来的中坚力量。

何继红介绍,2006年白酒产量接近400万千升,创下了18.2%这一近年罕见的高增长;啤酒产量为3515万千升,同比增长14.7%;葡萄酒产量近50万千升,同比增长18.1%,低于上年25.4%的年度增幅;黄酒产量约80万千升,同比增长18.1%,高于饮料酒总产量15.1%的增幅。

白酒:产品结构升级驱动行业增长

2006年,白酒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71.4亿元,远高于产量的增长,白酒行业高端化、白酒企业产品结构升级趋势明显。何继红说,由于费用率的下降和消费税下调,白酒行业利润增长高于销售收入的增长,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00.2亿元,同比增长34.2%。其中,亏损企业比例下降到13.06%的水平。白酒产量与销售仍向重点区域和骨干企业集中,产量的12个省份拥有82.9%的白酒生产份额,35家利税过亿企业合计利税占白酒行业的比重达到82.6%。

“国家对白酒行业税收政策调整以后,向优质白酒的倾斜程度加大,对白酒产业的打压政策变为扶优限劣,宏观环境更有利于名优白酒企业发展,市场份额和资源配比也向名优白酒企业转移,拥有稀缺资源的名酒企业竞争力大大增强。加上消费升级以及由此带来的企业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白酒的消费结构也继续向优质白酒转移,低端市场规模进一步缩小,高端市场继续呈现繁荣局面。”何继红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由于产品结构升级带来的吨酒价格上升,仍将是白酒行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

啤酒:今后两年将保持10%左右增速

“目前,我国啤酒行业正处在整合阶段的中、后期,行业竞争格局暂时稳定,行业集中度稳步提高,啤酒市场竞争者层次逐渐明显化。庞大的市场潜力与不断优化的市场环境,也吸引外资啤酒巨头加大投入力度,新一轮的品牌整合渐次展开。”何继红说。

据悉,2006年,啤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38.8亿元,同比增长16.37%,实现利润总额36.76亿元。利税总额超过5亿元的8家企业,合计产量和产值占行业比重分别达到44.6%和44%,合计利税比重更是达到了53.5%。

从全年啤酒行业的发展来看,“月度收入的增长波动较大,吨酒价格的增幅有所放缓。国内的啤酒集团呈现了由低成本扩张并购向理性的资源共享和整合之路发展的趋势。”从产品结构上看,“淡爽型啤酒逐渐成为主流,企业不断改进产品包装,向多样化和小型化发展。”

葡萄酒:品牌品质成葡萄酒消费的主因

2006年,葡萄酒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9.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3.5亿元,其中产量的6家企业合计产量占行业的53.5%,合计产值、收入和利税分别占55.7%、60.2%和77.8%。同时,行业的高速发展引来外资的渗透力度逐渐加大,进口葡萄酒冲击市场,使2006年葡萄酒市场发生重大的变化,葡萄酒产品的出口状况不容乐观。

对此,何继红分析认为,我国葡萄酒消费尚处于开拓成长期,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以及消费结构升级、葡萄酒作为健康饮品的价值被广泛认同。伴随着葡萄酒市场的规范化,消费的成熟化,品牌、品质成为葡萄酒消费的主要因素,加上经济发展、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消费者的葡萄酒消费逐渐转向消费,葡萄酒行业结构也向倒金字塔型转变。高端葡萄酒发展势头迅猛,增加了高端葡萄酒市场的竞争压力,但葡萄酒市场高端化趋势不会改变,高端市场也会成为中外企业争夺的焦点。

黄酒:将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2006年,规模以上黄酒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5.2亿元,同比增长26.59%,实现利润总额3.58亿元,同比增长25.68%,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行业新产品产值的同比增幅高达208%,占黄酒行业总产值的比重同比增长5.4个百分点,在饮料酒各子行业中属于增长。”谈到黄酒行业的发展前景,何继红说:“随着消费者对黄酒营养功效的进一步认识,以及黄酒企业对产品口味的不断改进,黄酒将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目前,黄酒的生产布局出现“北上西进”的迹象,以鲁豫地区为代表的北方省份,生产份额逐年递增。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黄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在四大酒种中少,整体收入和利润规模偏小,行业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我国黄酒的消费结构逐渐转向中档及中,随着企业产品与技术不断创新,黄酒行业的龙头企业会继续加大营销力度与宣传投入,走出区域性消费的历史,性市场特别是一二线重点城市将被拓展,海外市场的局限也终将被打破。”

2006年,是酒行业收获的一年。对于行业的发展前景,何继红说:“全行业将加速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行业综合利用的水平会大幅度提高。而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也为我国酒行业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创造了条件。”

在线留言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验 证 码:

快速留言: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